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迈克•摩尔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回到他最心水的题材上,他就拍出了他的最佳影片——《资本主义》。这部影片的核心观点是,金融业中的资本主义本性越少越好。摩尔以他一贯的直来直去向我们解释,去年的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的,他讲的是如此通俗易懂,以至于连六年级的小学生都能听懂。也就是说,摩尔的新片会惹恼那些右派人士,倒不是因为他们跟摩尔的见解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不会同意摩尔那种过分简化的思路,那种感情用事的态度。《资本主义》的成就是等同于了不起的《华氏911》,还是差强人意的《医疗内幕》,主要取决于影片的影响力,也就是全世界的工人能否因为这部影片传达的信息而联合起来。
《资本主义》在威尼斯的第一场放映收获了很多的喝彩声,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电影节的观众大多数是左派人士,在欧洲,他们可是相当主流的。不过,即便在国外市场上受到关注——毕竟,社会主义这个词在美国以外一般不会犯忌讳,但坦白一点说,《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仍然是以美国为中心的。
不难看出,摩尔拍这部《资本主义》,使用的仍是《华氏911》和《医疗内幕》的那些套路(更早的《罗杰与我》和《克伦宾的保龄》因为讲的故事特别一些,所以用的是线性叙事结构),也就是报告文学、访谈和辩论的混合体。影片的开头,出场的是一个房子被收走的可怜的普通家庭,接下来亮相的是个厚颜无耻的房地产经纪人,他正为得到一处便宜的房产讨价还价。通过一些历史资料的展示,我们还看到影片对于五十年代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表扬,紧接着是一段家庭录像,密歇根州弗林特市的小男孩迈克•摩尔利用假期到纽约的华尔街一游,这里的一切都令他欣喜若狂。
不幸的是,摩尔有些用力过猛,他太热衷于调动(难听一点说是操纵)观众的感情了,他把镜头对准了哭泣的孩子,他净是选用那些催人泪下的音乐,但他就是没有给理智留下一席之地。这就好比他把鸡蛋都用来做布丁了,等到他想要再烤点蛋卷的时候,他已经没鸡蛋了。也许可以为摩尔辩解说,他需要用这样的故事吸引住观众,让他们对他的资本主义人性的分析感兴趣,可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很容易沦为廉价的感伤。
这部影片中最惊人,也是最精彩的一幕是,在一幢巨大的写字楼的前厅,当摩尔一时兴起,想要跟一家金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聊聊时,他被一个保安拦住,两人理论了半天。如果他得逞了,恐怕这一场面会吓把那些从金融危机里死里逃生的那些金融家吓个半死。影片还有个场面更加有趣,摩尔想找到一个银行家,要他解释一下金融危机的后果。他果真抓到了一个,当他要求这位银行家给他一点建议的时候,这位倒霉的家伙发出了一声怒吼:别拍了。
影片最后,摩尔发誓:“我拒绝生活在这个国家,但我也不会离开。”很明显,他认为资本主义对于美国的侵蚀有点过分了。但他的理想并不是取消私有制度,他只是想要在商业上有更多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人们能分享财富,共同做一些决定。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