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2010戛纳电影节 第63届戛纳电影节 > 独家策划

谁在搞怪戛纳?点评历届戛纳主席的“怪口味”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文/耷子
2010年05月09日23:44

  与奥斯卡不同的是,每当你回望金棕榈作品时,很少能用坚定的语气告诉自己——这真是一部毁天灭地的烂片。原因有二:一是历届竞赛单元评审的文化修养均非初中毕业;二是其评判电影的角度会与当时时局挂钩,因此“艺术”偶尔也会靠边稍息。当然,倘若你在重温某些金棕榈电影时,义无返顾地睡了过去,那就只能证明评审主席脑筋短路了——就像去年的“法西斯”主席伊莎贝尔-于佩尔一样,用谢恩师的怪趣味狠狠折磨了你一把。所以,在本届戛纳开幕前,我们最好和蒂姆-波顿同学事先通个电话。

1964年第17届:《瑟堡的雨伞》
1964年第17届:《瑟堡的雨伞》

  1964年第17届:《瑟堡的雨伞》Parapluies de Cherbourg, Les

  主席:弗里茨-朗Fritz Lang(德国导演、编剧)

  本片是“法国电影第一夫人”凯瑟琳-德纳芙的成名作,当年只有20岁的她,美得不可方物。但默默无闻的凯瑟琳当时并未料到,这部浪漫音乐片居然也能得到金棕榈奖的垂青,星途也就如此大刀阔斧地展开了。《瑟堡的雨伞》讲的是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恋故事,但影片并未落入俗套地靠对话推动剧情——相反,全片没有对白,完全靠音乐和演唱进行串联。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是一部风格清新,视觉华美的歌舞片,似乎与金棕榈的严肃性完全不搭——毕竟在前十几届金棕榈的评选中,胜出作品都是与时政和人文挂钩的纯艺术作品。当届的评审团主席弗里茨-朗能做出这一惊人决定,似乎与其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关:这个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曾拍出过《大都会》和《M》两部杰作,但后来为了躲避纳粹迫害而逃亡法国后,其电影事业急速下滑,到二战结束后,他已经没有信心再执导筒。1964年,74岁的弗里茨业已看破世事,他与严肃题材的刻意绝离,间接成就了一代法国影后。

1966年第19届:《男欢女爱》
1966年第19届:《男欢女爱》

  1966年第19届:《男欢女爱》Un homme et une femme

  主席:索菲亚-罗兰Sophia Loren(意大利女演员)

  索菲亚-罗兰是以女演员身份进驻评审主席之位的第一人,在当年戛纳影展引起不小轰动。这个亚平宁半岛的绝色狂花,曾一度被怀疑能否担当主席重任,但从结果来看,她完成得不错——当然,也充满了争议(居然舍弃了《日瓦戈医生》)。《男欢女爱》讲述了一个赛车手和年轻寡妇之间的爱情故事,两人之间还夹了各自的孩子。全片几乎没有剧情,全靠迷离的镜头和舒缓的音乐营造气氛,节奏缓慢,但在当时的罗兰看来“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美感。”不过,《男欢女爱》后来在金棕榈家族中似乎并不突出,尤其以目前的审美观念来看,影片的装淡含量超越了电影内容的本身。导演克劳德-勒鲁什自己也承认,他日后的所有作品都没能超越《男欢女爱》,而从另一个方面看,自认为“得了金棕榈以后拍片融资就不再愁”的勒鲁什,之所以事业转为平庸,也有可能与罗兰当年的刻意“拔高”不无关系。

1986年第39届:《教会》
1986年第39届:《教会》

  1986年第39届:《教会》The Mission

  主席:希德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

  这一届的主竞赛单元中大牌云集——包括了马丁-塞科西斯的《下班后》、罗伯特-奥尔特曼的《爱情傻子》以及吉姆-贾姆许的《不法之徒》等等,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届几乎没有佳片的戛纳影展,希德尼-波拉克能矮子里面拔将军已属不易。但,这个将军最后居然是一部宗教片,无疑会让人对波拉克的品位肃然起敬。影片讲述了十八世纪时,西班牙教士嘉比尔被派到南美洲丛林为瓜拉尼族人建立教会。奴隶贩子罗多萨因为杀了弟弟而深感内疚,于是嘉比尔带他去修行赎罪。但在传教的过程中,葡萄牙与西班牙当局的殖民地冲突引发了不可想象的灾难。《教会》并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全片结构松散,主要角色也比较平面,这其实也是导演罗兰德-乔菲一贯的毛病(只是这时尚未暴露到让人一眼看穿的地步)。该片唯一值得纪念的,恐怕也只剩罗伯特-德尼罗和杰瑞米-艾恩斯的表演了。值得一提的是,波拉克选出的这届金棕榈日后沦为笑话的原因在于——罗兰德-乔菲90年代之后拍出了《大力水手》、《欲望巴黎》和《囚禁》等旷世烂片,早已让人不敢相信棕榈大导的堕落程度。

1987年第40届:《在撒旦的阳光下》
1987年第40届:《在撒旦的阳光下》

  1987年第40届:《在撒旦的阳光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

  主席:伊夫-蒙当 Yves Montand(法国导演、演员)

  与上届捉襟见肘的竞赛单元所不同,1987年的竞赛片质量明显上了一个台阶——至少,我们看到了维姆-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黑眼睛》以及安德里-康查罗夫斯基的《羞怯的人》等等。如此大好形势下,身为法国导演的伊夫-蒙当敢把金棕榈塞给《在撒旦的阳光下》,实在是需要勇气的。《在撒旦的阳光下》全长只有90分钟,可能是金棕榈历史上最短的获奖片,但一个不争的是事实是:它的长度看上去就像三小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撒旦的阳光下》是一部充满着宗教隐喻的电影,但过于迷离的情节铺陈和虚实交叠的影象呈现方式,最终还是击溃了普通观众的心理防线——已正常人的智商,是无法理解这部电影的。《在撒旦的阳光下》除了这尊金棕榈外,只在法国电影恺撒奖上获得一串提名,没有获得其他任何影奖的垂青,在可能也与电影的深奥阐述方式不无关系。对于戛纳连续两年为宗教片颁奖,官方并没有说法。而蒙当的这个决定,在戛纳历史上显然也是失败的,从1989年开始,戛纳开始摆脱晦涩和古板,扭转了压抑的气氛。

1994年第47届:《低俗小说》
1994年第47届:《低俗小说》

  1994年第47届:《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主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美国演员、导演)

  影史上最值得回忆的年份中,必然包括1994年。这年的戛纳影展佳片爆棚,除了张艺谋的《活着》外,还有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毒太阳》以及法国宫廷片《玛戈王后》等。但,老牛仔最终做出了一个让影史骄傲的决定——把金棕榈颁给了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当年鼓励老牛仔作出这个惊人选择的,还包括副主席凯瑟琳-德纳芙,需要一并表扬一下。《低俗小说》是年轻的昆汀继《落水狗》之后,献给世界影坛的又一个重磅炸弹,影片完全颠覆了普通剧情片的叙事逻辑和结构方式,用话痨与暴力相融合的诡异影像语言,呈现出了一种只属于昆汀个人的银幕世界。它甚至让观众的审美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尊金棕榈,不仅证明了老牛仔的怪口味足以震动世界,同时还证明,杰作就是杰作——现在,我们除了能记住约翰-特拉沃沃尔塔与乌玛-瑟曼性感无敌的摇摆舞外,还彻底拜倒在了昆汀的才华之下——16年来,昆汀的作品虽不多,但部部精良,从《杀死比尔》到《死亡证据》,再到去年的《无耻的混蛋》,痞子的才华尚无一丝颓败迹象。

1999年第52届:《罗塞塔》
1999年第52届:《罗塞塔》

  1999年第52届:《罗塞塔》Rosetta

  主席: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加拿大导演)

  这年的戛纳影展并没有印证《罗塞塔》是一部公认的佳片,只印证了一件事:评审团主席大卫-柯南伯格是个疯子。现在,重新翻开当届影展新闻报道的卷宗,会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媒体都对结果很不满意——呼声甚高的优秀影片《俄罗斯情人》、《史崔特先生》和《意外旅程》纷纷落败,而一直被寄予厚望的阿莫多瓦作品《关于我妈妈的一切》,最终只获得最佳导演奖。阿莫多瓦上台领奖时台下的掌声,甚至超过了后来夺得金棕榈的达内兄弟。更为奇怪的是,《罗塞塔》和《人性》还抱走了一切大奖,最终引起了争论。据说大卫-柯南伯格作风非常强硬,主导了全部奖项的方向,拼命为小片鼓劲,但评审团大奖的《人性》和金棕榈奖的《罗塞塔》均没达到那种值得为其鼓劲的高度——前者的“新写实”美学后来遭来一片嘘声,而后者的古典电影叙事方式则缺乏突破。大卫早年曾拍出《苍蝇》、《裸体午餐》、《恐怖录象带》和《冲击效应》等怪异电影,戛纳组委会或许正是看中这点而让大卫掌控全局,但结果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2004年第57届:《华氏911》
2004年第57届:《华氏911》

  2004年第57届:《华氏911》Fahrenheit 9/11

  主席: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美国导演)

  虽然早在当届戛纳影展开幕时,人们就隐约能感到迈克尔-摩尔的威力,但真正能把这个“大胆想法”落实到最后台面上的,还得拜个性卓绝的阿昆所赐。在2003年全好莱坞对伊战陷入惊慌和争议之时,素来喜欢出风头的摩尔,在《华氏911》中用最犀利的镜头语言和带有主观性的画外音,让人通过这部纪录片,对前美国总统小布什有了新的了解——当然,完全是负面的了解(小布什在幼稚园和孩子互动时听到恐怖袭击消息时的表情,成为了经典)。影片最终在美国国内得到发行,并获得了不俗的票房,但在奥斯卡那里遭到冷遇。其实,从《华氏911》杀进戛纳主竞赛单元开始,我们就可以接受到这样一个信息:在剧情片为主的竞赛单元,能塞进一部纪录片,本身就融进了选片委员会的主观看法——即影片带有“剧情”色彩。而评审团主席昆汀,多年来一直以剑走偏锋而闻名,所以被选为主席本身也更像一场“预谋”。好在,《华氏911》最终完成了戛纳“哗众取宠”的使命,也为昆汀在欧洲市场建立了更好的人际关系——这桩由所谓怪趣味引发的买卖,七年来依旧可被称为戛纳影展标新立异的范本。

2006年第59届:《风吹稻浪》
2006年第59届:《风吹稻浪》

  2006年第59届:《风吹麦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主席:王家卫(中国香港地区导演)

  由王家卫统领评审团的这届戛纳电影节,现在看来更像一桩笑话——阿莫多瓦彰显出大师风范的《回归》、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日后横扫金球奖的《巴别塔》统统与金棕榈无缘,倒是一部与政治挂钩,却没有太多观赏性的《风吹麦浪》获得大奖,令人匪夷所思。《风吹麦浪》讲述了爱尔兰独立运动期间,英国政府与爱尔兰之间冲突不断,一对兄弟在这个历史风波中遭遇了不同的命运:哥哥不惜放弃医生这份极有前途的职业而为了“祖国统一”;弟弟义无返顾地投入革命浪潮,与英国侵略者对抗到底,最后亲情崩塌,战争毁灭了一切。《风吹麦浪》的拍摄技法传统老套,视觉上缺乏冲击力,更无从谈起故事张力。如果观察仔细一点的话,该片导演肯-罗奇早在十年前就拍过一部《以祖国之名》,此片除了时代背景和《风吹麦浪》不同外,大部分情节和人物设置,非常雷同,但就是这部电影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王家卫的这个选择,日后并没有引起太大争议,有一种原因是《风吹麦浪》之后的发行情况太糟糕,让人忘却了它的金棕榈光环,倒是《回归》和《光荣岁月》更容易让人记住——这也与王家卫的疯狂行为有关:他为这两部影片的六位女主角和五位男主角同时颁发了影后影帝,这种怪品位难怪能在戛纳吃得开。

2008年第61届:《墙壁之间》
2008年第61届:《墙壁之间》

  2008年第61届:《墙壁之间》Entre les murs

  主席:西恩-潘Sean Penn(美国演员、导演)

  西恩-潘自己有导演经验,所以用不着怀疑他的审美判断,可即便这样,《墙壁之间》在当年突然杀出血路时,依然让众影评人大跌眼镜——毕竟,在之前的预测中,《明星总理》和《阿莫拉》显然更具得奖相。《墙壁之间》是一部彻底化繁就简的电影,全片都围绕课堂展开:高中老师弗兰正处在一个周边环境很恶劣的地区,学校里的学生都不太安分。但弗兰却能摆平所有的麻烦——他的教学方法既不枯燥乏味也不过于严苛,常常给学生带来“意外”,当然,弗兰设立的课堂规矩也一次次受到严峻考验,他必须迎接学生的挑战……此片之所以能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垂青,是因为西恩-潘认为它“真实可靠,反映了真正的社会问题,而不是假惺惺到忸怩作态。”——即便看惯了商业片的观众很难把此片当作神作。西恩-潘在当届还设立了主席特别推荐单元,放映了一部《第三潮》,这种偏向原生态的口味其实完全可以让人预见到《墙壁之间》的夺冠火种。影片在当届戛纳影展还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后期制作尚未完成就匆匆赶来参赛(片尾字幕没有配乐),且在最后一日才放映,西恩-潘的这个决定堪称绝对高效率且充满诡异色彩。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三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