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发展分析:
作品积累:★★★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很多人知道张涵予是因为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然后是冯小刚电影里的“万年龙套”,譬如《天下无贼》;最后一飞冲天的是《集结号》。整体来看,张涵予的电影作品要好过电视剧,《身份的证明》和《最后的99》天时间、形象太过接近——硬汉是好事,但未免觉得重复,记住的还是“谷子地”。《风声》和《十月围城》有转型的迹象,或者说有将硬汉提升至95分的迹象,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个人野心:★★★★
我希望成为表演艺术家
一个明明可以挑起电视剧“男一号”大梁的爷们儿,却还是坚持去冯小刚电影里“跑龙套”,不能不说没有野心。尽管在张涵予自己看来,这种野心只针对于“演员”这个身份,而非指“明星”这个社会角色:“阿尔帕西诺或者伊斯特伍德?都可以,我希望可以是这种演员,或者是表演艺术家。”
竞争对手:★★★
“硬汉”这活儿 竞争者多
前有胡军,后有段奕宏——“硬汉”这活儿,不好干。更何况,胡军还能时不时邪恶、鲁莽一下,段奕宏还经常挂着“妖孽”的头衔。好在,张涵予比胡军的“糙”,多了艺术修养带来的精致;较段奕宏的“英气”,又多了几分成熟的男人味。
智库能力:★★★★
左右张涵予,还是被左右
经纪公司华谊无需再用词汇形容,但是花样频出的炒作\推人手段,基本没在张涵予身上发现过。包括张涵予的经纪人在内,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多是80后,与其说他们能做左右阅历丰富的张涵予,还不如说就是张涵予形容的那样:“听我话干活就行了”。
最厉害的幕后“推手”,应该算上张涵予的那一干兄弟:冯小刚、陈国富、王中军、王中磊、李波、毛卫宁,名字个个儿掷地有声。这可能是张涵予最大的财富,当他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时,至少可以听听这些“人精”的意见。
媒体态度:★★★
一流演员,二线明星
因为不是靠新闻博角色的演员,所以张涵予出席一个活动,去采访的娱乐记者无疑很纠结:从专业的角度看,百分百的实力派,行业内有话可聊;从明星的角度看,无绯闻无官司无话题,版面无处可“大发”——当然,风气可以鄙视,但现实就是如此。
时尚杂志方面,张涵予颇受青睐。除身兼《精品购物指南》2009形象大使外,还为《Esquir时尚先生》拍摄了情人节封面,三月登上《BAZZRA时尚芭莎》封面、十月登上《COSMO》封面。主题多以“大器晚成的硬汉”为主,是定位也是“牢笼”。
商业潜质:★★★★
高端为主,中端为辅
从电影成名的走红方式,决定了张涵予基本与妇幼、家庭产品无缘,更何况他本人的信条就是“坚决不碰食品和药品广告”。截止到目前,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张涵予代言的产品包括爱国者数码相机、嘉陵摩托、法国白兰地干邑酒、起亚霸锐汽车、真利时手表、英纳格手表——价格成上升趋势,七位数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这些代言与他本人形象较为温和,在提升“质感”方面都有所帮助,未来的重点应该在于,如何与国际大品牌成功接轨。
未来作品:★★★☆
《水浒传》、冯小刚电影
新拍的四大名著中,从严谨的角度来说,估计未来挨砖最少的就是《水浒传》。该剧在开机时就已被四大卫视抢购,播出时少不得又是一轮“眼球轰炸”;此外,2010年,张涵予将减少或者停拍电视剧,与冯小刚的二度合作正在接触中——这才是真正的筹码所在。
群策群力
业内
优势:演技好;敬业;爆发力强;丰富经验积累;有艺术鉴赏力;认真不“大牌”。
劣势:市场未完全打开,没有特别庞大的普通观众群;越来越红后,选择的空间反而会越来越窄,客观上失去了从容。类型“被定型”化,商业空间小。
建议:坚持定位。高端和大众不可兼得,应以电影为主,没有好角色宁可不接或少接戏。不能为改变类型而去改变。
媒体
优势:演技好;有作品;男色审美时代的传统回归。
建议:1. 团队缺乏行销意识,从目前来看,太过低调;
2. 除了演戏,就没有其他可以说的东西,曝光率低;
3. 建议:适当树立品牌及推广意识。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