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家郑禾(资料图) |
大连晚报讯 作为一方文化热土,大连为中国音乐界及海外音乐舞台输出了很多人才,如谷建芬、徐沛东、郑冰、袁晨野、于吉星、孙楠等等,近年来,在文化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很多音乐人也开始回到家乡汇报演出及投身家乡的文化事业。6月21日,以大连籍著名二胡演奏家郑禾名字命名的大连郑禾吉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落成仪式在大连吉响咖啡会所举行,旅居海外多年的郑禾现场为大连音乐爱好者献上了精彩的二胡独奏。7月27日,郑禾还将在大连开发区大剧院举办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21日演出后,郑禾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热爱这种温暖的声音
今年58岁的郑禾曾到过十多个国家演出,在日本和马来西亚演奏《二泉映月》时,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
记者在现场看到,郑禾演奏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气的台风、丰沛的情感、鲜明的力度对比总能轻易地俘获人心。
郑禾曾在澳大利亚演奏了当地流传颇广的民歌《剪羊毛》,这首曲目被郑禾改编后,引发了澳大利亚人深深的共鸣。“我把澳大利亚的民歌用中国古典乐器二胡演奏了出来,变成了另外一种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演出结束后第二天,郑禾在当地一家酒店做客,一位年近60的老人看到郑禾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老人说,“我根本无法想象,中国这种两根弦的简单乐器,能演奏出这样的声音。”
1997年,郑禾代表辽宁省去日本演出,一曲《二泉映月》让当地观众感动至伏案恸哭。“二胡在国外的认可度其实很高,外国人非常能接受这种声音。”在郑禾看来,二胡这种民族器乐并不是胜在演奏技法上,而在于它的音色,“二胡有一种能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力量。”
让时代的符号融入传统音乐
多次深造又在东南亚地区度过了15年时光的郑禾不仅精通二胡演奏,还对吉他、键盘、打击乐器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而对自己爱不释手的二胡,越发萌生出了一份特殊的民族情怀。
“探索了这么多年,我就是要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民乐演奏道路。”如今的郑禾已经将西方的爵士音乐、拉丁音乐和摇滚音乐融入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中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如果我们始终用一种方式来表演,观众早就听腻了。民族器乐演奏者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还要做出点新颖方式。”郑禾说。
2004~2006年间,郑禾经常去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当时这两座城市的二胡演奏风格就已经做出了改变,市场很红火。“目前大连的二胡演奏风格还是很传统,传统是根基,是二胡演奏必须具备的要素,但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是可以适当和世界接轨的,从而激发民乐的生命力,并能得到国内外的更多关注。”
郑禾告诉记者,大连民族器乐的基础是非常好的,至少在东北三省肯定是第一。但是目前大连民族器乐的演出市场刚刚被搅动起来,还需要政府的扶持,“中国民族乐器中,二胡、古筝和箫在国外都非常受欢迎、受尊敬。但是在国内,尤其是箫,人们的认可和接触程度都不高。对民族文化的推广,靠一两个人或者民间力量是很难的,相信会越来越好。”
个人简介
郑禾原名郑培树,6岁习琴,19岁考入大连歌舞团,后入沈阳音乐学院深造。回大连歌舞团后担任二胡独奏、音乐编曲、爵士乐队指挥、音乐总监等。曾多次出访日本、韩国、朝鲜、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1998年受聘于马来西亚歌唱舞蹈音乐学院担任音乐理论教授及二胡教授。2003年以来参加多家卫视演出及大型广场晚会表演并担任音乐总监等,还一直潜心音乐创作编曲。他对二胡演奏有着独特的领悟,将这个传统的民族乐器赋予了新的丰富的表现力,探索了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电子乐器结合的新思路。
票务代理:永乐票务
订票电话:4006-228-228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