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否认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巨大“魔力”,能够有机会在晚会上说一句“给全国人民拜年”,就像传说中阿里巴巴念念有词的“芝麻开门”一样神奇。从1983年至今,进入这个“山洞”的寻宝者大多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用“造星工厂”来形容春节晚会,该是当之无愧的了。让我们回顾一下,19年来,有多少星从这里升起?
一曲成名的歌星
借春节晚会一曲成名的歌手多如过江之鲫,但是真正让歌手开始对春节晚会这个“魔术师”肃然起敬的,还是1984年春节晚会首次邀请的香港歌手张明敏的“非常走红”。“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身着中山装的张明敏一张口,《我的中国心》立刻风靡了大江南北。当时只是业余歌手的张明敏一下子成为国人心目中的巨星。1986年,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费翔在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的专辑压根儿无人问津,但当他1987年在春节晚会上唱了《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后,盒带竟狂销160万盘。1993年是内地原创歌坛发展的鼎盛时期,广州歌手毛宁凭一首《涛声依旧》从春节晚会舞台走向全国。地方明星通过上春节晚会成为全国明星,这条出名之路后来被广东歌手们一再效仿,引发了广东歌手北上的潮流。如果说前面几位歌手上春节晚会之前还在小范围内拥有一定知名度,那么李琼就是真正一夜成名的典范。向来都说要推出新人新作的春节晚会,在1999年推出了李琼和一首《山路十八弯》,这个胖乎乎的小女子和她高亢的声音从此被观众记下了。虽然之后李琼又唱了许多风格类似的歌,但再没有那首歌的风光了。至于晚会上唱红的歌曲更可谓俯拾皆是。春节晚会上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李谷一演唱的《乡恋》;从1984年起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春节晚会固定结束曲的《难忘今宵》;1985年董文华和柳培德演唱的《十五的月亮》;1988年,毛阿敏把最有风采、最明艳的时刻随着《思念》留在了观众心里;大概谁也想不到,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很一般的《常回家看看》会在1999年的晚会后被传唱了一年……
一说成名的笑星
与晚会捧红的歌手相比,春节晚会捧红的笑星们的“保鲜期”就要长得多,大多笑星至今仍然活跃在春节晚会的舞台上,有人戏称他们为“春节晚会专业户”。1984年,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让观众至今难忘。而在此之前,没人听说过还有小品演员这一“工种”。说起来,在十几届春节晚会中,受益最大的就是这些小品演员,春节晚会让他们真的尝到了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的滋味。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交给春节晚会的作品也是一年里的心血之作。观众们毫不费力就可以回忆起那些曾陪我们度过大年夜的经典节目:1988年相声《巧立名目》一句“领导,冒号”让表演者牛群成名了。1990年,牛群开始与冯巩合作,两人的配合珠联璧合,《亚运之最》、《拍卖》、《最佳丈夫》……冯巩、牛群成了最有知名度的相声演员之一。1989年,唱了一辈子评剧、演了一辈子配角的赵丽蓉,从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中成功转型,成为小品演员中最炙手可热的红星。之后和巩汉林合作出演的几个小品《妈妈的今天》、《如此包装》、《打工奇遇》等都脍炙人口。1990年赵本山、黄晓娟表演的小品《相亲》一下子把赵本山推到了全国最受欢迎的演员行列中,此后,赵本山成了每年春节晚会最受期待的演员之一,特别是和宋丹丹、崔永元合作演出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以及去年的《卖拐》更成为赵本山小品功力日趋成熟的代表作。宋丹丹早在1989年的《懒汉相亲》中一句“俺叫魏淑芬”就展示了自己的喜剧天份,后来的《超生游击队》、《手拉手》更让人捧腹。耐人寻味的是,观众在认可了宋丹丹是一位好的小品演员之后,却忽略了她在话剧舞台上的出色表演。可能这算是唯一一例春节晚会不利于演员事业发展的事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