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哈利波特7(上)》:一个前戏需要俩小时吗?

来源:搜狐娱乐
2010年11月23日08:54

  伏地魔双手举着接骨木魔杖,数柱强光直达苍穹,一阵凄厉的笑声传来,紧接着荧幕转黑,显示“导演:大卫林茨”字样,我听到后排观众传来一声“完啦?”,这语气里传达的息是老子还没入戏呢?是的,电影结束了,大家坐在一起一起看了一场连个个多小时的前戏,豆瓣上有人高呼,前戏太久,只争朝夕。这也可能是一个问题,拆开做两部,节奏太慢,跟之前的紧张比起来,有个几分文艺片的气息;并做一步,情节交代不清,故事讲不完,有人说延长至三个小时,你当人家公司傻啊,都最后一部了,都完结篇了,都跟一个时代道别了,都儿女共沾巾了,还不大捞一笔?难道等你孩子长大了,再去电影院重温旧梦吗?而且你喜欢回力、海魂衫,人家可喜欢耐克、星巴克,不可强求。对于全世界这么多哈迷来说,他就是拆分成电视剧上映,你也照样愿者上钩,也照样票房飘红。

  大卫林茨接手之后的三部电影,很多哈迷不喜欢,风格大变,没有前几部好看,我只能说,这些哈迷的智商还停留在幼年水平,喜欢温馨浪漫的,情节欢快的,男欢女爱的,后几部稍微黑暗一点,阴郁一点,人性残酷一点,接受不了了,他们要的是童话,但是童话是脆弱和虚幻的,这是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

  看之前我听人说,这是系列中最黑暗的电影,果然一开始就不同往常,开门见山,直接本主题——逃亡,那些正义力量如同当年咱们对待党旗一样,到处躲藏,其实这也是大俗套,正义力量肯定会遭受重击,邪恶势力一度会甚嚣尘上,但是最后一刻,正义力量中的救星会力挽狂澜,拯救世界,《黑客帝国》是这样,《魔戒》也是这样,大部分战争的片子都是这个路数。而且个人认为,导演对于这部片子其实是有野心和企图的,电影一开始的魔法部长的演讲透露着这部片子的主题是光明与黑暗、自由与奴役,虽然是老调重弹,力道明显不如黑客帝国般的深厚,但是和那些严肃的文艺片骨子里还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企图心实在太拙劣,一如当年贾樟柯拍《世界》,没有比世界公园更俗套的比喻了。更落入俗套的是,哈利波特三人被人追捕的时候,敌对双方都在把魔法杖当枪使,这把我看笑了,罗琳试图建立自己的魔法王国,甚至因此写一部小说里虚构出来的《诗翁彼豆故事集》,但是电影里还是难逃被现代科技事物同化的困境。我认为好的地方是恐怖悬疑气氛的营造,一直都觉得,恐怖不靠长相,靠的是渲染,这点比那些狗血恐怖片好多了,我从这部片子里看到了《无耻混蛋》的影子。话说回来,影片的整体风格有点突兀,在极力渲染黑暗的同时,是不是地搞点黑色幽默,尤其是那场跳舞的戏是在有点莫名其妙,想呈现三角恋又欲盖弥彰的,整体看起来有点乱。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都是前戏,都在为下一部的隆重推出做铺垫,也吊足了观众口味,估计大家都很好奇哈利波特如何找到三个死亡圣器,消灭伏地魔,正义战胜邪恶,结局你我都知道,但是还是要看。看电影无非如此,如同我们看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风月俏佳人》,等的就是她们脱掉朴素衣裳,穿上华丽霓裳,令全场屏息的那一刻,也如同看一些日本的爱情动作片,摸了半天,只为等脱掉裤子的那一瞬间,问题是,脱掉后会让你血脉喷张,还是一个大大的马赛克迎接你。

  北方朔(作家,湖南广电编导)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阿顺)

搜狐娱乐

4955粉丝

关注

阿顺

1447粉丝

关注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