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内地版将在装饰一新的原青艺小剧场登台亮相,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本人最大的愿望即是能与内地话剧界的中坚演员一道合作,共同创作出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血脉、富有现实意义和高度艺术性的戏剧作品。《千禧夜,我们说相声》他找到目前最好的舞台剧演员陈建斌合作算是真的找对了人。
陈建斌在1993年至1999年间,曾频繁出现在话剧舞台上,演出了《三姊妹等待戈多》、《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等多部引起较大反响的话剧,被公认为90年代戏剧舞台不可或缺的“大台柱”;2000年至2001年,陈建斌转向影视屏幕,主演多部电影电视剧,其演艺实力和创作功底再度得到广泛认可。此次重回话剧舞台并且有机会与在世界剧场界享有盛名的导演赖声川合作,令他非常兴奋。他说,每一次跟优秀的艺术家合作都使他全方位受益,不论是林兆华、孟京辉还是姜文,他们对自己的进步都有极大帮助。这次同赖声川合作的感受是,“他给我无限自由让我完成对人物的创造。比如对于相声的一些传统,我所想到的是颠覆,你们这样演,我不这样演行不行?于是我在多次的试验中东磕西碰,有些东西被打破后重新建立了,而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在试了很多种方法后,又回到相声原来的模样上来。这时我才突然发觉,原来相声不像我们很多话剧演员认为的那样简单,相反他对演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他们不能过多地借助形体,而几乎单纯依靠语言,这个境界是很高妙的。对于相声一些规律性的传统我们必须照办,这不是谁硬要我这样做,而是我自己试过之后明白的。”
陈建斌所出演的角色是原来由台湾顶尖实力派演员金士杰演出的“皮不笑”一角,他坦言有机会重新诠释这样一个由演技上可谓登峰造极的前辈所饰的角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我还在现场看过他的演出。本来很不想演,我不喜欢演别人演过的东西,觉得很滑稽。但与赖声川的合作又是我所向往的。从这个角度说,这出戏虽然还没上演,但我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对于这个角色,陈建斌不仅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表现方式,同时也会有足够的信心来塑造出一个让观众更欣赏、更喜欢的“皮不笑”。
北京版的《千》剧将从大剧场转入小剧场,这可谓一偿赖导当年自《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时就有的夙愿,台湾“表演工作坊”推出的几部相声剧最初都希望放在小剧场演出,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阴差阳错”,使得这些剧目大部分都是在大剧场上演。在赖导看来,“相声”应当是一种与观众近距离“亲密接触”的表演形式,观众和演员之间在现场的互动与能量交换非常重要,不同场次中观众的不同反应往往会使演出呈现不可重现的特殊效果,而这种体验对于生活在后工业时代的人们来说会是一种奇特的心理历程和“在现场”的震撼。(满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