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导演选角 > 选角的故事

华语影坛选角体系调查:大市场下无角可选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电影频道出品
2010年05月07日03:04

  演员瓶颈:“贪婪的经纪人在毁掉他们”

  相对于其他业内人士相对温和的观点,台湾资深制片人焦雄屏女士则对现阶段的明星经纪环境抱有强烈的不满,在她看来,许多经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借艺人的幌子和电影投资商谈条件,中饱私囊,既毁了明星在艺术上突破的可能性,还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电影投资的成本,“其后果对这个行业是毁灭性的”。

  选演员要三个因素综合考虑

  搜狐娱乐:您作为制片人一般怎么选演员?

  焦雄屏:一个是适合电影的角色,就是说这个角色年龄层、性格上找适合的。第二个就是看你价钱的高低,在预算基础上找可以接受的演员。第三就是必须要顾及这个演员的工作状况,除了他的形象、演技如何,还有他的工作状况,比如这个人特别愿意跟人沟通的,或者是脾气比较难以沟通什么的,必须都事先打听好,别到最后碰到什么问题。

  搜狐娱乐:您觉得一部影片它的成功与否,跟演员的选择有多大关系?

  焦雄屏:与演员的关系很密切。演员如果没有魅力的话,很难彰显剧本的优势。像我们最近的《听说》就有很好的成绩,就是因为大家忽然看见以前在影视圈挣扎了几年的一些年轻演员,过去都没有看到,在这个影片当中看到他的优点,大家都好喜欢。有些影片选的时候,像当初我们选桂纶镁的时候,很多人跟说她长得不够美丽,觉得不是典型的偶像。五官上有缺憾,我们觉得她的五官有特色,事实证明她是台湾在演艺圈新起的演员当中排名非常前面的。陈柏霖也不错,当时也觉得他的气质状况都挺适合的。再回头看看,我做了几个电影都挖掘了一些演员,像《17岁的单车》的崔林,里面客串的有周迅,当时周迅不红。我们那时候还用李心洁,之前她只有在香港的电影中演过一个警察,演得非常差,其实她是从我们电影开始起步的开始红的,还有刘亦菲也是我们最早用她的(《五月之恋》)。

  搜狐娱乐:您刚才说到《听说》跟《蓝色大门》,好像台湾的青春片选演员都是从偶像剧里面来选的,是有这么一个趋势吗?一直以来?

  焦雄屏:我们都有可能。但陈柏霖是我们在街上找到的,从街上挖掘。《五月之恋》是合拍片,所以从大陆来甄选,当时周迅、周韵都有谈过,周迅那时候配陈柏霖在年纪上有遗憾,我很喜欢周迅,但年纪上看起来刘亦菲更恰当。另外就是我们最近拍《爱你一万年》就用了仔仔,仔仔大家不敢用他,不是不敢,而是对他有一个固定的想法,他比较英俊,比较像偶像,但是我们反着来用,故意把他打扮得像那种摇滚歌手,形象上不那么模范生,让他穿暗色的衣服,改变成彻底不同的形象。这种偶像演员反着用的方式很好。另外我们的电影用杨佑宁,也是用反差,他过去在电影当中是帅哥,我们就故意把他演成拙于言词的宅男,穿得邋里邋遢,这个很有挑战,他们也很喜欢演,对他们来讲,过去电影里固定形象一下子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的范围很广,不只是从偶像剧去选演员。偶像剧演员,对于我来讲有一个负面的东西,他们演技本身有匠气的东西,有制式化的表演,品质上非常不可预测,所以我们通常和导演用不同的眼光来看,都不错,用了几次感觉我们是很有发掘性的。

  《白银帝国》选角困难 贪婪的经纪人在毁艺人

  搜狐娱乐:像《白银帝国》有很多地区的演员和投资方,是不是选演员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或者需要调节的地方更多一些?

  焦雄屏:《白银帝国》也很受挫,每次跟人家谈,对导演没兴趣或者见了面之后谈不来,演员之间会有很大的想法,都不愿意合作。很多演员跟我说新导演他们不接,第一部电影不演,他们都知道很困难,他们不愿意吃这种苦。当时我亲自去跟郭富城谈的,也是费了很大力气,张铁林因为我跟他是老朋友,所以一谈他就比较容易答应。另外,郝蕾是因为我看她《颐和园》的演出,觉得很不错,就试试看,结果她的表现也非常好。我觉得有的时候有些戏是有生命的,它会自己找演员。

  搜狐娱乐:这种戏如果说投资方比较多,是不是意味着可能干扰因素更多一些?

  焦雄屏:对。大明星有大明星的干扰,我其实对于台湾整个明星制度上面的经纪人,是完全处于非常无奈的角度。经纪人都过度贪婪,极力保护他们的演员,可是对于中国电影来讲,他们都耗费太多的电影成本,他们都在电影产业界当中扮演非常负面的角色,要求什么条件等等,让人觉得合作起来很麻烦,什么时候今天要去卖广告,后天要出席什么会,他们毛病特别多,架子常常比明星还大。我说的不是郭富城,另外几部电影我也不说名字了,经纪人都令人厌恶,依附在明星旁边的寄生虫,非常讨厌。

  搜狐娱乐:前段时间我采访吴思远先生的时候他也谈到这一点,现在很多电影的投资方因为要请明星,所花费的费用太高。

  焦雄屏:电影资本的分配非常不平均,很容易进了明星的口袋里面,钱是一回事,更可恶的是明星经纪人沟通事情的方式,某种程度的贪婪,还有跟演员互唱黑脸白脸也讨人厌,是一场非常无聊的外交战争。我觉得电影的创意统统牺牲在无谓的这类的沟通事宜上面,非常伤神,一个导演要不断面临这种东西,最后创作都不用做了,今天要请这个演员,说我们站在这个位置上不行,这个角度不好看,那还搞什么创作?说露背一部分的戏里面,不行,肩膀以下怎么怎么不能露,莫名其妙。演戏对于你来说到底是什么?很多干扰。你去问演员,有的演员不在乎,但是他们经纪人非常(麻烦)。

  搜狐娱乐:焦老师有没有觉得,现在很多制片人都谈到华语影片里演员选择性越来越少?有一个制片人说现在能演电影的演员两双手都能数得过来,有没有这个感觉?

  焦雄屏:是啊,因为这种畸形发展造成经纪人无限壮大。我觉得这是发行公司老板弄出来的游戏,非要知名度很高的人来演,大陆、港、台一年出这么多部电影,掐指有限的这么些演员,这些演员接戏的气焰真的是开口不怕吓死人的酬劳。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好的不学,美国人搞出来的这些鬼把戏一个个都学那么厉害干吗呢?但是也有很多大明星有些经纪人有品质,高度愿意合作的,有一些人真的是非常糟糕的。我觉得如果他们再继续这样下去,不妨我们大家私下沟通一下哪一类的演员不要用,就是这样,经纪人的操作是负面的话,我觉得可以跟他通知一下。我们不见得一定要用你,因为演戏机会那么多,难道没有你就不能演戏了吗?我不这样认为。凡是我们去向演员屈服的,最后都是非常辛苦,我个人有几次不幸的经历,我的态度是有保留的,我觉得以戏为优先。

  台湾电影选演员更宽广 杜琪峰选角方式健康

  搜狐娱乐:内地跟台湾选演员的具体方式上有没有区别?

  焦雄屏:我觉得台湾比较宽广,大陆跟香港非常狭隘,大家只认名牌。台湾因为有很多新人导演,而且台湾在产业运作上规范还不是那么成熟,所以给予创作比较大的空间,而且台湾的演员常常会有一些令人惊喜的选角成果,像《海角7号》一下子出来那么多年轻人,还有演茂伯的配角演员。范逸臣也不错,大家不见得了解他以前是个什么样的演员。大老板跟发行商们真的把中国电影牵引到一个非常狭窄的运作层面,所以中国电影变成一年有那么多部电影,可是一年就那几张熟面孔,真的很乏味。而且我觉得内地还有一个用演员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像吃辣椒大辣、中辣、小辣,已经到大辣的地步,每个电影用五六个七八个这样的演员,像《全城热恋》一下子搞那么多明星,就把电影搞得特别艰难。你看好莱坞的电影,所有重要电影常常只有一个大明星,最多两个,绝对没有超过三四个一部。但中国电影大家吃大辣习惯了吃重辣,要七八个明星在那儿,那这样的话别人怎么拍戏,成本越来越大,造成市场上巨大的垄断,每年靠两三部电影在那边,每部破亿电影一站出来都是一排明星,靠这样来把市场做一个中片跟小片的区隔,内容越来越制式,很多电影不好看,创意没有办法发挥,成本都被大明星拿走了,还剩什么?

  搜狐娱乐:好莱坞这种选演员的模式是值得中国模仿或者借鉴的吗,还是有自己另外一个方向需要去走?

  焦雄屏:电影不要只有一种方式,为什么大家这么没有想象力,所有的电影都要用明星,有必要吗?有没有靠电影创意、靠电影的功力、靠故事的神采、靠故事的原创性取胜,而不是那么乏味没有志气,出演员牌,出明星牌就投资,在产业上面是很没想象力的自杀性行为。就大产业来讲,只有几个少数的获益者,那产业上其他人靠什么吃饭?在我来看,我比较不喜欢大片这样的。我认为大片就用两三个明星就最多了,不要超过三个以上,这样也把明星统统养成每部戏都是他,何苦呢?演员一生有几个电影让大家觉得很好,不要一年一个人就占三四部电影。香港很多演员一年接七八部,这是“自杀”的行为。七部八部每部电影长得很像,谁要看啊?

  搜狐娱乐:可能这么多明星堆积起来还有一个原因,他们觉得自己对制作水平还有编剧导演能力存在很多不自信的地方,所以才会想用明星堆积?

  焦雄屏:这个完全是发行老板的想法,发行老板在里面扮演催化剂的作用远超过导演自信的表现,发行商和投资方鼓励导演这么去做,你这个电影如果没有他们的话不行,一定要找两个大明星,这样助长了经纪人的气焰。

  搜狐娱乐:您说的这种情况是不是意味着大多数导演在选演员的话语权上是比较弱势的?

  焦雄屏:大导演不会,但是中小导演就会。张艺谋可以不用明星,他敢拍一些电影是比较特别的。大多数导演应该没有这样的份量,这样的控制权。

  搜狐娱乐:华语导演能掌握主动权的还是少数,在这方面?

  焦雄屏:我觉得杜琪峰的使用方法就不错,把一些二线的演员常常配一两个大明星,他的电影就不错,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比较健康。

    〇导读:选角的故事之行业篇:华语影坛选角体系调查

    杜扬:主投资方话语权更大 

    林密:演员对一部影片有43%的影响力

    余伟国:内地选角时间成本更高

    焦雄屏演员瓶颈:“贪婪的经纪人在毁掉他们”

    高军:中国造星运动跟不上步伐

    王中磊:好莱坞大片并不靠明星撑场

    吴思远:外行人拍电影只想用熟脸

    张昭:期待中国出现专业的选角导演

    赵海城:成功的选角是神形兼备

     返回“选角的故事”专题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逃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