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国外电影动态

索菲亚-科波拉:“我宁愿人们爱憎分明”(图)

来源:外滩画报
2010年09月25日15:28
威尼斯无疑是索菲亚-科波拉的主场。

  作为曾执导过《教父》系列的著名意大利裔美国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独女,索菲亚-科波拉在故乡受到了俨如女皇般的待遇。英国《电信报》这样写道:“君主制在意大利已废除了近64年,但看看索菲亚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受到的欢迎,你会感觉这种制度依旧存在。”

  索菲亚此前执导的三部小众影片,在意大利均票房大卖。意大利媒体对索菲亚的热情,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位好莱坞巨星。在她参赛影片《在某处》的新闻发布会上,两位当地记者压根没问任何问题,只是滔滔不绝地向索菲亚讲述电影如何感动了他们。

  不过,当评审团主席昆汀-塔伦蒂诺将标志着电影节最高荣誉的金狮奖,颁给前女友索菲亚时,媒体群中还是响起了嘘声。在一些媒体看来,《在某处》远非此次24 部参赛影片中最好的一部,昆汀的选择不免有“任人唯亲”的嫌疑 。这些疑问在颁奖典礼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重复提起,最后惹得昆汀竖起中指:“它就是一部他妈的伟大电影!”

  倒是索菲亚始终保持着那种平静、略带腼腆的优雅作风,无论外界热捧还是质疑。当她从昆汀手中接过小金狮时,首先想到感谢的是自己的父亲。作为历史上第四位获得金狮奖的女导演,索菲亚凭借自己的实力,加冕了“科波拉”这个在电影界内响当当的家族姓氏。

  由钢铁做成的柔弱女导演

  也正因为“科波拉”这个姓氏,使得人们很容易低估索菲亚。

  西方媒体曾言:“科波拉家族之于好莱坞,犹如肯尼迪之于美国政界。”据统计,科波拉祖孙三代四人共获得过九座奥斯卡小金人,整个家族为美国电影界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佳作。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教父》三部曲、《现代启示录》等经典影片的导演、索菲亚的父亲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在科波拉的大家族中,几乎每个人的工作都与电影相关。据索菲亚回忆,童年时饭桌上的话题永远都离不开电影。不过,辉煌的家族姓氏也给后辈们施加了无形的压力。索菲亚的一位堂兄干脆隐姓埋名,靠尼古拉斯-凯奇的新名字闯出一片天地。

  索菲亚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作为科波拉唯一的女儿,索菲亚从小便时不时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在父亲的作品中。长大后,她在《教父3》中的表演却换来当年“金酸莓奖”的两座奖杯——最差新人奖和最差女配角奖,被媒体狠批“靠了父亲的关系”。“她的表演不该受到这样的责难,”索菲亚的好朋友佐伊-卡萨维茨说道,“许多演员的表演都不好,但影评人针对她,就因为她是科波拉的女儿。”

  当索菲亚最终决意走父亲的导演之路时,外界纷纷质疑,这个性格腼腆、不怎么会演戏的柔弱女子,究竟有没有才能呢?

  事实证明,索菲亚的导演才能,远超过人们的期待。她的第一部作品《处女之死》便入选了法国权威杂志《电影手册》2000 年的“十大佳片”。而五年后的《迷失东京》更是让独立电影界兴奋不已。这部融合了淡淡幽默与感伤的精致小品,为她赢得了无数的奖项,也让她成为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第一位女导演。

  “她不像自己的父亲那样以史诗般磅礴的叙事取胜,而是用一种小女人的聪慧,用一种缓慢、略带伤感的语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不是托尔斯泰式的,而是契诃夫式的。”《纽约时报》写道。仅仅通过两部作品,索菲亚便跻身为好莱坞最具原创精神和前途的年轻女性导演。

  2008 年,科波拉父女俩为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拍摄了一组平面广告。画面中,气场强大的父亲手持剧本坐在椅子上,而索菲亚则躺在父亲脚边静静地倾听。相比父亲,索菲亚似乎缺乏些导演的强势与霸气。她说话轻柔,更像个倾听者,而非一个发号施令的指挥官。拍摄《处女之死》时到片场帮助的父亲就对她说:“你应该把"开拍"说得更响亮些。”

  但这并不意味索菲亚弱势。“不要让索菲亚的弱小和安静迷惑了你,”《迷失东京》的男主角比尔·莫瑞说道,“她是由钢铁做成的。她很强硬,却用她自己的方法来实现。她总是彬彬有礼,点着头说:"你说得对,但那才是我想要的。"”

  比尔-莫瑞很熟悉索菲亚身上的这份执着。当初正是这份执着,才让选片极其挑剔的他最终同意担任《迷失东京》的男主角。连续5 个月,索菲亚坚持给莫瑞留信,请求他出演自己的影片。朋友都劝她做“二手准备”,她却表示:“如果比尔不演,我就不拍这部影片了。”

  想想当年弗朗西斯拍《现代启示录》时为了让马龙-白兰度出演其中一个配角而开出350 万美元的天价片酬,索菲亚无疑继承了父亲的大部分特点和天分。但身为女性细腻的那一面,让她得以开辟出父亲光环下的一条新路。“看她的电影时,你会忘记她是弗朗西斯的女儿。”拍完《迷失东京》的莫瑞说道,“她完全有能力为科波拉这个姓氏赋予新的含义。”

  更喜欢拍反映个人经历的“小片”

  尽管家里人人都拍电影,但电影并非索菲亚的第一选择。电影对于这个从小在片场长大的女孩,与其说是兴趣,倒更像是种习惯。

  1971 年,当弗朗西斯还在拍摄《教父》时,索菲亚诞生了。《教父》最后洗礼那一幕里的婴儿,正是索菲亚。“在我职业生涯早期便下定决心,如果拍片一定会带上自己的孩子。”正是父亲的这个决定,让索菲亚在童年时便去过许多地方。6 岁时,她跟着父亲去往菲律宾拍摄《现代启示录》,虽然整个拍摄过程漫长且波折不断,但在索菲亚眼中,这却是她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18 岁高中毕业后,索菲亚应父亲的要求,取代薇诺拉-赖德出演了《教父3》。尽管父亲直言该角色最初便是基于索菲亚创作的,但她的表演却被媒体批得体无完肤——人们嘲笑她的鹰钩鼻,挑剔她的面孔不够漂亮,批评他们父女之间“可耻的裙带关系”。

  深受刺激的索菲亚自此渐渐淡出影坛,开始投身于时装设计和摄影,不仅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衣着品味开始引领好莱坞的时尚潮流,还一鼓作气创立了自己的时装品牌。之后她还拿起摄影机,为包括《时尚》、《花花公子》等多本潮流杂志担任摄影师。多年来扎实而丰富的服装设计和视觉摄影的阅历,凝练成日后她电影中独特的影像风格。

  算上此次得奖的《在某处》,索菲亚迄今只拍了4 部电影。其中,成本600万美元的《处女之死》仅拍摄了29 天,而成本不到400 万的《迷失东京》只拍了27 天。此后,索菲亚首尝大规模制作,耗资4000 万美元拍摄了法国18 世纪王后玛丽-安托万的传记电影《绝代艳后》,但最终票房和评论均不理想。“经历了《绝代艳后》大量的服装、杂费和杂务之后,我就想拍点小制作的东西,让我可以将精力集中在人物角色,拍出更深层次的作品,”索菲亚说,“我更喜欢按以前的那种方式拍电影。”

  新片《在某处》回归了索菲亚的“小片”路线。主人公是位好莱坞明星,表面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却没有一个能称为“家”的去处,终日住在五星级酒店的他,开着法拉利跑车,走马灯似地换着女友。然而,当11 岁的女儿忽然出现在他生活中时,他的人生也走上了一个十字路口。

  在许多影评人看来,《在某处》就是《迷失东京》的“姐妹片”。两者的主人公被设置为好莱坞影星,而两部电影又都多少反映了索菲亚的个人经历。《迷失东京》中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女主角和男朋友的关系,影射了索菲亚与当时的丈夫、同样是优秀青年导演的斯派克-琼斯无法挽救的婚姻,而《在某处》则暗示了索菲亚小时候与导演父亲的关系。

  “《在某处》的主人公并不是那种很务实的父亲,他可不会每周带女儿去看牙医,”索菲亚说道,“但他会让女儿开心。就像我爸一样,"让我们上直升机玩玩!"正常生活中,你父母可不会为此真雇一架直升机来。作为这类型男人的女儿,尽管生活有些脱离现实,但很好玩。”父亲看完《在某处》后,给予了索菲亚最高的褒奖:“这是一部只有你才能拍出来的电影。”

  如今,科波拉大家族的成员分散在世界各地,分别忙自己的电影。不过每年感恩节和节假日,大家都会聚集回家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父亲弗朗西斯如今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红酒庄园。当被问及未来是否会接手父亲的红酒产业时,索菲亚笑着说:“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过我还是很想帮帮忙。我哥哥在这方面比我懂得更多。”

  F = Francesca Orsini

  S = 索菲亚·科波拉

  “我有我自己拍电影的想法”

  F:《在某处》反映了演艺界的空虚和肤浅。你怎么看待这个圈子?

  S:我一直围着演艺圈子转,为的就是想窥探更多它的真实面貌。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人们想成名、想以此获得快乐的东西。我想表达的就是,成名并不一定能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它只是看上去很光鲜亮丽。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认为这种空的东西也许可以满足他们,而我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

  F:在新闻发布会上你说你的角色在改变,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S:是斯蒂芬-多尔夫(男主角)的角色在改变。他已经到了应该抉择到底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还是继续流连于夜店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约翰尼-德普是一个有妻子、有孩子的男人,但他过去是那种会把东西直接从酒店窗口扔出去的人。不过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些,不光是电影明星。

  F:你父亲有没有参与这部新片呢?

  S:他没有参与。开拍前我跟他聊过,之后我也给他看过完工的片子。不过我并不想听到过多的评价和意见,我有我自己拍电影的想法。不过他会鼓励我。

  F:你从你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他也是以拍独立电影起步的。

  S:我想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拥有绝对的创作自由,这在拍摄独立电影的过程中更容易实现。

  F:《在某处》也涉及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你在拍上一部电影时自己也晋升为了母亲,这部电影是不是有意地反映了这一点?

  S:毫无疑问,我在写剧本的时候一直在考虑这点。当时我大女儿出生后,我休了长假,后来当我重新开始写剧本时,这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我想在里面写一点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东西。而此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或者写过这方面的题材。

  F:你怎样定义这种影响?

  S:它会改变你生活的重心和看待事物的观点,所以我设身处地为角色考虑,这种关系将如何影响他。

  F:改变你生活的重心是不是意味着拍电影排到了第二位呢?

  S:对我来说,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同做一个母亲同样重要。我想我可以兼顾两种身份。可能我会比没有家庭的时候工作得少一些,不过我还是想继续工作。我不明白为什么非得为了孩子而放弃工作。

  “有创造力的人都是敏感的”

  F:同你的电影风格一样,你本人非常冷静且镇定。曾经有过让你不安、让你手忙脚乱的事情吗?

  S:我会不安,只是我不表现出来。我让我自己保持很冷静的样子。我也会感到紧张,因为拍电影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

  F:你会说《在某处》是一部欧洲风格的电影吗?

  S:是的。我一直都很爱法国新浪潮电影。我们是看欧洲电影长大的,我一直很羡慕那种工作模式——能拍很个人化的艺术电影。我觉得这种风格很适合来讲述一个男人与世隔绝的故事,很符合他的写照。

  F:在哪些方面你受到了法国新浪潮的影响?斯蒂芬-多尔夫提到你给他看了一部香特尔-阿克曼的电影。

  S:直截了当的影响我说不清。你总是会有一些给你灵感、影响你的东西。然后,你拍电影的时候就会潜移默化地把它们运用进去。我一直喜欢那种印象主义的风格。因此,在拍这部片子时我想要一种极简、抽象派的摄影和配乐风格。我希望能尽可能简单地讲述故事,剪辑也是如此。我不希望你注意到摄像机的存在,你应该觉得自己是单独和这些人在一起的。

  F:你曾是过去两部《暮光之城》系列电影的导演人选之一,对吗?

  S:我的确对公司说过。很多朋友们的孩子都喜欢这个故事,而根据它们改编的第一部电影又是那么有魅力。我很想为青少年们拍一些电影,因为我常常觉得青少年电影的质量不那么让人满意。我会热衷于为青少年拍电影,那是因为我也经历过那个年纪。

  F:你的上一部电影《绝代艳后》遭遇了一些苛刻的评论,你在意吗?

  S:我不会说我不在意。有创造力的人都是敏感的,要不在意很难。你想去经历并尝试一些事情,但你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那个结果。我觉得我宁愿人们爱憎分明,而不是得到一些中庸的回应。

  F:有人会说《在某处》这部电影是《迷失东京》的姊妹片,你同意吗?

  S:在《绝代艳后》之后,我希望能回到我拍《迷失东京》时候的工作状态。不过我觉得这两部电影之间的确有一种联系,因为它们可能是我最个人化的两部电影了。它们都是我自己写的剧本,不基于其它任何东西,所以它们反映的是我的品味,因此也许在风格和氛围上会有相似性。但对我来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设定和两组完全不同的角色。

  F:人们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想知道,在《迷失东京》最后,比尔-莫瑞究竟对斯嘉丽-约翰逊讲了什么。

  S:确实,人们还在问我。但我说这是留给他们自己玩味的。我真的很惊讶,我没有想到人们真的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CFP/TIP 授权刊登 翻译/火靓月)
(责任编辑:小书儿)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