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皮克斯和梦工厂,用一个篮球媒体的煽情术语来说,跟姚明和小斯塔德迈尔一样,是“一生的对手”。这两大动画巨头,斗着斗着,就把CG动画做成了一门蔚为壮观的大生意,做成了电影业的主流。 [我来说两句] |
两巨头对阵一国王
拉塞特和乔布斯分主皮克斯内外
皮克斯有两个掌门人,约翰•拉塞特主内,负责影片的创意和制作,他带领一班同事在抽去了商业压力的友善环境中打磨出一部部无懈可击的完美电影;乔布斯主外,掌管发行和发展大计。
皮克斯有两个掌门人,约翰•拉塞特主内,负责影片的创意和制作,乔布斯主外,掌管发行和发展大计。拉塞特是个喜欢穿夏威夷花衬衫,脸上永远带着微笑的好心情胖子,他自己就是个创意发动机,导演过两部《玩具总动员》,《虫虫特工队》和《汽车总动员》,他与宫崎骏私交甚笃。他带领一班志同道合的同事,包括《美食总动员》的导演布拉德•伯德和《机器人瓦力》的导演安德鲁•斯坦顿,在抽去了商业压力的友善环境中打磨出一部部无懈可击的完美电影,他们都是童心未泯的故事狂人和技术狂人,所以能创造出电影业中独一无二的生态圈,一个快乐的、宽松的创作环境。
| |
皮克斯工作室大门外 |
而乔布斯,没有证据表明他干涉过皮克斯影片的制作,这是他的聪明之处,因为他是营销天才,但对电影却是外行。但皮克斯的艺术家们绝对离不开乔布斯这个靠山,因为在谈判桌上,乔布斯可是个心狠手辣的大行家。
皮克斯的影片一向是交给迪士尼发行,具体来说,皮克斯的前三部影片都是迪士尼跟它定的货,只不过货要加工成什么样,迪士尼没权过问。虽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开始创意枯竭,但迪士尼卖动画片的本事仍然天下无敌,所以皮克斯一定要抱住迪士尼浮肿的粗腿,问题就出在这儿,皮克斯的艺术家一遇到老谋深算的迪士尼商人,就免不了吃亏。
| |
《汽车总动员》手绘版 |
所以一年都难得去一次皮克斯办公大楼的乔布斯要出面与迪士尼谈判,他最初也不知道电影业的水有多深,结果着了迪士尼电影公司主席卡曾伯格的道,同意以每部2600万美元的“平均成本”为迪士尼制作三部电影——续集不在此列,实际上,卡曾伯格撒了谎,动画片的“平均成本”远在2600万之上。不过,乔布斯后来报了这一箭之仇,迪士尼2006年收购皮克斯,乔布斯开出了74亿美元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大价钱,而已经患上深度皮克斯依赖症的迪士尼则不得不照单全付。
乔布斯的另外一次胜仗是,迪士尼原打算把《玩具总动员2》直接放到录像带出租店的货架上还是乔布斯软硬兼施,说服了迪士尼,把这部续集拿到影院里公映。
| |
皮克斯工作室大厅内 |
梦工厂国王卡曾伯格
卡曾伯格是梦工厂的国王,这家动画电影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地位,他的运筹帷幄当记首功。卡曾伯格足够精明果断,传统动画不赚钱,他就关掉传统动画部门。阿尔德曼的下一部作品《鼠国流浪记》表现不佳时,他便抛弃了这家公司。
卡曾伯格是梦工厂的国王,这家动画电影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地位,他的运筹帷幄当记首功。卡曾伯格足够精明果断,传统动画不赚钱,他就关掉传统动画部门,英国的停格动画制作公司阿尔德曼为梦工厂制作了两部卖座片,《小鸡快跑》和《酷狗宝贝》,没有辛劳也有苦劳,可是当阿尔德曼的下一部作品《鼠国流浪记》表现不佳时,他便抛弃了这家公司。
| |
可爱规整的工作室内的餐食陈列 |
卡曾伯格知人善用,他启用30岁刚出头的安德鲁•亚当森导演《怪物史莱克》,结果这部影片成为梦工厂第一部北美票房过两亿的影片。他是成本控制专家,2005年公映的《马达加斯加》,全球票房高达5.33亿美元,但成本只有7500万,相比之下,皮克斯的《汽车总动员》,成本为1.2亿,总票房却只有4.62亿。
2004年,卡曾伯格把梦工厂从整个公司中分离出来,单独上市,这既给公司带来更大的自主权,但也需要面对更大的财政压力,但他早有准备,从2005年开始,每年拿出两部影片。以2008年为例,梦工厂的《功夫熊猫》和《马达加斯加2》的全球票房加起来超过了12亿美元,这个成绩甚至要好于好莱坞六大公司中排名靠后的一两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