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电总局日前再次对方言说“不”,相比较而言,广电总局这一次的态度显然要比上一次严肃的多——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少儿题材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领袖人物要使用普通话。但是,没有了方言的电视剧就好听且好看吗…[我来说两句] |
|
王传涛:如果团长、顺溜没有了方言 |
少儿题材以普通话为主自然无可厚非,可是之于革命和历史题材,我看就未免有些“一刀切”了吧。众所周知,在前些年的红色电影中,方言是普遍存在的。拿《开国大典》为例,如果哪一天要重拍此戏并完全用普通话的话,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宣誓势必会苍白许多。再拿近些天来比较热的《团长》和《顺溜》来说,若是没有了方言,这两部电视剧也定将逊色不少。还有前两年那部《疯狂的石头》,通篇里基本全是搞笑的方言,如果砍去方言,这部电影能够获得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对许多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片来说,方言就是这些影视剧的命根子,而失去方言就意味着失去了全部…[查看全文]
|
|
辩论:电视剧一律用普通话有必要吗? |
有必要。不少地方口音浓重的电视剧,的确不利于下一代学习普通话。用普通话同样可以把角色塑造好,唐国强首次进行了领袖完全讲普通话的尝试,完全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
 |
没必要。虽然方言不断向普通话靠拢,但每一种方言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并深植于当地老百姓之中,这就决定了方言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存在,方言电视剧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
|
|
|
票数: |
|
票数: |
|
|
|
|
“方言禁令”引争议 |
争议一:“领袖”在剧中该不该讲普通话
广东制播方摇头叹难行,南方台总编室副主任华明认为,广东本土之所以用粤语配音电视剧,是有着特殊的历史因素和文化积淀的。广州台属下广视传媒推广部小邹直言:“用普通话版本,老广们谁看呀!”…[查看全文]
争议二:观众喜爱,方言能否一刀切
关于使用方言的利弊问题,在电视剧制作行业讨论已久。但是,从观众反映来看,最近影视剧掀起的方言热也有一定道理。据搜狐网调查显示,62.0%的人认为,影视剧人物说方言更加真实、草根,贴近普通市民生活;34.5%的人说方言表达更传神,打破了过去普通话一枝独秀的状况…[查看全文]
争议三:电视剧不能为方言而方言
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对此进行了解读:“在影视剧中加入方言对表现时代氛围和塑造人物,确实有一定促进作用,有时还会增加一些喜剧效果,让人物更生活化。 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用方言表达,不能为方言而方言。当影视剧一窝蜂地用方言,观众就会厌倦。”…[查看全文] |
|
业内人士观点 |
电视台:光说普通话,老广谁看呀!
广东制播方摇头叹难行,南方台总编室副主任华明认为,广东本土之所以用粤语配音电视剧,是有着特殊的历史因素和文化积淀的。广州台属下广视传媒推广部小邹直言:“用普通话版本,老广们谁看呀!”…[查看全文]
演员:方言有时是个药引子
在《顺溜》里以一口湖北腔脱颖而出的“三营长”扮演者孙逊认为,一个演员演绎得是否成功有诸多方面的因素,方言只是其中的一个:“应该说它只是个药引子,演戏还需要自己的灵性…[查看全文]
制作方:收视率才是验金石
珠影一级导演、《72家房客》总导演林书锦直言,电视剧制作的导向应该是市场,收视率才是真正的验金石,条例只能管思想和方向,而不应该管剧目的制作形式…[查看全文] |
|
|
方言对于影视剧来说不是必须有的,更不是必须取缔的。有时方言就是一部影视剧的催化剂,有时也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岂可一而概之。电视剧带给人的是审美、休闲和娱乐,不要让这种轻松的时光也被模式化,还人物本来的特色吧。[我来说两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