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统筹:木林 责编:牧羊骚年)《归来》上映一周,累计1.5亿。毫无疑问,它将创造张艺谋文艺电影新的票房纪录;有目共睹,从国内到戛纳已有无数老少男女为它流下眼泪。然而,有关《归来》是否是一部高级的电影的争论依旧会不绝于耳,在那些或深或浅的解读和回应里,张艺谋和他的作品或许更可以被抽离为一种“狡黠”的存在:对敏感的有意规避,对表达的所谓留白,都是在为他的自我坚持寻找出路。对于老谋子朴素的精明带来的感动你已足够满足?还是会继续为那些不明所以的眼泪一声叹息?
《归来》:张艺谋的精明和罗生门困境
正方辩手:潘采夫,70后专栏作家
主要观点:无论从应对审查还是艺术表现,《归来》的角度选取都令人叫绝,显示了张艺谋的精明,以及对尺度拿捏的精准。是一部出色的艺术电影,他以深沉的讲述打动了我,我在放映室流下的那些眼泪,既是送给影片讲述的时代,是送给我的父亲母亲,也是对这部电影的赞美。
与科波拉、斯皮尔伯格一样,张艺谋是黑泽明的粉丝,《七武士》《罗生门》是他梦想拍出的电影。他会感慨自己受到的批评与黑泽明有相似之处,《红高粱》和《罗生门》连被罗织的“卖国”罪名都很像。在看过《归来》,并与张艺谋面对面交流之后,笔者也感慨,张艺谋自己,又何尝不是一座巨大的罗生门。
在那座雨中倾颓的罗生门下,行脚僧、卖柴的、过路人,聊起一桩离奇古怪的命案。随着讲述者身份的变换,在不同的视角下,案件也变得扑朔迷离,映照出每个人心里的地狱。这一被宋方金称为“母题电影”的电影,具有哲学高度的概括性,笔者拿来描述张艺谋、《归来》和他的电影生涯,也许可以提供另外一种评价视角。
《归来》脱胎于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一部出色的文革小说。张艺谋只截取了小说的最后部分,让故事从文革中的老右派陆焉识逃回家看妻子开始,然后主要讲述文革后,陆焉识和妻子冯婉喻的“精神疗伤”。这是一部纯正的知识分子电影。
作为中共党史的禁区,讲述“文革”的电影并不好拍。不可否认,《活着》《蓝风筝》《霸王别姬》几部直面文革的电影,成为中国艺术电影的高峰,成为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史诗,却也是导演的心头之痛。张艺谋新片仍然对准“文革”这一敏感区,有偏向虎山行的胆识。但他又不是跟体制死磕的人,他并不直接表现,而是瞄准了“后文革时代”,讲述“文革”后疗伤的过程,讲述文革带来的次生灾害,描述更深沉漫长的痛苦。无论从应对审查还是艺术表现,《归来》的角度选取都令人叫绝,显示了张艺谋的精明,以及对尺度拿捏的精准。《归来》释放了张艺谋向艺术电影回归,并向他的老朋友(后来成为老对手)——知识分子走近的信号。
这是对《归来》的一种评价方式,是笔者的观看视角。但对其他人来说未必如此。有人看过片子,发出张艺谋“贩卖苦难”的批评,这个批评未必能服众,却也符合批评者一以贯之的批评体系。作为左派马前卒的司马南看完《归来》之后,写出的议论同样是批评:“影片的主题相当鲜明也十分深刻:1949年之后的中国政治制度把人变成鬼。”
看,简直怀疑我们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真正的知识分子精英还未出场,一部并不难解读的《归来》,已经被分析得南辕北辙。如此具有罗生门效应的,导演里只有张艺谋,因为他拍出的片子如此庞杂,既有经典巨作,也有超级烂片,价值观如此摇摆,而他本人又沉默如石头。
其实,虽然闹僵了很多年,知识分子已视老张为路人,张艺谋也颇有怨言,认为他们对自己的批评过度政治化,但从《归来》可以看出,张艺谋仍然很在乎知识分子的看法。其实两者有过长时间的亲密关系。但从1999年张艺谋发表《给雅各布的一封信》,激怒了国内知识分子。张艺谋跟戛纳决裂,知识分子跟张艺谋决裂。
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是社会批判,而作为中国导演来说,批判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死法,立场的不同,决定了知识分子与任何中国导演都无法从一而终,包括贾樟柯。
张艺谋携“归来”的意义,既是离开商业挟持后向艺术电影的回归,也是张艺谋向知识分子的回归。但只有等到《归来》上映,人们才会知道,知识分子会不会重新接纳他。是列队欢迎他的归来,还是送上收藏已久的棒子。
笔者自认不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不是的决定权并不在我,就像张艺谋电影的解释权不在他一样。那么,我就以我的视角,为张艺谋的罗生门增加一个维度。《归来》是一部出色的艺术电影,他以深沉的讲述打动了我,我在放映室流下的那些眼泪,既是送给影片讲述的时代,是送给我的父亲母亲,也是对这部电影的赞美。
但别急着下结论,按照罗生门的剧情,笔者应该再换个叙述方式。他有权利讲出自己遭到的误解和委屈,讲出他本人的真实想法,或者说他想告诉我们的“真实想法”。
以《英雄》为例,这部电影的收获是空前的,包括票房与炮火,杰出的电影学者崔卫平将《英雄》称为“献给金正日与萨达姆的影片”,批评张艺谋为独裁者跨刀站台。在交流时,笔者详细追问张艺谋的感受,张艺谋称自己根本没想那么多,也没想那么深。而且事实上,他当时曾设计了另一个结尾,即射死刺客李连杰后,大臣们向秦王道贺:“恭喜大王又躲过一劫!”张艺谋说,当时想到了但没拍,如果采用这个结尾,那就是颠覆性的,对《英雄》的评价将完全不同。
对于《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完全接受批评,坦承原因是自己拍片太过随意,也太过受制于人,包括《金陵十三钗》,都被商业之手伤害了影片品质。导演未能坚决抵抗,源于他性格中与生俱来的弱点,挨骂也是应得的。
如果将知识分子的评价与张艺谋的自陈比较,会看到两个差异巨大的张艺谋,一个是处心积虑的投机者,一个是思想简单的艺术家,一个是国家的装修大师,一个是埋头干活的老实人。如果再增添两个人物,张伟平和外国观众,张艺谋就活脱脱成了黑泽明《罗生门》中的多襄丸,那个胆大包天也胆小如鼠的、坚守原则也毫无底线的强盗。
艺术家的幸福和困境都在于,一旦作品面世,就将不完全属于自己,过分的溢美和恶评是必然注定的命运,以至于艺术家可能再也认不出自己的作品。对作品批评的误差与误读,只有留给漫长的时间去解决。这也是不少怀才不遇的人,寄希望于历史给自己的评价的原因。平心而论,张艺谋的电影并不复杂,也不难解读,他风云际会的人生,比其电影更具有解读价值,当二者合起来,就具有了解读的难度与深度。笔者可以断定的是,留给历史书写的张艺谋,要比他本人复杂得多。
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利益,也没有永恒的电影。这是历史的罗生门。
《归来》:一小时的眼泪,煽情但不高级
反方辩手:逆规则,80后影评人
主要观点:回避了巨大的悲痛与冲突、摒弃了哭天抢地的表演,张艺谋也没找到佳径,而是不自觉地进入另外一种失控。这是一部试图用眼泪赢得一切的电影,即便谈不上多廉价,也和高级沾不上边。
先有斯皮尔伯格的一小时眼泪,再有一些知识分子的泪湿衫袖,却又被某影评人冠上“冷静克制”、“没有煽情”之类词汇,敢情张艺谋真是拍了一部极高级的抒情电影,大情隐于无形。看完《归来》,觉得老斯的话并不特别夸张,敏感的人儿面对一波又一波的煽情,很难不彻底缴械投降。张艺谋一点也没节制,情节主要起煽情功能,叙事手段如单曲循环一样单调。这是一部试图用眼泪赢得一切的电影,即便谈不上多廉价,也和高级沾不上边。
从开场不久的车站离别戏开始,影片就陷入煽情复煽情的狂热中。冯婉瑜对陆焉识的一声“快跑”、陆焉识弹琴念信、两人风雨无阻的“5号”接人,张艺谋用一如既往的精致光影,包装着每个抒情时刻。这不是真正的去繁化简,更不是真正的冷静克制,张艺谋不善叙事的缺陷再次被放大。陆焉识与冯婉瑜的悲剧关系中,高度戏剧化的情节凝结为一个又一个泪点,回避了巨大的悲痛与冲突、摒弃了哭天抢地的表演,张艺谋也没找到佳径,而是不自觉地进入另外一种失控,将一系列看似内敛却只具煽情效用的情节堆到一起。
《归来》最终的格局,只定格在情感故事和家庭伦理剧的范畴内,但这不完全是个朴素的爱情故事,它的戏剧根基寄生于动乱年代,不可避免地,会带人从中窥探文革之殇。张艺谋像医生般干练,聪明而冷静地剔掉前因,只讲陆焉识的“归来”,爱之伟大似乎消融了一切,包括忍受与原谅过往历史的荒诞。影片并不是和爱一样单纯,它撩拨观众眺望历史,多情地替主人公愤怒,看到陆焉识拿着饭勺去找方师傅,观众可能比陆焉识更愤慨。而方师傅,仅是荒诞历史的一个角落,悲剧成因的一个齿轮。
对于失忆的冯婉瑜,陆焉识永远也不可能归来。这个悲剧被拎到终场,失忆的当事人守着记忆,没有失忆的人们却像忘了历史一样。结局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作为历史怪胎的电影。不能化解的悲剧,让陆焉识持续的努力成为徒劳,那些徒劳固然是爱,有叙述的必要性,而影片的叙述方式,连续煽情和戏剧化桥段,显得有点尴尬,甚至轻佻。张艺谋找到了顺利过审的“刁钻”策略,但没找到最道德、最恰当的叙述与表现形式。
抽空历史,撑起爱的大旗,又撕开点小口,向观众告密;扔掉冲突的大包袱,又紧密拥抱煽情术。张艺谋没有什么态度,对历史、对权力、对艺术都一样。《张艺谋的作业》一书中道出过真相,他是个务实的人,所有选择都以务实为首要原则。即便是看上去另类的突破,回头来看,也不过只是务实,刻薄点来说是投机。“虽然在《黄土地》的摄影阐述中,我引经据典,搞得自己好像有点文化修养的样子,其实包装了半天,就一个意思:怎么不一样怎么来,标新立异”,张艺谋如是说。八十年代鼓励创新,视觉上的天赋让他在那个时代脱颖而出。
从务实这点来看,《归来》的一切形状都不令人奇怪。它需要绕过审查障碍,想收获可观票房,挽回渐逝的口碑,眼泪可以搞定大部分,悲剧可以搞定主流舆论,尤其是,它在表层上看上去还挺克制,不是多粗劣的催泪。张艺谋深谙中国伦理,也深受中国伦理的束缚,但他浸淫其中并不试图拨清,处理古旧的伦理如《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时,他很坚决;处理并未过时的伦理,如《归来》中的家人关系,他就和自身一样矛盾,以爱之名忽略了许多。张艺谋可能永远也不会归来,因为他或许从来就不是那个被给予热烈期望、作为艺术家的张艺谋,这不是贬低他过往的成就,而是可以让人容易原谅他如今的作品,如《归来》的平庸。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