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昆曲《怜香伴》 > 新闻动态

《怜香伴》世界首演 纪念李渔诞辰四百周年!

来源:搜狐娱乐
2010年04月15日11:24

  2010年是清代大文人李渔诞辰四百周年,但学术界似乎没有任何动静,而且仿佛也不准备有任何动静。李笠翁在天有灵,也会颇感落寞。好在李渔的传奇(昆曲)尚存,那部牵动着历代文人与优伶的《笠翁十种曲》为我们阅读李渔的戏剧美学与人文情怀打开了一扇别致的窗。5月11日,李渔昆曲《怜香伴》将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这或许是对李渔最有价值的传播和最富意义的纪念。

  让历代文人自相矛盾的李渔

  李渔(1610-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为李渔,字笠鸿,号笠翁,别署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等。浙江兰溪夏李村人。李渔既是清初著名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又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美学家。李渔自幼聪颖,少壮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擅长古文词,旁及杂艺,尤以小说、戏曲并擅。一生著述丰富,戏曲有《笠翁十种曲》,诗文杂著合编为《笠翁一家言全集》,其中影响后世的《闲情偶寄》之《词曲部》、《演习部》是重要的戏曲论著。小说方面,有白话短篇小说《无声戏》和《十二楼》,还有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等。他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

  对于李渔,中国的知识阶层有史以来惯常给予的态度是暧昧的,与其说是暧昧,毋宁说是自相矛盾。他们折服李笠翁的才学,却对其人品颇有微词;他们赞叹李笠翁的美学,但对其贪求享乐的生活方式却心怀非议;他们羡慕李笠翁一生孟浪洒脱的举止,然而对其财色兼收的物质化行为则持否定态度。

  中国文人一向清高,耻于言利,但李渔则带着他的戏班和女伶游走于达官显宦之间,大打秋风(依靠文采向赏识自己的富人讨要钱财)。中国的文人一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李渔则为供养他的贵族撰文、造园。中国文人一向标榜自己清心寡欲、坐怀不乱,但李渔却放纵性情、左拥右抱比自己的长女还小十几岁的乔王二氏,通宵唱戏作乐。

  《怜香伴》背后的奇特恋情

  《怜香伴》又名《美人香》,是《笠翁十种曲》的开篇之作,也是李渔平生的第一部传奇。讲述了崔笺云、曹语花两个美人,因体香勾引,诗貌相怜,种下情根,誓作来世夫妻,历经波折,终得同嫁才郎。全剧情节因曹语花身上的香气展开,故李渔的好友虞巍在这部传奇之序中有“以美人而怜美人之香”语,王国维在其《曲录》中注云“《新传奇品》云即《怜香伴》;然《传奇汇考》著录《美人香》,又有《怜香伴》,未知孰是?”给王国维带来“困惑”的恰恰是这部在戏曲史上从未搬演的雅部昆曲之作。

  按李渔研究者单锦珩的年表,《怜香伴》作于李渔四十岁,大约在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是其从家乡浙江兰溪迁居杭州之后完成。但其创作灵感早在五年前(公元1645年乙酉/崇祯皇帝景山上吊的第二年)就已经萌生。据李渔《笠翁诗集卷三》中《贤内吟》十首之四记载“乙酉小春,纳姬曹氏,……讵知内子之怜姬,甚于老奴之爱妾,喜出望外,情见词中。”大致的意思是说,乙酉年十月,李渔纳妾曹氏,不曾想其夫人怜爱曹氏甚于自己,颇受感动,故陆续作《贤内吟》十首以报答,这应该是李渔从家庭生活的实践中认识到“娥眉未必妒娥眉”(女人未必妒忌女人)的缘由,也应该是李渔《怜香伴》灵感的肇始吧。

  台湾学者许剑桥的论文《怜香伴中女同性爱的完成》,其副标题非常有趣:女女出发,女男女抵达!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之下,女子与女子的恋爱要达到可以实现的目标,似乎是要通过委身一个男人(共侍一夫)才能去完成。而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也为女同性恋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后花园。正如李渔在《怜香伴》中描述的那样:“宵同梦,晓同妆,镜里花容并蒂芳。深闺步步相随唱,也是夫妻样。自甘推位让贤良,谁道不专房”,是男权社会女同性恋的某种写照。

  从《怜香伴》我们不难看出,李渔不仅是一个传奇的剧作家,更是一个尊重人权的学者,他的戏剧并未从男权的角度对“妻妾相和”给予娱乐化的阐述,而是从女人的层面挖掘了爱的力量。正如曹语花对崔笺云誓言“死都死得,还有什么做不得”,在经历了分离之苦的重逢后,曹语花对崔笺云说出了自己嫁给崔笺云丈夫的真实原因,“我当初原说嫁你,不曾说嫁他,就是嫁他,也是为你”。这就是李渔对爱无界、爱无别的彻底表达。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出中国文化对爱的宽容、包容与涵容。

  《怜香伴》男旦、女旦粉艳登场

  中国戏曲从梅巧玲(梅兰芳的祖父,徽班进京后,由徽调、昆腔演变成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男扮女,饰演萧太后,被慈禧昵称为“胖巧玲”)开始至梅兰芳(京剧四大名旦之首),男旦艺术达到无法超越的巅峰。但近五十年,男旦艺术的大势是走向寂灭。进入二十一世纪,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包括对传统戏曲的回归,男旦艺术开始复苏。之前的歧见也正在一种多元文化的社会氛围中消退,男旦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正在受到关注,而更多的年轻人从他们的内心深处,释放出对这门艺术的热爱。

  《怜香伴》的出品方尝试动用全部男演员来演绎这部动人悱恻的爱情故事,在该剧中,旦行中的闺门旦、小旦、贴旦、丑旦、老旦全部由男旦饰演,这是一个戏曲复兴运动,力图寻找梅兰芳时代戏曲表演的踪迹和映像,让男旦艺术的辉煌再次光临。尽管出品方深知,梅兰芳是三代人以上的基因,是梅尚程荀若干个群体的共同努力,男旦就象被无度砍伐的森林,不可能在几年内恢复植被的状态,但只要我们的意识开始觉醒,就应该尝试着重新种植我们向往的树!于是出品方普罗艺术联合北方昆曲剧院的艺术家们开始了探索的路。

  普罗艺术从中国京剧院找到了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董飞先生(《怜香伴》男旦版曹语花的扮演者),一个致力于男旦艺术并极富潜力的年轻梅派演员(梅兰芳大师的亲传弟子李毓芳唯一的男旦弟子),他曾于2007年与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先生同台合作中日版《牡丹亭》,在北京湖广会馆和日本京都南座剧场演出,均获得媒体与戏曲专业的高度评价。

  而崔笺云则由青年京剧男旦演员刘欣然先生扮演,他专工程派,2007年凭《碧玉簪》获第三届CCTV全国京剧戏迷大赛第一名,并于次年在CCTV“2008戏曲盛典”中获“最佳扮相奖”。常演剧目有《碧玉簪》《汾河湾》《荒山泪》《六月雪》《春闺梦》《锁麟囊》等。其在林兆华导演的话剧《老舍五则》中扮演一个下海梨园的男旦票友,其戏曲功力在香港首演期间颇受激赏。

  当然,出品方的制作方向是多元化的,其并不完全局限于“男旦版”。由北方昆曲剧院选拔出来的年龄在二十岁出头的年轻昆曲女演员构成“女伶版”表演的强大阵容。其清亮婉转的嗓音与俊俏迷人的扮相将为李渔的《怜香伴》描摹出青春性感的色彩。

  关锦鹏在《怜香伴》中放进自己的生命体验

  曾叱咤华语影坛并在国际书写无数奖项的著名电影导演关锦鹏入主昆曲《怜香伴》剧组,成为该项目最大的看点之一。关锦鹏在二十年前拍摄的《胭脂扣》中,梅艳芳与张国荣在一个青楼的粤曲堂会上邂逅,从此展开生死与隔世的恋情,由此看出关锦鹏的戏曲情结之深远。在出品方邀请其加盟之际,他听说这个项目的艺术总监是汪世瑜先生(曾执导青春版、厅堂版《牡丹亭》),便欣然同意,因为关锦鹏在香港的干妈白雪仙(粤剧名伶)是汪世瑜的“粉丝”,这背后的故事也可以书写出一段传奇。

  关锦鹏并不回避自己的情感取向,他反倒认为可以通过自身的生命体验来重新挖掘李渔在350年前对“美人相恋”的戏剧表达。他力图给演员更深入的角色解读,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戏曲程式化的表演去完成表演,“每个演员除了唱念做舞之外,都应该有内心的纠结,当然他(她)们不用单纯去考虑“情感类型”,因为《怜香伴》的核心是情感本身!”

  郭培为《怜香伴》设计盛装

  郭培,中国十大设计师之一,也是中国时尚界最具影响力的高级时装定制专家,在春节前后就推掉了上半年包括央视春晚的很多时装设计,全身心投入到《怜香伴》剧组。按照郭培自己的说法,《怜香伴》是一个她向往已久的项目,她对昆曲有天然的情感,她的梦想是用中国戏曲服装的元素创造出可以和巴洛克抗衡的美学感受,而且这种美学经验是源自她的内心、她的精神和她的血缘。“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时尚的支点是我此次要探索的一个方向,尽管面料可能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但其视觉绝对是中国的。我们不用去分辨材料的来源,这就如同我们使用油画的颜料,但在画一幅关于中国的山水。”

  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女士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创造力,为《怜香伴》男旦版与女伶版设计了超过100套的奢华戏服,这项设计将成为郭培2010春季主题,并在798近三千平米的“巨罐空间”推出一场保利剧院首演之前的“昆曲T台秀”,为《怜香伴》造势。所谓的T台也将被打造成为一个完全超乎想象的展示空间。这场“巨秀”将邀请海内外时尚类媒体300家,并有美日及欧盟上百个国家的驻华代表或首席莅临,这不但为时尚带来中国的昆曲元素,更为昆曲带来时尚的无限动力。

  李渔《怜香伴》,一个清代时尚达人给我们的文化礼物

  昆曲《怜香伴》将于5月11日开始在北京保利剧院推出全球首演,以此来纪念李渔诞辰400周年,并向李渔致敬,向中国的传统文化致敬,因为我们的文化界、戏剧界、时尚界、美学界太缺乏对传统的关照与领悟,我们太过关注西方,而“数西典忘家祖”。中国的传统美学是当代世界时尚的鼻祖,无论中国书法的行草,还是敦煌的飞天、手姿;无论是南北朝的陶俑,还是晚清以降水墨画中的写意、留白;无论是青铜器上的铭纹,还是传统织物的扎染;这一切一切无不融汇着永恒的时尚元素。

  李渔晚年,用他毕生的体验与感悟,撰写出影响后世几百年的美学专著《闲情偶寄》,成为当下最畅销的中国古典文本之一。今天,对李渔有无数的冠冕,比如:中国小资情调的先驱者;一个最富有情趣的中国文人;世界文艺界最多才多艺的人;生活艺术家;中国最早的出版商;中国美学之父……

  但无论如何,还是让我们透过他的《怜香伴》去领略这位文化巨人是如何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去表达他的人本与人性。也允许我们期待李渔、梅兰芳时代的男旦艺术、关锦鹏的独特解构与郭培的华丽盛装带给我们一次对中国文化的重新整合吧。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