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盛行名人出书的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顶尖人物陈凯歌日前也为书市献上了他的一本小传《少年凯歌》。该书其实是陈凯歌十多年前所写的类似自传的文字,最早由日本讲谈社出版,被评为1989年的最佳传记之一。后又在台湾和香港相继出版。由于该书字数不多,国内版本在问世前,原本设计了扩充方案,并已征得陈凯歌夫人陈红的同意,岂料,陈凯歌坚决反对给自传注水。他认为小传本身已自成一体。
“注水”方案遭拒
《少年凯歌》(人民文学版)一书的责任编辑龚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由于字数不够,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拿下该书的版权之后,曾为此书设想过至少三种编辑方式。
比如,将凯歌自己写的一些文章作为附录附在书后;如果他的文章一时凑不够数,就将其他评论凯歌的有关文章选其精华附之于后;第三种意见是,如果凯歌同意,而他又无足够的时间,则准备请凯歌口述,然后,请陈凯歌自己认可的合适人选将这些录音整理成文字,将他的“青年时代”、“中年时代”一并完成,以形成一本完整的自传体图书。
有意思的是,当责任编辑龚玉第一次与陈凯歌的夫人陈红接触时,谈得十分融洽,陈红甚至不谋而合地率先提出了第三种设想,并说2000年冬天,凯歌可能回国,届时可找三四位朋友,以一种比较随意的闲聊形式,来做成这一事情。不料,当陈红回英国征求凯歌本人的意见时,陈凯歌不同意,认为这本书已自成一体,不必再加其他内容。也不愿请任何人捉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校样辗转国内外
在整本书的编辑过程中,龚玉自始至终感受着陈凯歌做事的认真和责任感。因为是十几年前的旧作,陈凯歌要求利用回国的10天时间读一遍校样,但因为忙,就把稿子从北京带到上海,后来又带回英国,一直到读完才寄还给编辑部。虽然一来一去,耽误了一些时间,却保证了质量。读者现在看到的《后记》,就是他在读完校样后,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部十几年前的旧作特意补上的。
没有扎眼的照片
有人在读完陈凯歌的这部小传后,感慨地说,这本书哪有名人写书那种五颜六色的感觉,连一张扎眼的照片都没有。其实,照片的文字以及最后的择用,都是陈凯歌自己在英国完成的。在照片的选择上,陈凯歌的原则是,用一些过去的照片,现在的就不用了,“也许日后有时间续写这本小书时再用也不迟。”
《少年凯歌》就是这样,带着作者强烈的个性,跻身于名人图书行列。有评论家认为,该书的面世,为名人出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