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9届上海电影节新闻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戏剧 | 视频

大佬对话| 叶宁:银幕数可能三四年饱和 票房没天花板

来源:搜狐娱乐
  •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第一大市场。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这种火爆还可能有增无减地持续下去。这样的变化中,关于电影产业的种种,也变得越来越像明星八卦一样有大众基础。比如,《叶问3》幕后金主的资本运作事件曝光后,几乎让这部片的营收戛然而止。一位业内制片人方励的下跪行为让《百鸟朝凤》票房从千万不到奔向近亿。而王中磊、于冬、叶宁、覃宏这些频频在娱乐版里出现的名字也慢慢被不少人熟知。

  也就是说,除了谈论电影本身,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了解,当下正热闹的电影这个产业,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各种搞不太明白的怪像?真的要赶潮流投身其中吗?对此,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在这个圈子里实践多年的电影公司老总们。一定程度上,他们就是电影业的一部分真相,他们决定观众看什么样的电影,他们的思路和决策影响着这个产业的发展方向,他们预判的未来可信度很高。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搜狐娱乐采访了一些“大佬”,来为我们做科普。

  搜狐娱乐讯 (哈麦/文 洪水/图 李新/视频)叶宁,以前是万达的爱将,王健林曾在年会上公开表扬。他从地产一直做到院线做到制片、发行,成绩卓著,经手过的项目包括《警察故事2013》、《北京爱情故事》、《催眠大师》、《煎饼侠》、《夏洛特烦恼》、《滚蛋吧!肿瘤君》、《唐人街探案》、《寻龙诀》等等,让万达从电影业的一个后起者快速晋升为排头兵。

  今年初,叶宁从万达离职,以职业经理人兼合伙人的身份加盟华谊兄弟,接替王中磊成了影业公司的总裁。这位现在很有名望的制片人对电影事业满怀激情,对当下国内及全球市场有清晰的认识,能理解并包容电影业的各种现象,包括大家所认为的怪象或乱象。

  他认为中国疯狂增长的银幕数可能在未来三到四年达到饱和,开始淘汰质量差的银幕。中国的单片票房没天花板,像好莱坞大片似的10亿美金(66亿人民币)完全敢想。将来有可能走向世界的国产片,动画类型是其一。真正的合拍是必由之路,做好了就有高回报。优秀的新导演肯定是未来,而这其中能成为产品经理型者,是当下最需要的。

 叶宁:我们太需要产品经理型导演了

  “华谊和万达都在食物链顶端,能和谐生存”

  搜狐娱乐:进入华谊这几个月适应的怎么样?

  叶宁:挺好的,你没有看我气色越来越好吗?是一种完全轻松的状态,但是很投入,事情也很多,每天都和我们的伙伴在一块,专注到一个又一个好的点。

  搜狐娱乐:有一些调整吗?万达跟华谊公司的风格毕竟不太一样。

  叶宁:企业跟企业的风格和气质肯定是不一样的,万达是非常优秀和卓越的公司,华谊的确有不同之处,它的团队还是比较年轻的,整个资产也比较轻盈,所以完全聚集于人才和电影项目本身,可以做得更纯粹一点吧。

  搜狐娱乐:你有梳理业务定一些具体的目标吗?

  叶宁:当然了,对于我这么一个新的职位来说首先是三个事情,就是定方向、树立团队、整合资源。进展比我预想的要顺利很多,原来我是想大概有可能要花一年的时间,现在还不到半年,七七八八的已经落位了。所以现在一切的精力就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做好的电影。

  搜狐娱乐:国内目前基本两个阵营,一种像华谊比较纯粹做电影,一种像万达,是很复杂的集团公司。如果按照好莱坞的历史经验,到最后是不是大财团可能会吞掉相对小的公司?

  叶宁:电影的工业化再往下一步的话应该是很健康的生态体系,就像海洋里有大鲸鱼,有鲨鱼,也有小尼莫,大家都活得挺开心的。关键是找到你合适的生存方式和经营方式。像华谊、万达应该是属于这个食物链的顶级,只是这个长得像鲸鲨,那个像大白鲨,不同的个性而已,但是能和谐地生存。

  “年轻导演很不错,我们太需要产品经理了”

  搜狐娱乐:华谊的业务有电影、主题公园、网游,你现在定项目会不会有偏好?比如做主题公园的话,可能需要一些大的项目来提供人物形象。

  叶宁:当然完美的电影大家都希望生命链条能放到很大,就像迪士尼一样能一辈子去做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是对于现在的公司来说,你只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就好了。因为对于中国电影工业来说还是起始阶段,你的生态系统还不够强,你还是手工作坊,有些手工作坊的机器稍微好一点而已,还没形成工厂作业。我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处在这么一个阶段,所以我每天想做的事情还是好的作品,并没有只局限于是不是这个类型我能做一个好的主题公园。

  搜狐娱乐:华谊2016-2017年的的片单里哪些项目让你特别兴奋?

  叶宁:暑期档我们有三部电影,代表三个不同的类型。《摇滚藏獒》是郑钧老师6年的一个梦想,非常优秀的中国动画。接下来是7月15日的爱情荷尔蒙电影,《陆垚知马俐》,文章导演的处女作,跟去年我看到《夏洛特烦恼》时候的感觉一样,会是暑期档的大黑马。第三部是八月份的《美好的意外》,很清新,有陈坤、桂纶镁,还有中磊总的儿子小威廉第一次出境。

  到十一月是小刚老师的《我不是潘金莲》,极具冲击力的电影。十二月是程耳呕心沥血几年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今年电影感最强的一部。跨度和张力足以做三部电影,但是程耳一气呵成,把它浓缩在一部电影里。而且在110分钟的叙事结构里每个人物都精彩,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包括杜淳袁泉,你会觉得它里面的人物在那个时代背景上栩栩如生。

  明年的戏就很多了。动画有一部非常强的暂定名叫《刀锋战士》,完全中国化的人物形象,非常有趣。还有即将开拍的超级大IP《狄仁杰》,徐克导演,陈国富监制。还有一个即将开机的陈正道的作品,章子怡领衔主演,会创造一个新的超级大IP,它的场景结构纵深非常大,而且跨越日本、中国、韩国。余下的还有一批中低成本制作的年轻导演的作品,有七八部之多。

  搜狐娱乐:现在年轻导演很吃香,都是被抢,华谊是怎么找到他们的?

 叶宁:“中国动画可能走向世界,真合拍是必由之路”

  叶宁:华谊是致力于做电影的,可以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所以都可以开诚布公地按照很专业的方式来讨论任何可能性的合作。找到我叶宁,我现在有一个好主意,我们来谈一谈?那我就说谈呗。你如果剧本还没完成,把大纲给我好不好?最好是有剧本。就喝个茶,在我的办公室或者随便找个地方聊起来,很多项目都是这样聊出来的。

  搜狐娱乐:有人觉得现在的年轻导演有点被资本绑架,或者才华有限,你的感受是什么?

  叶宁:这个议论有点怪,现在中国的年轻导演很不错,每年一定都会发现一些可圈可点的作品,真的是比原来更好。而且还有很多年轻的力量没有被发掘。优秀的导演一定是未来。

  现在我们有很多很好的点子,到筹备阶段最难的有可能还是在找导演上,能做一个很好的产品出来,我们太需要这样的产品经理了。艺术家、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做产品经理一定是有逻辑的。

  我们电影学院每年毕业这么多的优秀学生,中国喜欢电影的有才华的年轻人这么多,他们需要机会,需要一些逻辑一步一步培养他们,有可能第一部戏并不成功,但对于华谊来说,是在他们不成功的作品中还会发现他们的潜力,还会坚持拍下一部。这个产业的核心是人,千里马常有有伯乐不常有,华谊乐于做伯乐。

  搜狐娱乐:冯小刚之前一直是华谊的人,现在华谊给他支付了很多现金,他答应做一些项目,应该有一定的票房对赌吧。这种方式在当下很流行,很多导演、明星都是红了之后拿股份,参与“割肉”,你觉得这个现象正常吗?

  叶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好莱坞也是这样的。它随行就市,也没人逼着你,是个你情我愿的事情。你说他有无限的权利,但他实际上也担了无限的责任。

  小刚导演他不断地在超越自己,同时能保证商业上不断的成功,几个能做到?类似的好莱坞一线大导演,都有各自的合作形式,迈克尔-贝老厉害了,连《变形金刚》的版权他都是有权利的。

  不管什么样的资本方式大家也别眼红,我把它统一为市场的价值。包括现在有些版权越来越贵,知识有价格了,这是多好的事情。还应该保护版权、打击盗版,别眼红优秀作家拿这么多钱,别眼红优秀导演拿这么多钱,背后的逻辑是他有好的作品。如果他哪天拍出来的作品不卖了、艺术水准下降了,他的市场价值一定会下降的。

  搜狐娱乐:大家担心的是有些导演因为有业绩对赌,可能会影响他的创作心态,造成急功近利的感觉。

  叶宁:这个事情你替他担心什么呢?压力是他的。咱们普遍是没钱的人替有钱人担心他怎么花钱。有可能这样的压力是给他激励呢?艺高人胆大,有些人压力越大他才永远保持年轻的动力,有些人非常舒服他才有创作的激情,就像毕加索一样,这是每个人不同的状态。

  “中国动画可能走向世界,真合拍是必由之路”

  搜狐娱乐:动画片在国外是一个特别容易赚钱的类型,国内很多公司现在也在快速布局,像光线、华谊。你怎么看动画类型在中国的未来?

  叶宁:我不太认同说动画是一个风险比较小的类型,做电影没有一个类型是风险小的。但是动画电影票房一个又一个新高,从去年的《大圣》到今年特别明显,轻松地就过10亿,不是原来过了1亿或者2亿就了不得了。为什么?动画电影在中国代表了另外一层意思,是家庭电影。众所周知的原因(没分级制),如果大家选择带着小孩,或者家庭去看一个最安全的电影,什么类型?动画电影。

  而且动画很强的一点就是它的IP是能持续的,后面衍生品的价值链就太厉害了,你可以卖玩具,可以做游戏,可以做主题公园,而且版权完全是在于你自己,不用求哪一个演员,他们都是乖乖宝贝,永远在你的片库里。而且如果说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动画电影有可能真是一个很好的类型,我们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方面更国际化一点,给它配一个英文版配音不就很好吗?

  搜狐娱乐:华谊的片单里也有一些合拍项目。合拍已经好几年了,不过好多都弄砸了。你觉得现阶段的合拍靠谱吗?

  叶宁:当然靠谱了,但是我们说的是真合拍,假的东西永远不靠谱。真正的合拍一定是必由之路,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市场,但是我们缺什么?缺创意,缺好的故事,缺人才。美国市场很稳定,它最厉害的是什么?人才、逻辑、工业化基础。所以你随便想想这两个事情是应该结合在一块的,肯定1+1>2。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一定都是有意义的,而且一定都是有高回报的。只是能跨越两种文化,把两个市场真正的要素结合起来的公司和人不多。

  搜狐娱乐:现阶段来看请老外导演来拍,比如韩国导演、美国导演,大多不怎么成功,最成功的方式好像就是直接去投资人家的电影,拿一些份额。

  叶宁:NO,这才是起步,一定是万事开头难,因为中文的文化体系不同于英文的文化体系。但是有些类型是可以的,《功夫熊猫》就是很好的例子,它越来越中国化,都穿着红棉袄了。阿诺的《狼图腾》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对中国的文化充满着感情。

  其间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别人已经是在工业化成熟的逻辑下去拍摄,分工非常明确,但如果只是一个导演过来压根就不灵了,他会发懵,他要的灯光没有,他要的特效没有,他要的制片没有,连剧本的叙述方式都不一样,他怎么能够做好呢?哪像中国的导演十八般武艺都有,又是策划人,又是老板,又是制片人,都太能干了。

  现在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合作是比较简单的,有可能是我翻拍他的,有可能是合作的故事,《重返20岁》不就很成功吗?

  搜狐娱乐:你这两年去戛纳了,知道老外都想来中国。他们想来捞一票的心态更重?还是真的想来帮中国电影?

  叶宁:两点好像都有。捞一票肯定有,都是生意嘛,想至少别赔钱,别把一世英名都折在这地儿了。你说要单纯地帮助你,恐怕也没有这样的雷锋。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大家都想参与其中,这是很正常的商业逻辑。发现你是一个中国的制片人,而且又在中国做成功了一些电影,都想问你能给他们一些捷径吗,能给他们一些点石成金的点子吗,真的是心情非常迫切,不管是在法国,在英国,在好莱坞,都是这样的,他们真的沉下姿态在学习,心态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真的不像前几年了。

  但是他们不懂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学个中文好难,说的利落至少要三四年,这是最大的挑战。我对他们的建议,在这样的阶段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最捷径的。

  “银幕数可能三到四年饱和,单片票房没天花板”

  搜狐娱乐:你是做院线出身的,你判断中国银幕数的增长有天花板吗?

  叶宁:当然会有。今年已经超过3万多块了。到了一定阶段以后,不同的市场会有不同的饱和状态。接下来几年终端应该越来越转向质量而不是数量。饱和就会造成什么呢?细分,你就要做得更专业,各种品牌、层次的影院会出现。恐怕三年四年总数量有可能就维持在上下了,但是每年开始淘汰银幕了。

  搜狐娱乐:那你觉得单片的票房有天花板吗?

  叶宁:中国电影单片的票房一定超出我们想象的。现在市场的纵深还没达到呢,很多故事的表达方式还不成熟,很多故事不能说、不敢说。为什么《美人鱼》在春节档就会爆发出大家所惊讶的数字?是因为空间太大了。说明中国观众对优秀中国电影的需求是多么强烈,一个电影只要骚动他们一个神经,也许还不是十全十美,大家都奔走相告,变成一个社会话题。

  好莱坞电影不灵,大家该去看就看了,看完了以后也就忘掉了,也就享受了一个动感的视听盛宴而已,故事没嚼头,人物没留下。中国电影不一样,大家口口相传的,所以无可限量,天花板没有的。而且我们还只是在中国这一亩三分地里说事,以后走入国际市场就了不得了。哪一天中国单片票房是不是也应该和英文电影的单片票房比高呢?有可能的吧。

  搜狐娱乐:那得超过100亿(最高的《阿凡达》全球票房27.8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3亿)。

  叶宁: 10亿美金的电影为什么不敢想啊?敢想的。还没讲我们的衍生呢。现在票房占到90%多,未来占到30%、40%、50%,那又了不得了。

  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做一个上限的判断,不能说未来我这个电影是10亿美金,所以现在我就砸吧,花个2亿美金无所谓,那就死掉了。现实很骨感,但是远方很美好。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娱乐 https://yule.sohu.com/20160613/n454203150.shtml report 10092  编者按: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第一大市场。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这种火爆还可能有增无减地持续下去。这样的变化中,关于电影产
(责任编辑:李治政 UK005)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