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四类影片外,国产影片不必申报剧本 部分城市取得影片自审权 据央视报道,从今年12月起,国家将对电影立项和审查制度进行改革。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吴克日前表示,从12月1日起,国产电影在立项方面,除重大革命历史 题材、特殊题材、国家资助影片、合拍片四类之外的影片不必再向电影局申报剧本,只需提供1000字的故事提纲。作为试点单位,上影、长影等部分制片厂的影片将试行由地方自主申请、自主审查。此外,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也已达成共识,将参照法律有关规定和大范围社会反应来作为审查影片的依据。整理/本报记者甄颖 官员 表态 电影改革大势所趋 本报记者姜薇自嘉兴报道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让人期待和兴奋的不是有多少明星出席;不是在闭幕式上谁能拿到最多的奖项,而是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吴克首次在媒体面前透露中国电影制度将有重大变革,包括和香港合作拍片政策进一步放开;上海、长春等几个城市取得影片自审权及开始起草电影分级制度等。 为了表示电影局对这次电影政策调整的决心,吴克向记者展示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红头文件。他表示今后中国电影将由三部分组成,三分之一是民营企业投拍片,三分之一是合拍片,剩下的就是中国各电影制片厂的影片。目前电影局逐步放宽了政策,不仅给一些民营企业发放了独自制片的资格,还给了独立合拍影片的资格,他表示像新画面和华谊兄弟两家公司就取得了独立合拍影片的权利。吴克表示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国家在对香港和内地合拍影片上政策也有所放宽。他指出,内地和香港在合拍影片上除了内地演员人数不得少于演员总人数三分之一之外,其他方面全部放开,影片也可以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拍摄。另外,国外资金也可以进入中国,允许成立中外合资的电影公司,但前提是中国控股。 对于部分城市将取得影片自审权的问题,吴克透露,目前包括有上海、南京、吉林等多个城市具有独立审查的权利。他解释说,这几个城市的影片在拍摄之前,除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特殊题材、国家资助影片、合拍片这四类影片外,不必要跑到北京把整个剧本交给中国广电总局报批,只需写一个1000字的故事提纲,而审查剧本的工作也就交由了当地的广电局。影片自审权将于12月1日正式施行。 吴克认为电影分级制度的出台是促进电影产业化的一个必然手段,目前电影分级制度已经进入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一旦分级制度建立,将会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电影改革可说是大势所趋,究竟电影改革能给观众带来多大的益处呢?吴克说,电影现在要走的是产业化的道路,这次电影政策调整的目的就是这个。他说现在电影的功能和以前相比已有变化,教育和宣传功能已退居其次,而娱乐和审美功能已上升为主要功能,这个改变也是为了让广大电影观众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摄影/本报记者崔峻 影人 说法 我们是受益者 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平在接受采访时,对电影局的这些改革措施赞不绝口,并表示自己是这次电影改革的受益者。张伟平说,即将于12月1日开始施行的剧本梗概改革以及其他改革,对中国电影人来说是种激励,可以简化程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张伟平说,中国电影的春天似乎已经不远了。 张伟平之所以把自己称作是受益者,是因为新画面公司在今年有了独立拍片、独立制作发行的资格,而去年的《英雄》尚不可以这样。“那时因为没有独立拍片资格,所以我们要挂靠在银都机构有限公司下面,什么事情都要向他们汇报,与电影局的沟通,也要我们先把相关资料送到香港他们的公司,然后他们再从香港寄回北京,其实我开车去趟电影局也就半个小时,而这样一折腾,就要好几天,耗时耗力,还费钱。现在我们拍的《十面埋伏》,就完全是自己有独立资格拍片,将来也可独立发行这部影片,省时省力,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烦琐的手续,降低了成本,所以我认为这次的电影改革对我们中国电影人是种良性刺激,有助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可以让国产片解脱很多束缚,轻装前进。” 张伟平同时表示,中国电影改革的力度在加强,而电影局改革的步伐肯定也会越来越大,明年很有可能是中国电影全面改革的黄金时期,中国电影期待的春天似乎不是很远了。就他个人而言,他希望电影局在电影的优惠政策、票房分账比例、鼓励电影人政策等方面,有更好的措施出台。文/本报记者萧扬 专家 意见 革命尚未成功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今年10月8日签署了第18号文件———《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审查暂行规定》,并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对于这个文件,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它的最大意义是对一直让不少电影人感到忧虑的电影审查方式和程序有所改善。这个规定包含两个主要方面———前端,用故事梗概审查代替剧本审查;末端,用影片下放审查代替单一集中审查。 按照以前的程序,电影剧本要通过电影局审查这一环节才能立项投拍,而电影剧本的产生耗时耗钱,如果电影制作人费时费力地弄出剧本,结果却没有通过,这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损失了巨大成本;而依据现在的规定,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特殊题材、国家资助影片、合拍片四类之外的影片不必再向电影局申报剧本,只需提供1000字的故事提纲,这样就卸下了电影制作人的重担,只要梗概通过,就可以加大剧本投入,投资风险降低,中国电影剧本不好的顽症也可以得到缓解,使更多的好电影产生成为可能。 剧本的审查放松后,影片的审查权也下放了。尹鸿教授表示,下放审查是借鉴了电视剧审查的办法,文件第十条规定,经申请,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可以受广电总局委托,对本省持有《摄制电影许可证》并依法注册登记的国有、非国有单位制作的部分电影片进行审查。分散审查的空间和效率总是会比过去那种单一集中审查的方式要进步和宽松。 至于发放单片许可证等,尹鸿教授认为这些改革已从去年开始实行,并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 尹鸿教授认为,目前电影产业自身的改革,除了发行环节对外资有严格限制外,制作、放映等环节都已基本开放,外资甚至可以控股。但在产业环境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尹鸿教授表示,如果产业环境不改,中国电影的一些顽症还是无法根除。例如,电影政策环节还有待改善;电影审查标准和审查程序,依然缺乏操作的明晰性;电影分级也千呼万唤不出来;电影投资方、制片方的利益在法律上还是得不到充分保障。这样,电影人不仅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还可能面对一些政策风险。 此外,电影的市场环境也不如意。全国35条发行院线数量多、规模小、品质差、效益低,而且还有严重的地方割据、偷报瞒报等现象。电影产业归根结底要靠好电影来支撑,但是,电影生产却是中国电影产业链条中风险最大、收益最小的环节,中国电影要真正做到“内容为王”,道路还很漫长。好在政府已经开始为开辟这条道路铺路架桥了。文/本报记者萧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