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日媒体消息:一位宋姓观众为模仿赵本山达到逼真的程度,居然一狠心拔掉了自己的8颗大牙
“追星”早已不是新闻,但“追”到“拔掉大牙”的程度,还属鲜见。对这位观众的做法,你的看法怎样对如今越来越疯狂的“追星”行为,你能否理解
学习、追星两不误
我的同桌是个不折不扣的追星族,追的都是体育明星。她有一本漂亮的笔记本,里面全是体育明星的亲笔签名。她说,并非每次“出击”都能得手。
有一次,中国男篮在上海打比赛,球迷得知他们驻扎在丝绸之路大酒店,都在门口伏击守侯。无数个小时后,男篮队员终于出现了,数百人涌向他们。别说是签名,连靠近球员都难于登青天。其中有两个球迷爬落水管进了酒店。结果还是被守在监视器前的保安发现,并被制止了。不一会儿,大家发现酒店门口没人死守了,谁都能进去了。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忍不住跟着众人进去瞧个究竟。果真,他们早已转移。
这样的经历还是我耳闻中的一则。仔细想想,追星真的好辛苦。我受不了这样的苦,所以我不追星。但我理解他们,因为他们从中得到的快乐,也只有当事人自己能够深刻体会。这是我与一个追星族同桌三年,由我当一个听众的快乐而体会到的她内心的快乐。而且我的同桌高三毕业时也以优良的成绩考进了第一志愿———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一个学习、追星两不误的追星族才是可爱的。barefoots
“热度”来得快去得快
同学小吴迷苏有朋是出了名的,刚进大学就听她得意地讲述给苏疯狂写信并得到回音的经历,还给我们看满满一抽屉苏的贴纸、照片。那阵子收集《还珠格格》剧照时,她总要气鼓鼓地撅着嘴把“五阿哥”身旁的“小燕子”剪掉……然而一切在她谈了恋爱后改观了,现在她抽屉里的宝贝贴纸和照片任由别人拿。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我的表姐身上。现在她恐怕连郭富城的新片都说不上来,而当年她和同是“郭迷”的中学同学打听到郭到上海会去一所聋哑学校,竟翻过学校围墙进去“伏击”,跟踪到他上轿车前一刹那保镖散开时冲上去要签名。提起这段往事表姐还是乐不可支。也许这种“发烧”就属于年少轻狂,时过境迁便只能留作回忆了。朱颜
取得感情认同再引导
现在的明星大多是流行的先行者,时尚的代言人,而孩子追逐流行与时尚,多少有些虚荣心。家长首先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喜欢某个明星,喜欢他她什么,先取得孩子感情上的认同感,然后再慢慢引导他们,指明是与非。应该让孩子全面地了解表面上风光无限的明星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消除孩子认为当明星是一劳永逸的职业的误解。比如,娱乐圈里的明星为了成名成星在人后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确实因为公众形象的关系得牺牲自己的一些隐私。但是更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些所谓的明星很大程度是各种公司包装出来的。你看到的也只是明星的一面。而那些体育明星,他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还应该让他们学习。
我想如此引导孩子追星,才能不至于引起孩子的反感。朱里
模仿秀并不等于追星
拔掉几颗牙做模仿秀和“疯狂追星”,这两件事关系不大,拔掉大牙,更像是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
我们平日里所说的“追星”,不外乎把自己完全寄托在偶像的身上,把偶像的形象完美化,从而更加“迷恋”偶像。
可模仿秀并不一样,它是一种表演,是为了展现自己高超的模仿及表演能力。当然,表演者原先应该是喜欢那颗星的,否则也不会想到去模仿他,但目的却不是在心目中逐渐完美偶像,而是更加惟妙惟肖地跟明星形似神似。
这个时候,“拔大牙”就跟“疯狂追星”拉开了一个档次,模仿秀是通过表演明星展现自我、完美自我。演员们为了更好地表现一个角色不也不惜剃光头、频繁增减肥嘛,这跟那位模仿秀的表演者的行为本质上是一样的。演员那样叫敬业,那么模仿秀不也是敬业吗辛欣
省下零钱去追星
我才小学四年级,可我们年级组几位同学已开始追星了。这么小就追星,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不会赞成,他们就省下零花钱,偷偷追。有一位同学,父母每月给她100元零花钱,她省下来,买歌星演唱会的门票。最近,她去看了谢霆锋演唱会。还有一位同学特别喜欢印有明星的徽章,买了好多,但他不敢把徽章别在胸前,因为老师要批评的。他就把各式徽章别在书包里面。有一次,他整理书包时,一枚徽章掉下来,别针戳到他大腿上,血也流了出来。
看到同龄人追星,我不羡慕,也不置可否,但内心还是有想法的。一是,我反对疯狂追星,如果在课间谈谈自己崇拜的偶像,还是可以理解的。二是,我反对模仿明星,看到个别同学模仿明星的发型,我觉得很俗气。三是,追星决不能影响学习,这点是最重要的。王碧漪
做个理智追星族
我是张国荣的歌迷,去年他在香港开演唱会,我一连看了两场。在香港,我什么地方都没去,每天傍晚出门去看他的演唱会,又等他的车离开了才回到宾馆。回到上海我们一行人先奔钱柜,把张国荣的演唱会重开了一遍。
大家都笑我痴迷,可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很理智的追星族:去香港精打细算,花了5000元钱,又是周末,没有耽误工作。有些事情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有机会去看他的演唱会,我觉得很值得。吴敏
不必大惊小怪
人,骨子里就需要有一个偶像来崇拜,是心灵的寄托又是前进的动力,不必大惊小怪。
大学里某些热门教授的课,靠前的座位不是往往都抢翻了天吗……那些为了艺坛明星寻死觅活的少男少女也许就能因为偶像的一句话开始奋斗了,那些为了科学界、军界明星“神魂颠倒”的人或许就会以这个既定目标完成自己的人生计划……这样的“疯狂”没什么不好,用不着大惊小怪。追星,无所谓疯狂不疯狂。韩俪
追星让我恶心
看到这条消息,家人发表了一些议论。爷爷:“赵本山算什么东西,在老百姓眼里不过是个老百姓。”奶奶:“8颗牙被拔掉了,这人说话一定会漏气。”爸爸:“拔了8颗牙,痛得足够让他吃不下饭,他自己活该。”妈妈:“宋只不过是模仿,不稀奇。”“星”引不起我的兴趣,有时听到女生讨论他们,我竟然会感到恶心。胡燕侠
只是想成名
姓宋的青年拔掉大牙,与其说是追星,还不如说是想“成名”。在这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里,一些人为了出人头地,往往会有“惊人之举”。对此,我们应以平常心去看待这种现象。徐惠芳
媒体炒星要降温
我很理解这种拔牙行为。君不见,如今各种媒体大肆炒作“超级模仿秀”。因此,不要一味责怪“追星”者痴狂。我以为,媒体有必要对炒作明显降降温,不要过度地聚焦在明星的私生活上,以免让“追星”者步入误区。俞鸣洪
毕竟不是双胞胎
宋姓观众为模仿赵本山居然拔掉8颗大牙,可谓史无前例。如此痴迷,实在不可取。观众崇拜演员而产生一些模仿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以拔牙求“逼真”,以我的想象,毕竟不是双胞胎,再“真”也不会到替代的程度,花如此大的代价求“真”,还不如努力在表演风格、语言诸方面下功夫求神似才是。若明天模仿的对象脚有残疾,难道也要仿而效之吗?所以模仿宜有度,追星宜有度。金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