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众认为铃木忠志的《大鼻子情圣》亵渎了经典。 |
罗伯特-威尔逊《克拉普的最后碟带》在演出中有观众以中英文连爆粗口。 |
新京报讯 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在北京上演之前,业界和观众大都抱着一种“朝圣”心态,此次上演的多为20世纪成名已久的戏剧大师的作品。罗伯特·威尔逊、铃木忠志、特佐普罗斯、留比莫夫……任凭哪个名字都在戏剧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由于国内戏剧研究的滞后性,连专业院校的学生也不过是在课上听老师说起过,真正看过现场的人少之又少。对于普通观众而言,除了大师的盛名,在进入剧场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心理预设——网络上可查阅的中文资料屈指可数,场刊上只有百度百科式的艺术家与剧情简介。于是,一连串问题也接踵而至。
当许多不明真相的观众提前买好了票,期待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后,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可以为他们的身心解乏,正如他们以往看话剧那样;当习惯于以人物、冲突、情境等传统话剧公式去套用任何一部戏的研究者们发现,所有公式相继失灵,只落得满腹狐疑,不明所以。人们在剧场里睡得昏天黑地,醒来后骂骂咧咧发牢骚以表心中不满,网络上的讨论也持续发酵,更有甚者升级为骂战。
然而,这些戏几乎都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有人看到作品独特的审美,大师对艺术的探索;有人则怒斥大师“耍大牌”。“争议”成为戏剧奥林匹克唯一的关键词,这或许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有人说,幕后和观众席才是真正的好戏连台。在戏剧奥林匹克结束之际,不妨回顾与解析一下舞台之外的是是非非。
争议
要求多?
此次戏剧奥林匹克,大师给中国观众上的第一课就是剧场观演礼仪课。光是关闭手机铃声一项,尽管开演前的广播里一再强调,在未进行信号屏蔽的剧场仍时不时有铃声响起。这一次,大师们把工夫做到了演出前,欧丁剧场的《盐》开场前,制作人在场外请所有观众关闭手机(这一幕也发生在去年和今年的乌镇戏剧节上)。罗伯特·威尔逊《克拉普的最后碟带》开演前甚至由检票人员检查了观众手机关闭后才可入内。
耍大牌?
有媒体称“脾气大”的威尔逊还以状态为由,告知中方工作人员,有可能推迟一小时开场(最终延时了20分钟)。因交通等原因,看戏迟到的观众一向比比皆是,然而在特佐普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上演时,七点半后抵达剧场的观众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这在长安大剧院的历史上也是头一回。如此一来自然引得一些观众的不满,认为大师们来华耍起了大牌。
名不副实?
在铃木忠志的《大鼻子情圣》首演的演后谈上,有一位中戏学生观众认为铃木亵渎了这部经典。而在12月7日晚,有观众更在看戏过程中直接挑战了罗伯特·威尔逊,以中英文连爆粗口。
幕后
连彩排都不允许有杂音
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的项目经理于佩此次在戏剧奥林匹克中负责《克拉普的最后碟带》等多部戏对接工作。她告诉记者,威尔逊及其团队对于工作的严谨认真是有目共睹的。“12名工作人员到了中国,都没有倒时差,就直接到剧场开工。威尔逊在演出前一天到,他到酒店休息了三个小时,就往剧场跑了”。
于佩以“吓人”来形容威尔逊工作时的专注程度,因为威尔逊的听觉特别敏感,在演出前的一次带妆彩排中,尤其演到一段完全静默的戏时,他要求剧场里不能有人走动、说话、玩手机,连后台化妆间都不能有声音。“我跟剧场工作人员强调了一次,就到楼上去放字幕了,结果因为后台走廊上有人用吸尘器,他就发飙了。他在舞台上大喊,‘Vera,where are you?Come down!(薇拉,你在哪?下来!)’我下去以后他跟我强调说,没有人可以发出任何声音,说了五遍‘No one’(没有人),我当时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对戏要求极高,戏外没什么毛病
私底下,于佩和其他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管威尔逊叫“老爷爷”,“他每次跟我说话时都会叫我名字,不因为你年轻,你是工作人员就不尊重你。他每天化妆要两小时,卸妆要一小时,演出完他已经特别累了,但还会花很长时间给大家签名,满足大家的要求”。团方告诉于佩,威尔逊在来中国不久前刚动了一个手术,医生交代他不可以大动,但他仍然毫无顾忌地在舞台上进行一段即兴的舞蹈,在谢幕时跳起来。
威尔逊对于细节的较真更是令于佩吃惊,“他来了以后会查看剧场里所有的细节,他什么都懂,对舞台上的一切都要求有极高的精准度。你看他在台上吃香蕉,其实他特别痛恨吃香蕉,他的巡演经理告诉我他曾经演过一个10小时的戏,连吃了30几根,从此特别痛恨香蕉。这次连香蕉都是他的巡演经理跟我一起去挑的,还得回来试验”。除了对作品要求苛刻,戏外的威尔逊几乎没什么毛病,“他吃得很清淡,要求最多也就是演出前想喝姜片泡水来开嗓而已”。至于有观众质疑延时开演,于佩之前就曾听说威尔逊在林肯中心演出时就出现过这种状况,“这种大师都有很多传说”。
可以有不同观点,但一定要先去了解
针对此次戏剧奥林匹克上作品引起的争议,记者采访了长年游走于两岸三地的知名戏剧评论家林克欢。林克欢认为此次戏剧奥林匹克提供了一个中外戏剧交流的平台,尤其在如今全世界的表演艺术都正在走向娱乐化、商业化的同时,“让中国观众看到有些人仍然执着地去做一些探索性的严肃作品,这是很重要的”。
林克欢告诉记者,此次戏剧奥林匹克的戏大多是在国外艺术节上才能看到的作品,没有商业性的演出。“但是出国看艺术节的机会,一般是业界专家才有,普通观众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林克欢认为,每个享有国际知名度的戏剧家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对于中国观众而言,首先要去了解世界舞台的变化,了解这些跟我们欣赏习惯与思维习惯很不同的作品。“戏剧的跨文化交流,重要的是要倾听和尊重,你可以不认同它的观点与表现方式,但一定要先去了解,这对于我们的戏剧今后走向世界是有帮助的,有这样戏剧奥林匹克的机会对我们的业界非常有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