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专访王中军:明星拿奖与股票涨跌没必然联系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14日12:43
  人民网娱乐讯 它不是最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却具有极强的“眼球效应”;它不是最有钱的影视公司,却造就多位亿万富翁……自从成功登陆创业板,华谊兄弟就一直在话题与争议中游走。40天过去,上市在这“一对兄弟”身上刻下了怎样的烙印?成功融资的华谊,为诸多因资金不足而苦恼的文化企业提供了怎样的经验?华谊今后的路又将指向何方?带着这些问号,人民网记者日前专访了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

  记者:今天我关注就是文化产业或者是具体一点,就是文化产业公司的这个问题,因为咱们之前是银行贷款,现在是上市。就是在各种上市方案里面,包括国内的的A股、港股、纳斯达克,还有借壳上市,您为什么选择风险比较大的创业板呢,当时您怎么考虑的?

  王中军:第一,对创业板这个说法我就不理解,创业板也就是国内A股的一个新的板块,我觉得它更有创新性。而且严格讲也不是企业选择的问题,中国上市出口严格来讲还是比较窄的,企业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实际上就是机会选择机会。现在我们在上市的路程当中,正好创业板正在积极推进,而且从时间上和公司的类型上我觉得都比较适合创业板,因为创业板也比较支持高成长、创新企业,新概念、我觉得华谊这几点都具备了,我觉得就这几个原因。就是时机、巧合和类型的适合,包括运气,就选择了在创业板上市。

  记者:华谊现在上市一个多月了,上市给您带来最大的感觉是什么呢?

  王中军:华谊上市是公司融资的一种办法,首先是由于中国市场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上都是一个最好的阶段,关注度最高,所以融资我们比预期的还要好,超募这是事实。第二,集中度对华谊兄弟的品牌又是一次提升。当然华谊是一个新的上市公司,对整个上市规则,未来提高公司的规范化管理,我觉得上市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一个事件。我觉得在这方面都会对华谊兄弟未来发展有根本性的帮助。

  当然你说这个公司变没变?我觉得这个不会由于上市变了,它一定还是原来的华谊兄弟,只是这个东西它是让大家更有监管、责任感更强。但是它核心就是你说你没上市和上市,突然一夜之间这个公司就变了,我觉得不太可能,我觉得还是原来的华谊兄弟,只是抗风险能力、品牌价值都有一个提高。

  记者:比方说觉得上市的话,可能跟纯粹的一个经营者的角度来讲还是不太一样。比方说可能《蜗居》或者是说冯小刚这样的话题,他们的情况可能会影响股价?

  王中军:影响股价确实不是我们经营者天天去考虑和担心的,这个股价完全是市场给的,投资人热情高可能股价就高,热情低股价就低。它和公司的某一个事件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不认为。再一个我们公司真正的投资人和我自己的运营团队,肯定不会去关注那一块的变化,我们核心的问题还是公司自身的发展。你说《蜗居》的问题,包括小刚导演的问题,包括明星的问题,今天谁拿奖,媒体还说假设李冰冰拿奖,这个股票就涨了,我觉得这个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一个上市公司可能人家关注的角度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来是纯娱乐的角度,现在从财经角度也关注,对华谊来讲肯定是一个好事,就是多方关注你,你对自己的约束多一点,做事、抗风险的意念就多一些。其实企业确实是有好企业和坏企业之分,好企业就是随时总结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能够调整自己公司在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就是发扬好的,摒弃一些不好的问题。记者:上次三、四月份的时候给您打电话,您说当时谈的是金融危机下的文化企业,对于华谊来说是一个整合资源的好机会。现在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我们在这个阶段做了哪些工作呢?

  王中军:确实在那个时期金融危机的状态下,我们在那段时间在行业内的资源整合上,我们还是抓住了一些机会,很多小型的电视剧公司在那个时候溢价能力不是很强,对资本的需求比较高。虽然我们没有上市,但是我们在这个行业还是资本能力比较强的公司,从银行贷款、品牌价值也是这样的。这个事实证明了在这个时期我们是第一家上去类型公司,我们的板块的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那都是前两年抓住了这些机会。

  因为跟华谊一样的公司在国内原来有很多家,而且华谊也不是第一,也不是最强的一家公司。从现在来看,我们从资本规模、品牌规模都应该是中国最好的一家公司之一,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在这个时间段还是抓住的一些机会。

  记者:您上次也谈了产业链的问题,可能要打造院线,这块您怎么考虑呢?

  王中军:院线下功夫归下功夫,但是市场是市场,现在到底市场现在进入的机会有多好,多不好,我觉得都是技术性的问题。但是华谊要坚持这条路走下去,走的节奏要根据市场来讲。现在假设租金的问题超高,我非要进,那经营就亏损。我觉得如果这个时机是不是最好?我很难说。因为我们募集资金里面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何况我们已经签了很多约,年底有开业的,明年有开业的,相我们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但是步伐有多快,不是我自己能说了算。

  记者:就是说在追求质量的增长下,追求数量。在保持影视产品的质量方面,公司有哪些考虑呢?

  王中军:我觉得我们的电影质量严格来讲在国内来讲非常高,但是数量不够。一个是资金规模,还有经验不允许我们拥有大量的数量。现在资金规模的台阶已经上来了,我们在数量上会有一定的提高,当然在不减低质量的水平下,我相信华谊的电影未来两年在数量上有翻倍的增长,在市场占有率上我觉得会逐渐的提高在板块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谈到小刚导演在华谊电影的份额上面,我觉得随着公司的成长,占有率肯定会逐渐的下降,我觉得这个是必然的。

  记者:就是小刚导演?

  王中军:对。你想他在整个公司电影板块上的比例,我觉得这个是必然的一个现象。因为公司数量加了,原来因为公司数量少,所以说他单一产品的占有率相对未来会逐渐的变化。我觉得这个是华谊电影这一块未来几年的发展,就是数量不会超大,但是一定比原来是涨一倍,质量不会减,票房的占有率我也希望能够起码保持在整个中国电影票房10%的份额上,甚至更高一点,我希望是这样的份额。

  电视剧我们做了3年多了,我觉得会总结出很多经验,我们要精细化管理,上到议事日程,把成功率提高。摸索一套电视剧到底怎么样工业化,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下一段在电视剧产能上和质量上的一个很大的课题吧。

  记者:我觉得对于上市公司来讲,控制风险很重要您刚才谈的时候也涉及到一些。现在我重点想知道上市公司对公司管理和经营有哪些要求或者压力呢?

  王中军:本身我们这个公司在没有上市之前,其实从整个管理经营上,严格来讲在我们业内是非常谨慎的一家公司。所以我们的抗风险能力一直是蛮强的,我们这个公司做影视十年来没有过重大的经营性、战略性的亏损,我觉得上市可能会更提高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和严重性。我倒不认为我们这个行业目前有多大风险,从经验、从能力、从华谊兄弟的企业文化几个角度来讲,我觉得都是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记者:回到导演那个问题,从分散风险这个角度来讲,培养和挖掘大陆更多知名的导演,这个也是华谊兄弟考虑的。

  王中军:我觉得这个导演没有挖掘的一说吧,毕竟还是靠产品来说话吧。我这个也不叫分散风险,我觉得应该叫加强盈利。我这个和分散风险完全是两码事,那我投一个戏都带风险,我还投它干嘛。

  其实一个电影像盖一个房地产项目是一样的,他在盖这个楼之前,从地价、当地的购买力、每平方米的楼板价,投资人都已经算的很清楚了,电影也是一样。电影一直被舆论媒体或者是一些所谓的专家误导成一个绝对高风险,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事实。

  其实电影是一样可以从开始策划到营销过程中,都是在一定得风控之内,都是在一定的盈利预期目标范围之内。我觉得我们未来的产业线会尽量的多一些,假设我们有冯小刚系列,可能我们会假设有另外的一个题材的系列,甚至假设有某一编剧的系列,或者是有某一个大明星的系列,或者有像我们比较成熟的《风声》,我们能不能拍成《风声(续)》,甚至是《风声3》。还有我们期待的《狄仁杰》,《狄仁杰》要在我们公司未来古装武打悬疑电影上走出一个系列来,就是希望做出来一个华谊兄弟的007,在系列上我们会下大功夫。

  记者:从商业银行无抵押贷款,到创业板上市。华谊的融资方式一直走在文化产业的前列,总结一下您觉得融资的经验是什么呢?

  王中军:我觉得一个企业在资本杠杆、融资能力上,我觉得体现一个企业的能力。华谊兄弟在这一点确实是做了很多的探索,也是我们这个行业几个第一:我们是私募第一、银行贷款第一、上市第一,我觉得这个其实不光是我们一个公司的问题,也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这一点我自己一直是引以为骄傲的,我们同行也会感觉的到。

  其实华谊为这个行业还是做了很好的带头,使很多企业有了银行贷款的机会,也使很多机会有了上市的规划。我觉得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一两家企业在前面闯的,我们最早做导演签约制,现在我们创新电视剧制片人制,经纪人做大经纪人合伙制,甚至从电影的营销模式,跟卫视开始做首播电影的首映礼。

  现在很多电影的营销模式基本上是华谊模式,我还没有看到太创新的模式,我们影视娱乐内容公司的结构,基本上我总结的就是华谊模式,就是从电影、电视剧经纪人,你看新的公司一说,就说做这个板块、做这个板块,其实一摆基本上都是华谊模式。这个模式你说我们有多大的先见之明,我说不是。还是一个自然摸索的过程,但是我们这个产业链的成功性有些是可以复制的,有些是不可以复制的。你说电影你拍武打戏,我觉得可以复制,但是你说你拍几部都成功,这个也是短时间不可以解决的。

  电视剧的品牌影响力有这么多好的工作室,像我们公司现在将近有90多个艺人,这么高的艺人门槛儿,我觉得也不是哪家公司在短时间可以复制的,我觉得这个东西有不是什么特权和专利,谁都可以去复制。当然我们华谊未来在两三年会不会更有新的创新模式,我觉得华谊还是要靠创新吧。

  就像你刚才问我的问题,你问我为什么有私募、银行贷款、上市,我觉得这是一个创新的概念,我觉得一个企业要敢于想别人没做的事。我觉得华谊这些年虽然都在自己的产业上下,但是文化概念就大了,我觉得华谊在文化这个大品牌下我们做的事太少了,我觉得我们可能在上下产业链的整合、并购、市场营销,我们现在整个感觉利润和品牌是不匹配,是一个大品牌小利润公司,包括我自己本人在企业家的社会影响力都是名字排得很高,但是我的企业规模很小。我今天看到一份报纸社会影响排名在前十名。所以我觉得华谊这个品牌可以带动很多产业链的整合,我希望我自己在这方面自己作为一个董事长要想未来的事多一点,确实不光要想到明年要想到三年五年以后,把电影做到200亿或者300亿的时候,华谊是不是还坚持在10%的份额上,这就不是一个小的挑战了,我们明年预期目标是10%和未来五年后10%这都是一个大的量的变化,这也是公司董事长应该考虑的问题。

  记者:当前文化产业融资很难,像华谊这样是不可复制,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中军:这不是光我们这个行业,中国多少万家企业,中国到今天为止1680家上市公司,全世界上市公司的量也是少数公司上市,我觉得这个也改变不了,中国有几万家上市公司,社会上也没有这么多钱来融资。文化产业融资难这句话也不成立,你说中国什么行业融资容易?因为这个资本是有趋向性的,它就是向好企业倾斜,它的倾斜度就是这样,你越好越容易融资,越不好越不容易融资,这个不好到好这个门槛怎么跨越,我觉得可能是某一个时间点的问题,我觉得中国从政府到文化产业的重视已经足够了,就是宣传、导向等等。但是你说银行也好,投资也好,往里放不放钱这是企业根本的问题,没有一个政策说不需给文化掏钱,也没有一个政策说银行限制给文化产业贷款,但是为什么贷不出来这么多?

  一个是规模问题,抗风险能力问题。我觉得中国文化企业未来成长一定是有目共睹的,一定是高过很多行业,意味着就是基础低你看其他行业就是几百亿上千亿的规模,中国电影到今年票房60个亿,我们电视广告规模也就是这个样子,电视剧才50个亿,当然电视行业规模比电影大,因为还有一个广告规模在这里,网络也就是200亿所有的广告规模,所以这严格来讲都是文化产业。这只是一个概念怎么整合在一起,其实文化产业规模你要和另外一个产业比还差很远,它起点低其实是一个高速成长的阶段。记者:您刚才提到企业文化,这些年华谊成长里面,华谊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王中军:确实很难总结几个字,我觉得分享肯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觉得华谊从老板到团队分享我的品牌给华谊带来的光荣,从财富上我们这回也体现了分享,华谊从上到下分享可能是一个,就是电影利益、电视剧公司也分享到了,因为就是拉动品牌,电视剧也分享了经纪人,我觉得是产业链的共同分享。

  最主要的用两个字来讲是分享,我自己非常有体会,我分享了冯小刚导演这么多年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小刚分享了华谊兄弟的品牌价值,分享了华谊兄弟集体财富的增长。你看我们公司股东自然人量非常大,我们员工在公司干了这么多年也是体会到了品牌的价值。我觉得企业文化在华谊兄弟竞争里面是很核心的东西,华谊员工流动性不大,我们明星集中度和流动性应该是这个行业没有比的,我们明星在工作待十年,在约内离开的比例非常低,这就是华谊的问题,就是华谊重视人才。

  另外人才也是华谊的文化,就是人才、分享。人才这两个字说得很大很虚,其实华谊每一块都是靠行业人才把这个行业做起来的,我自己第一不会拍电影,不会拍电视剧,我对团队的依赖就是对人才的依赖,这也是华谊文化的一个核心。为什么华谊这么多年在每一个板块发展比较顺也是对人才的尊重。

  记者:我看咱们这个公司的艺人像李冰冰等大牌艺人都参加很多的公益活动,这是不是华谊的想法?

  王中军:这是华谊走到今天必须做到的,从华谊公司本身对社会关注度,对社会公益的关注,你像我自己本人参加阿拉善基金,参加很多环保事业,这次世博会民企馆作为我们这么一个规模也是合作伙伴之一,和其他的大的公司像阿里巴巴、复兴从规模上我们也是比不了的,我们为什么第一批参加?我觉得这就是关注社会话题。像李冰冰、周迅、晓明、邓超王宝强这样的演员,还有许晴是宋晨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我觉得这是一个氛围,这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大家比较追求这种理想。

  记者:马云和江南春各自都是成功的经营者,他们持有华谊兄弟股份对华谊有什么影响?他们会不会参与到这个管理?

  王中军:我觉得每一个人不一样,有些人是参与度更多,有些人是在旁边默默的支持你。首先他们拿了这么多钱来投资给华谊,首先是信任这个公司,我觉得不光是信任,拿钱来就是看好这个公司,当然看好公司的同时也应该是看好这个行业,有这个行业有这个公司,当然我从他的身上学习的东西很多,学习并不是一对一的教育学习,像言谈话语当中、对社会的态度、管理企业的方式、激情,从他们每个人身上学习的不一样,比如说江南春你从工作热情上学到这么一个吃苦的老板,你像马云就是战略的眼光,我觉得这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都是取长补短,你说马云在我身上有没有学到东西?我相信也学到一些东西,我不相信只是我想他学习,有些东西他向我学习。

  我个人认为我们华谊股东是非常健康的团队,第一都是成功认识,第二都很有理想。华谊未来是不是做一千亿的公司还是只享受当前的成功,这个概念上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都希望华谊坚持往下走,要做不光中国的,是亚洲的,甚至未来是世界的大的传媒公司,一千亿这个规模高不高?其实仔细想也不高,就跟我前些年说华谊未来能不能做到几十亿,我们公司十亿都没有,我们做到一百亿,那么一千亿这个目标远吗?我觉得也不远。如果我们这些股东加团队,这个企业文化继续保持我觉得一千亿目标不是很长远,我是这么想的。 (来源:人民网-娱乐频道)
责任编辑:Dawn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