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
王小帅的“炮轰”,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中国第六代导演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展开了一场正面交锋,也引发了业界不小的震动。
其实商业与艺术之争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此番之所以会引发这场口水战,在一些学术界人士看来,映射出了中国电影在由导演中心转向受众中心过程中遭遇的烦恼。
事件回放——王小帅发难,众导演接招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日前举办的第一场主题论坛“中国制造——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怎样的电影”中,王小帅“单挑”了共同参与该活动的另外3位导演——
陆川、宁浩和魏德圣,称虽然他们仨的作品取得了过亿元的票房,但作为导演却很失败。愤怒的王小帅当着3位同行的面表示:“中国电影过去不把电影当作商品,现在却完全追求商业和市场化,一窝蜂地扑到了钱上,这是最大的问题。我坚信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要有一点文化尊严和自信,永远不能被眼前的一切利益忽悠,我觉得我比陆川、宁浩要幸福,因为我可以做自己的电影。”
王小帅的一通“炮轰”,遭到陆川的当场回击,认为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看电影是消费行为,艺术家当然有自己的艺术梦想,但更应该俯下身为大众服务。他还表示,创作者的电影观念需要变化,将商业片与艺术片割裂开来的观念很陈旧。宁浩虽然没有在现场给予回应,却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与陆川类似的看法,称自己从来不会按照艺术片和商业片来划分电影,因为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并不矛盾。在他看来,电影只有类型片的区别,而文艺片则是类型片的一种。
也许是“炮火”太过猛烈,王小帅的观点在论坛之外也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演而优则导的香港艺人
吴镇宇明确表示,商业片由于需要经受市场的考验,相比艺术片而言更加成熟。他直言艺术片太过个人化,有点自娱自乐,而观众“花60块钱去看一部电影,结果还要被"闷"到,那对于他们来说是种什么滋味?”
学者看法——电影转型中,导演很焦虑 事实上,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争并非始于今日。如今的西方电影界已经认识到,二者之间完全可以互相成就,而不存在谁动了谁的奶酪这样的问题。一批诸如《教父》这样兼具票房号召力和艺术成就的佳作早已应运而生。在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刘海波看来,这个老话题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很大程度上缘于中国电影在由导演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型过程中遭遇的“成长的烦恼”。
“这个烦恼,具体说来,就是一些制片人以观众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对导演的创作进行干预。”一些导演虽然被迫服从了这种干预,但其中的痛苦是无法避免的。刘海波以陆川的《可可西里》为例说,由于制片人要求将该片拍成公路片加西部片的样式,导致陆川的强烈不满。后来虽然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做了平衡,但陆川曾经坦言自己不喜欢这部作品。在刘海波看来,能不能习惯并服从来自制片方的干预,和导演的自身特点密切相关。“比如王小帅,他本来走的就不是娱乐路线,而更擅长拍一些适合安静观看的小众作品。这已经形成了他的创作惯性,想要转型就会非常拧巴。而宁浩相对顺利一些,因为他的风格正好就是这样。”
很多人把王小帅此次发难理解为酸葡萄心理,而在刘海波看来,这更多的是一名导演因为长期得不到本土市场认可而产生的焦虑感大爆发。“我不认为王小帅的电影面临收不回成本的风险,他很多作品都可以通过海外发行盈利。问题在于,任何一名导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本土得到认同。艺术是一种自我表达,但表达的价值需要被接受才能得到呈现。”换言之,以反市场和票房姿态出现的王小帅们,其实同样期待大众的认同。
令人担忧的是,大众观影口味的日益单一化、粗暴化和简单化,挤压了王小帅们在本土的生存空间。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发行模式剥夺了不少小众的艺术电影亮相大银幕从而培育观众的机会,“比如在档期安排上,不是放在冷门时间,就是只放映一两场就下线。”然而,大众真的不喜欢艺术片吗?本次电影节上法国“新浪潮”电影引发的观看热潮,应该足以回答这个问题。在刘海波看来,由王小帅挑起的这场争论,最大价值在于引起人们对于营造多样化电影生态环境的思考,“对于相对小众的艺术电影,我们既要从舆论上给予关注,更应该在发行、放映等多个环节为其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电影才能够真正向多元化发展。”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