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 电视剧评论

红网:影视剧好“古”之风缘何越刮越猛

来源:红网 作者:沈仰佑
2010年07月05日09:31

  6月28日,2010年5月电视行业月度报告发布,电视剧《杨贵妃秘史》(高清在线观看)超过同期热播的电视剧新《三国》(高清在线观看)、《美人心计》等,名列5月电视剧关注度排行榜首。继《神探狄仁杰》、《隋唐英雄传》之后,《杨贵妃秘史》再掀“银屏唐风”。据说还有不少反映唐朝历史、人物的影视剧,不久也将开拍。(7月1日《中国新闻网》)

  影视剧缘何这么好“古”?当然,制作者可以找出若干条理由,诸如古为今用啦、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啦、弘扬古代人文精神啦,等等。这些理由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确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吸收。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不过我总觉得,影视剧老拍“宫廷戏”,总是围着帝王将相转,老让观众盯着王妃、宫女看,总不是个事。难道今天真的进入了“一个想象力极其贫乏的时代”?

  当然,影视剧不是不可以涉及历史题材,不是不可以反映古代的人和事。现在的问题是,不仅数量太多、制作粗糙,而且炒“冷饭”现象较为普遍,《红楼梦》(高清在线观看)、《三国》、《西游记》等题材是拍了又拍,炒了又炒,且越拍越长。有些影视剧为了“吸引眼球”提高上座率,则拍得越来越离奇古怪、荒诞不经。老让今人在故纸堆里寻乐趣、找寄托,这怎么行呢?!

  据说一些影视剧制作者之所以热衷于好“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取材广泛制作易,“保险”系数大,不会出什么“政治问题”。反正史实早有定评,古人已经作古,即使有些出入和不敬,或者胡乱忽悠,犯一些常识性错误,也不会受到责任追究。何况有这方面的需求和市场,且赚钱多多,何乐不为?其实,任何一部作品,不管是古今题材,都存在一定的思想倾向性,想避开“政治”是不可能的。否则,也就不要什么审查制度了。不错,有需求就有市场,但这个“需求”是有原则和标准的,不等于需求量大的就是好东西。有的影视剧动辄“戏说”、“争斗”、“暗算”,乃至充满刀光剑影,庸俗和低级趣味,不仅违背了经典原作的精神,而且扭曲了人物固有的性格。这样,不只耗费了大量的资源,空耗了观众的大量时间,更为严重的是,糟蹋了古代文明,也无益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

  而今我们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人民生活多姿多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文章合(应该)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文艺作品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作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来,鼓舞和帮助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这就是当今文艺工作者的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不敢正视现实,以至消极避世、脱离实际,不仅创作不出鼓舞人心、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来,其不求创新进取的用世态度,也很值得怀疑。

  影视剧厚今薄古仅是一种现象,但透过这一现象,我们依稀看到一些作家艺术家的浮躁心态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这个问题的出现,除了自身原因,也许与主管部门缺乏有力监管和必要引导,以及文学批评的疲软、边缘化不无关系。当务之急一方面要重新审视和整顿影艺市场,严把准入关;一方面要提倡真诚的文艺批评,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剪除恶草,浇灌佳花,这才有真正的新文艺产生和繁荣的希望。

  列宁曾经告诫文学艺工作者说:“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和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无党性的写作者滚开!超人的写作者滚开!”(《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气大者声必宏,志高者意必远。一切文学家艺术家应该懂得,精神产品,要靠思想酝酿,著作以人品为先,文章次之,任何进步的、积极向上的文艺工作者,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

(责任编辑:news)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