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国立既导又演的《我这一辈子》终于浮现荧屏时,是否能够如他所说:《我这一辈子》是自己最难忘、投入最多、表演最满意的作品。虽然据负责该剧宣传的谭飞介绍,《我这一辈子》当初在广东送审时,一个审片专家曾激动万分地感叹“好多年没看到过这种精品电视剧了,无论是制作、剧情还是人物表演都很精良”。陕台新闻综合频道开播此剧后,三大悬念要轰然“撞开”此剧,观众也对这部姗姗来迟的电视剧充满了猜测与期待。
悬念一1万字变成22集
这部剧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点就是,原著1万余字,改编后在镜头下竟变成了22集,这自然引起了有心人的疑问,能行吗?虽然这样的改编不乏成功先例,比如我省作家叶广芩的《学车轶事》千余字短文,就被黄健新成功地改编成了一部电影《红灯停、绿灯行》。但要在泰斗老舍先生“头上动土”,压力可想而知。将1万余字“抻”成一部20多集的电视剧,真是谈何容易?会不会硬塞进一些无聊的戏说成分?会不会虚构一些不相干的人物事件?多出了一个“瑞姑娘”对全剧是否会有破坏?是否会使原本简洁的剧情拖泥带水?怎样能使剧情在不损害原著的前提下可看性更强、跳跃性更大?相信这些疑云会升腾在每位关心老舍的观众的脑海里,成为一个无法释怀的悬念。
悬念二“全家上阵”能战否
张国立与邓婕这一对影坛鸳鸯,双栖双飞、屡屡开设“夫妻店”。在此剧中继续其“黄金搭档”自是无话可说,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此次儿子也首次“粉墨登场”,与老爸老妈“对练”一番。张国立曾在回答关于为何要将儿子也“拉下水”时,解释说是因为剧情需要,“剧中就需要一个长得像我的儿子,不找儿子找谁呀?”张国立的儿子张默在剧中扮演儿子顺子,虽是初次“触电”,却也将一个热血青年演绎得像模像样。全家上阵也引起了一些诸如“张国立搞‘近水楼台、因人设岗’”等等类似的猜测与非议。而这位身兼主演、导演、监制三职的“国立哥”,不为流言所动,积极动员妻子儿子踊跃“参战”,全力打造此部老舍名著,因此有圈内人士称,此剧如能旗开得胜,张国立全家功不可没。
悬念三悄然讲述“一辈子”
放眼影视圈,一些作品在筹拍之初就进行疯狂炒作,物色演员、选取场地等,剧组的一切活动都被捆上炒作的战车,一炮一炮猛料往外轰,有的确实已到了登峰造极和无以复加的程度,而铁面冷心的张国立则在拍摄时就与投资方“约法三章”,“不许炒作,否则停拍”。而《我这一辈子》从“怀胎”到“娩出”,一直是封闭拍摄、悄然停机、低调放映,对外界“大耍太极”,一环套一环的低调处理,使这部剧充满了强烈的吸引力,也使该剧的期望值无形中被“放大”。福海彰显了“老实人”在特殊年月的仓皇、无助,从他那忧郁的眼神里,观众可以捕捉到无奈的酸楚和难言的凄凉。序幕一拉开,张国立充满回忆、苍老低沉的画外音,就在为剧情作着最恰切的旁白,同时也为该剧奠定了基调,不炒作、不张扬,可是神采非凡、魅力难挡。(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