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 内地电视

《黎明之前》热播 网友不屑:自说自话 漏洞百出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年10月22日04:39

  谍战剧《黎明之前》热播,追捧其强节奏、技术化的观众认为是《潜伏》之后最好看的国产谍战剧。不想“盛名”之下却引起强烈反弹,网上有大量观众发帖指出该剧漏洞与不合理之处,认为推理牵强、自说自话,与其说靠逻辑推动,不如说是偶然性左右;预埋的大量线索最终都不了了之,貌似深不可测的人物其实浅水一滩,开篇很强大,却虎头蛇尾,预期的快感非但没在结局大反转中得到满足,反而在“水手”算命先生般的未卜先知中大大落空……套用剧中刘新杰质疑上级“水手”时的咆哮:“我相信你的野心,但不相信你的脑子”。记者搜集了观众发现的情节“漏洞”,这些质疑、“找茬”本身也是观看类似推理断案、悬疑谍战的乐趣之一。

  ■031休眠的时间差

  秦天佑被杀、于凤举和郑同恩被解救时,刘新杰还处于“休眠”状态,因此这实际上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包括刘在“冬眠”期间擅自发展钱宇为下线(甚至介绍加入共产党)也是不可能发生的。更不用说那时他不可能与地下党组织发生关系,因此也不可能传出于、郑被关押的安全房所在地点。

  ■李德元的假投诚

  这个计划只有局长谭忠恕和情报处长齐佩林知道,既然军情八局在找卧底,那么李德元投诚我党,至少应该先将李德元设定为卧底嫌疑人,如果不做这个设定,那么很容易就让真正的卧底觉察这是一次假投诚。

  ■刘新杰的枪伤

  孙大浦调查过刘新杰的枪伤,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能是自己缝合的,但那个枪伤确实是刘新杰自己缝合的,这里有矛盾。另外,八局局长谭忠恕被描述为一个能力极强、专业水平很高的情报人员,可是却在卧底问题上屡屡犯小儿科错误,就拿查枪伤的事来说,竟然不派人监视,才有了刘新杰说服马蔚然帮其作弊,命悬一线时侥幸过关的反转情节。还有,在那个年代,照X光还要脱衣服吗?

  ■查“卧底”的漏洞

  剧中不止一次告诉观众,齐佩林、孙大浦两个处长也都是很有专业素养的人,可他们却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像聊家常一样告诉刘新杰,而且还是在公开承认八局里有卧底的前提下,而且基本确定那个卧底就在他们几个人当中。

  局长谭忠恕得知自己身边有共产党的卧底,并迅速把怀疑目标锁定为总务处长刘新杰和行动处长李伯涵。然而他只是私下安排这两个人互相调查背景,却没有另外派人对其进行跟踪和监视,实在有违情报人员的职业规则。

  ■98266的交代

  通讯处长孙大浦查出报信电话98266通往刘新杰家之后,刘新杰对此的辩解竟然是当晚自己喝醉了,电话是正好在他家做客的医务处长马蔚然接的,所以马蔚然才是卧底。哪怕是普通观众,也会认为这套说辞根本站不住脚:98266是一部万不得已时的地下应急电话,一旦被启用就不能有任何意外出现,而马蔚然那天在刘新杰家却有太多的偶然因素。更匪夷所思的是,孙齐二人竟然相信了。

  ■“军师”的低级错误

  “水手”组织的“军师”周汉庭,竟然低智商到毫无理由地收留一个女学生(她的真实身份是谭忠恕的卧底)。即便是暂时同情左派学生,也有一万个安全理由和一万个机会与她脱离关系,岂能因此种下葬送“水手”组织的祸根。

  ■马蔚然的摇摆

  刘新杰仅仅凭马蔚然女儿从解放区寄来的信,就敢向马蔚然承认自己是卧底,并要挟他不要揭发,实在是过于冒险的一招。而马蔚然居然答应了,更加出人意料。马蔚然假装摔伤腿,还打了石膏,齐佩林把他弄到医院,马蔚然如何确定医生暂时来不了,无法对他的伤情进行鉴定?而他刚一逃走,医生就来了。这里面的偶然性太大,过于牵强。

  ■八局的氛围

  全剧最大的BUG,在于对军情八局的描写。这真是一个团结、友爱、奋进的大家庭,老大谭忠恕知人善任,有勇有谋,敢做敢当,手下一干处长个个业务过硬,忠于职守,精诚团结,唯一的不和谐因素是李伯涵。想想看,在故事发生的1948年,正是“后龙潭三杰”熊向辉、申健和陈忠经的身份曝光后不久,国民党的情报部门似乎更应该像《潜伏》中刻画的那样,各怀鬼胎,人人自危,草木皆兵。

  ■“水手”的赌局

  “水手”最后的设计,实际是一个拿命来搏的赌局。推理剧通常在结尾追求绝对出人意料的情节逆转,《黎明之前》明显也是志在于此,遗憾的是编剧没能找到好的方法,只能靠把“水手”神化。这个计划要想成功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031能躲过最初的追捕,二是031能及时从报纸上发现联络信息,二者存在着极大偶然性;另外,他这个计划技术性太强,每一个环节的时间点都要精确算到,连敌人内部的派系斗争也要预测在内……如果他活着有这么神奇的“预测”能力,何至于“水手”组织如此命悬一线、溃不成军?

  中国为何没有真正的谍战剧?

  涉案剧退出黄金档,直接导致它的“变种”谍战剧空前繁荣。在最蓬勃时期,谍战题材占到电视剧投拍总量的半数以上,然而五年来,仅有《暗算》、《潜伏》两部大浪淘沙获得相对普遍的认可,“报废率”比饱受诟病的三破一苦情感剧还要高。

  谍战剧本质上是类型化、技术性非常高的剧种,它应以高智商、逻辑推理、情节反转取胜。以这个基本要求衡量,连《暗算》、《潜伏》也不算完美。以《潜伏》为例,翠平的去留问题、余则成的信仰建立问题、“假夫妻”的保密过程种种疏漏、陆桥山算计李涯反被李涯用假情报陷害、余则成在“潜伏”期间居然用真名交党费……诸如此类情节漏洞着实不少。但是为何这两部剧却广为观众喜爱,甚至对种种缺陷不去苛责,甚至“一笑而过”呢?

  这是因为《暗算》、《潜伏》很大程度上回避了纯谍战的逻辑性和情节性,转而依靠人物情感、非常环境下的状态、办公室政治,甚至喜剧成分来支撑,95%以上的国产谍战剧其实都是这个套路。《暗算》严格来说应划分为情感剧,只不过包装在秘密战线领域里,柳云龙(在线看影视作品)和瞎子阿炳、数学家黄依依的情感关系立刻变得独特而神秘。《潜伏》的游离更加突出,它的核心实际是缜密低调的特工与普通农村妇女做“假夫妻”这一天然错位的人物关系,老辣的编导姜伟再赋予扎实的台词、饱满准确的人物性格,外加孙红雷(在线看影视作品)姚晨喜感的演绎……总而言之,观众的观赏快感在于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命运起伏,至于逻辑上的瑕疵、情节的不合理这些问题反而被冲淡甚至忽略了。

  反观《黎明之前》,它想要大胆地趟出一条真正的国产谍战剧之路,纯技术、纯推理、大量预埋情节线、几乎一集一个反转,它还借鉴了很多美国侦破剧的倒叙表现手法,“两天前”、“N小时前”不断闪回重现真相,这些认真尝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目前国产谍战剧的瓶颈,画面情节确实做得好看、商业,更像真正的谍战剧了,然而对它的批评争议却远大于《暗算》、《潜伏》,就是因为过度用力追求技术,反而显得情感不扎实,台词很随意,人物形象模糊。

  好的谍战剧是一场刺激的脑力激荡,国际上优秀的作品均诞生于强大的产业机器之下,强大的编剧智囊团是其最基本的保障,而国产剧明显不具备这种能力。《黎明之前》只有一个编剧单兵作战,或许是求好心切,开机后剧本还没有结尾。没有经过缜密倒推、演算,漏洞在所难免,而最终结局即便自认能自圆其说,也很难不给人仓促收束,难以解渴的遗憾。

  

(责任编辑:news)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