编导蔡柏璋(左)和音乐总监王希文(右),是《木兰少女》背后两位重要核心人物,剧作从07年即开始合作蕴酿。 |
编导蔡柏璋笔下的花木兰,虽是“被迫从军”,却在剧末发现选择自己未来的勇气和决心,一首《我非/飞我愿》显露巧思。 |
《木兰少女》令人联想到《芝加哥》、《吉屋出租》等百老汇音乐剧,但却又自成一格,充满台式新生代风格。 |
以幽默创意颠覆经典故事,「木兰少女」融合美式音乐剧风格及台湾新世代观点于一,两位七年级生「逆风」出走纽约伦敦,回国踏上远行的路。
甫落幕的音乐剧「木兰少女」,以混合东西方音乐风格、流畅明快的剧情节奏、在传统题材中巧妙掺入现代幽默,获热烈回响。
七年级催生 演出成功
果陀剧团艺术总监梁志民赞誉:「音乐性完整丰富、音乐剧场面(musical staging)调度流畅」。每周进剧场一次的资深媒体人赵少康表示「愿意在所有节目里花最多时间推荐」。剧场大师级演员李立群更感叹:「『木兰少女』的成熟演出是我们社会艺文表演的丰收,比照这样的精神创作下去,台湾的歌舞剧前景一片光明。」
这样成功的演出,很难想象幕后的核心创作者,竟是两位年纪轻轻的七年级生。
编导蔡柏璋,毕业于台大戏剧系,现任台南人剧团艺术总监,曾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音乐剧,累积近10年的剧场编、导、演经验,剧场风格鲜明且富个人特色。音乐总监王希文,同样毕业于台大,从政治系转至纽约大学攻读电影配乐,回国后从事自由音乐工作,作品曾获2009年金钟奖。
三地联机 少女成形
两人结缘于台南人剧团作品「K24」,首度共同编导与作曲,便发现彼此想法和调性一拍即合,从此成为长期搭挡。同对西式百老汇音乐剧的钟情与专精,更令两人决定创立「疯戏乐工作室」,开始对台湾原创华文音乐剧的推广,成立后的第一出作品即为「木兰少女」。
2007年,蔡柏璋在伦敦、王希文在纽约、总监吕柏伸在台北。靠着email和skype,三地跨国在线串连,一边谱曲,一边写歌,「木兰少女」逐渐成形。
「08和09年的跨年之际,我人在国外住处,听到希文寄来『美丽的错误』的demo歌,听完就感动地哭了。」蔡柏璋回忆说。
剧本创作 幽默讲述
两人如何看待彼此创作?王希文说,「柏璋在写剧本时,就已将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歌曲主旨和风格考虑进来,在写作配乐时是很大的辅助。」蔡柏璋则夸奖王希文进步的速度惊人,「他的歌曲诚心服侍剧本、关心角色,将戏发扬光大,而且越来越成熟有力道。」
新世代的他们,拥有独属两人沟通语汇,也许无厘头,却十分精准。「例如有时候,我会对希文说,『我觉得这段曲子热度不够,现在只有3.8,但我想到4.6。』」蔡柏璋笑说,「希文就会给我白眼,再改写出我要的感觉。」
也许有些人会说,年轻人的作品「没有营养」、「缺少重量」,对此,蔡柏璋回答的简洁:「我对说教一点兴趣也没有。」他认为,再严肃的事,都可用开玩笑方式讲述。
性别议题 强烈辩证
「有人看完木兰少女后跟我说,你根本就是在丑化同志『很娘』的形象,」蔡柏璋说,「但也许你会注意到,在戏中,真正在解决问题的,都是女人和同志。出了事,男人们口里喊的都是『娘』。」剧本嘻嘻哈哈的外皮之下,隐藏的是对性别议题强烈辩证。
「木兰少女」的剧末,众人高唱「逆风才是远行的路」。新世代创造出的木兰,不止她的诞生走出窠臼,她的结尾也踏上历经自我选择后的全新道路。蔡柏璋说,他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想离开、想飞的欲望。当剧场活起来的时候,就是观众心中那个想飞的愿望,悄悄随歌开花释放之时。
如果说,「木兰少女」开启了台湾原创音乐剧的新路线,除了幕后两位年轻创作者调和国内外剧场风格的创意,及他们谨慎的制作态度之外,也许也因为他们作品中那股自由、「想飞」的生命力,隐藏着强大撼人的感染力。
国内音乐剧 亟待长远发展
与其他类型戏剧相比,音乐剧耗费的成本大、所需的人力多、制作过程费时,国内观众虽偶有机会欣赏国外剧团来台演出「猫」、「歌剧魅影」等知名制作,却少见本土剧团推出同型剧目。
蔡柏璋与王希文两人的音乐剧背景,来自留学时代流连的百老汇剧场。王希文的音乐剧初体验,是高中时至美国游学看的「美女与野兽」;蔡柏璋大三时至乔治亚大学当交换学生,「我曾坐了16小时的便车,就是为了去纽约看戏。」蔡柏璋说。
为什么选择音乐剧?「看过电影『曼哈顿奇缘』吗?」王希文指蔡柏璋说,「他特别喜欢那种情绪来了,主角路人大家全体一起大合唱的感觉。」蔡柏璋也同意,「唱歌本来就是表达情感的最好方法。当你难过、或是开心时,不就是哼歌的开始?」
蔡柏璋从大学走上戏剧;王希文高一时爱上吉他,组过乐团、担任过配乐工作。音乐剧对他们而言,是结合两方特长,更加丰富充沛的艺术形式。两人于2007年达到共识,便分头出走海外,充实领域内的知识经验。
在纽约时曾师从卖座音乐剧「狮子王」音乐总监Joseph Church的王希文认为,音乐剧不是随便塞一首歌进去剧中即可,重要的是音乐和戏剧的发展,要在不着痕迹的状况下,相互呼应与和谐。
「配乐需随着剧情起承转合设计,每段旋律和歌的出现应该有原因。」王希文说,「每个音乐环节,都有其动机和目的。不仅要搭配角色的对白,更要忠实地反映戏剧。」
要抓到音乐剧形式风格,出国留学研读学位并非唯一路径。若能在旅行经验中,多看几出制作,便可在潜移默化之间,抓到基本概念,对音乐剧的表现手法「更有意识」。
然而,音乐剧除了需要庞大的观众群来支撑其长远发展,制作环境生态的调和也相当重要。「国内戏剧的制作时间向来都太短,」王希文说,「若总是为了档期和制作经费而赶着创作,真的不容易有好作品。」
以宽裕的时间和费用创作,网罗人才,完成能吸引观众的好戏,拉长剧目演出时程,似乎才是更长远作法。音乐剧观众群仍有待开发,资源也有待累积,好戏也需有人领进场,有人接续演,才得以传唱。
记者:李晏如 来源:台湾《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