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郑铮,令我有些惊讶!黑匣子剧场的灯照着一个几近崩溃的女人,她一脸无助地席地而作,双膝下两块儿黑紫,身旁散落着剧本的单页,整个空气中听不出一丝气息的流动。我入场时高跟鞋的声音似乎还在剧场中绕梁不绝,似乎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声音的迹象了。
为了找到人物的某种状态,坚硬的水泥地上她不停地爬行着。我无法将眼前的这个女人与数日前刚刚投入话剧《备忘录》排练场的郑铮联系起来,那时的她满脸洋溢的都是重回话剧舞台的兴奋与忐忑。似乎她是在完成一份十三年前就许下的承诺,那份承诺是她许给自己的,许给舞台的。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许多的艺术青年都在探索着如何让话剧继续生存下去,而不仅仅是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驿站。1993年,因为出演《红楼梦》而出名的郑铮拿着拍电视剧挣来的微薄收入组建了“火狐狸剧社”。然而这条路却充满了荆棘与坎坷,抛开一些物质条件的限制,仅是社会转型期到来时,许多新媒体的出现与迅速发展,无形中就让剧场的观众逐渐流失。1995年,当火狐狸剧社演出完最后一部剧《楼顶》时,郑铮就把话剧的梦定格在那盏聚光灯下。
如今依旧是站在那盏灯下,十三年的岁月让郑铮变得更加成熟、温婉,然而对于舞台的热情让她重新踏上了这条更加辛苦的路。要知道十几年后的今天,每年几万集的电视剧,上千部的电影,形形色色的综艺节目,快餐文化共同组成了对话剧的压力。然而,郑铮坚信话剧应当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使命。所以她选中了法国剧作家让•克劳德•卡里埃尔的《备忘录》,意识流般的叙事,加之蕴藏在人物非常态生活中的核心思想,话剧从另一个方面拷问着现代人内心的空虚。
把郑铮在排练场内外都搞得几近崩溃的就是《备忘录》里的女主角苏珊,她不同于以往的“郑铮”,她没有“鸳鸯”的忠诚坚贞,没有“灵丫儿”的传统隐忍,没有“四凤”的沉默豁达。而是一个肉体与灵魂剥离,沉沦在身体解放呼声中的情感流浪儿。与她相同的男主人公也是如此,唯一的生活印记就是留在备忘录中的134个与他发生过关系的女人名字,这或许能成为思想解冻后炫耀的资本,然而这与灵魂无关,与真情无关。这样看来,男人和女人不过是彼此身体的过客,如果性解放所换来的是人性真情的丧失,那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我们的生活难道已经空虚到需要让这样的“备忘录”来填满。
《备忘录》拷打着现代人生活中真情底线的流失,让一些无情与真情的纠葛突然缠绕在郑铮这平时简单快乐的女人身上。我无心打扰她的思考,她的努力,我知道为了那个对舞台的承诺,她正撕裂自己去寻找一些沉沦的悲凉。
如果说十三年前的“火狐狸”,是一个年轻人激情岁月中的火热,那么十三年后的“苏珊”,则是一个艺术家对戏剧多元化的不断追求,更是对艺术影响生活的担当。如果你不曾体会那份窒息后的反思,但愿郑铮等人几近涅槃的努力会让你尝试找回丢掉的真情。(作者:水儿)
据新华社电由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编剧之一过士行执导的法国著名剧作家让·克劳德·卡里埃尔的话剧《备忘录》,将于10月11日至11月2日在北京人艺小剧场演出...
08-10-07 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