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国饰牛大胆 |
高满堂编剧 |
搜狐娱乐讯 史诗巨作《老农民》自春节期间登录天津卫视以来,在收获不俗收视及良好口碑的同时,也掀起了一阵“寻根”热潮。编剧高满堂用自己饱蘸深情的笔触为中国农民书写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情怀,震撼人心并令人为之动容。“这5年我不是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不是坐在咖啡桌旁,不是吹着空调,不是道听途说,是我用自己的双脚走路,用自己的肩膀担当,用自己的心和农民进行了一次对话。”为了写《老农民》这部戏,高满堂足足准备了5年的时间,铸就了这部生动鲜活再现中国农村近60年风雨历程的农民史诗。可以说,《老农民》倾注了高满堂的满腔心血,也是其在当下中国社会找寻历史光亮的里程碑式作品。
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
做完《闯关东》系列之后,高满堂便萌生了写“工农商三部曲”的想法,之所以把《老农民》放在最后,是因为高满堂感到自己对农民并不是非常熟悉。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70年代上山下乡,是知青,不是真正的农民。为此,他用了5年的时间,走遍6个省份,采访了当年的工作组组长、初级社长、高级社长、人民公社社长、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市长,一直到主管农业的副省长,总计超过200人。“我们有8亿农民,有1.2亿产业工人,有大量的商人。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但多少年来,我们忽略了这些中坚力量和社会主体,电视剧行走于边缘和极度娱乐。”高满堂说,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艺术家,都会对此感到汗颜。“通过沉下去深入生活,我发现我对农民的判断无知、浅薄,而这个无知和浅薄恰恰使当下电视剧成了习惯性、流程性的作品。我们在家可以想象任何东西,我们太相信聪明和智慧,太相信空调和咖啡,太相信自己的感觉。”高满堂说,《老农民》这类电视剧绝对不能相信自己,必须走下去。
在回顾这部戏的创作历程时,高满堂这样说道:“《老农民》的创作过程就一句话: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这是老生常谈,却是创作颠覆不破的真理。”
既要有浪漫,又要有所坚持
牛莉饰演的灯儿和陈宝国饰演的牛大胆长达60年的漫长情感历程,是这部戏中的一大看点,令人动容。在每一次历史错位的时候,他们也都遗憾错过,着实令人唏嘘,直到已近耄耋,两位历经风雨的老人才终于走到了一起,带给观众的也是满满的感动。高满堂坦言,《老农民》这部戏的情感力量,是在他以前的作品当中很少出现的。“看样片的时候,每次都热泪盈眶。”
“用小人物折射大历史”是高满堂一贯的追求。他相信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滴水折射整个历史。“‘泛而空,空而大’是戏剧的死穴,我们就把大历史放在不堪重负的小人物身上。”高满堂如是说。在《老农民》这部戏里,这个小人物是牛大胆。牛大胆的故事,麦香村的故事,关照了农民60年来的得与失,欢欣与苦难,生动鲜活地再现了中国农村近60年的风雨历程,也刻画出中国农民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本质。
没有“真”字,大家都歇着吧
导演张新建、导演王滨、张开宙是《老农民》的导演,也是鲁剧创作团队的杰出代表。在《老农民》的创作过程中,有两大问题最让导演们头疼。一个是量太大,时间紧迫;另一个则是如何合理又不失真实的处理历史敏感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给剧组的演员们带来困扰和思考。筹拍《老农民》期间,高满堂鼓励陈宝国、冯远征、牛莉、蒋欣等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历的演员下生活,“挑半桶水和挑一桶水的感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对他们说,如果农活儿干不好,就不要拍这个戏了!没有一个‘真’字,大家都歇着吧。”为了这一个“真”字,演员们没少下功夫。以饰演主人公牛大胆的陈宝国为例,这个角色他五年前听到剧本构思时就特别想演。为了演好这个自己一直期盼的农民角色,陈宝国做了大量功课,最终将一位从土地中成长起来的老农民形象演绎得惟妙惟肖。演员们凭借他们的执着敬业和真实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一张张生动鲜明、从泥土中成长起来的农民面孔。高满堂无不感慨:“《老农民》与传奇和狗血剧有着本质区别,它贵在真实。”
“我们在历史节点上,面对着历史崎岖的时候,寻找一个光亮。这个光亮是什么?就是不管风云历史怎样变幻,农民承受怎样的痛苦和压力,他们寻找幸福,寻找吃的饱、穿得好、吃饱了奔富日子的信念和梦想不变,这是最大的光亮。”高满堂说。《老农民》做到了。在这部戏里,我们寻找到了历史的光亮,也看得到人们的信心与盼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