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英雄 时势局限
香港导演陈德森曾说:“香港电影之所以能在好莱坞产生那么大的化学反应,除了动作,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香港电影里描绘的男性友谊,这是中国男人的武侠情怀、兄弟情义。”在陈德森眼里,银幕上的张涵予代表的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男人”。
于是一位铁血的解放军连长能从一向小情小调矫情自恋的金马奖那里得到影帝殊荣。在人们看多了看久了或妖孽或俊朗的“花美男”后,华语电影又一个崇尚阳刚、匡扶正义的英雄时代在启幕。对张涵予来说,这是运,也是势。
张涵予不仅长了张绝对标准的“父辈旗帜脸”,身上也透着“父辈旗帜”的气质。冯小刚说他“活在过去”。而张涵予本人在赶路、休息、聊天时,也总爱哼两句那些90后甚至不知道的歌:《社会主义好》、《毛主席来到了咱们农庄》、《北京的金山上》。他喜欢京剧,还好玩儿个古董,兴趣高了还会来几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硬派、正气、诚恳是张涵予被普遍认可的银幕形象、生活形象,但太硬、太正的既定形象对其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局限。对于笔者提及这个问题,张涵予似乎已经思索过许久:“同类型的角色之间也会有区别。转型是看造化的,赶不上也不能太刻意,我也很期待能有一个不是硬汉、但又能吸引我的角色出现。我希望别人想起我的时候,能说,哦,他演过这个,很经典。”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