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的舞厅》海报 |
(来源/《好莱坞报道者》 编译/菜头)关于英国大导演肯•罗奇“退休”的种种报道此前已被否定——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样一段辉煌而发人深省的创作生涯,要是在《吉米的舞厅》这么一部味如嚼蜡的作品上谢幕,实在是令人惋惜。影片将镜头对准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祖国驱逐出境的爱尔兰人,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初爱尔兰内战之后的政局和社会问题。主题接近2006年获得金棕榈的《风吹麦浪》,质量却相去甚远。
作为一个罕见的能够在多年饱受赞誉的创作生涯中坚定高举左翼旗帜的电影人,罗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激进分子,而他的艺术手法却始终是传统、甚至可以说是保守的。《吉米的舞厅》主题清晰,意图明确,技术传统。据摄影师罗比-瑞恩称,影片采用的Steenbeck胶片剪辑和35毫米胶片的拍摄,马上将成为电影工艺的历史。
来到生涯晚年,没人指望此前称自己依然会拍摄一部“格局更小的当代剧情片”,从而粉碎退休传言的罗奇能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创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呈现敏感话题,也是关于罗奇作品的一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地方。本片的剧本仍由罗奇的老搭档保罗-拉弗蒂操刀,叙事方面依然是一贯的保守风格(以另一位老搭档乔治-芬顿几乎贯穿影片始终的配乐为典型),但剧本的瑕疵让人难以忽略,而这也不是这对黄金搭档第一次出现问题了。
拉弗蒂拿主人公詹姆斯-格拉尔顿那段往返于大西洋两岸的过山车般的人生中的基本史实,讲了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整个过程几乎毫无惊喜。对于当年那个复杂的历史局势,他只是一笔带过,没能让观众对影片中的社会背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故事主要发生在1932年,在美国流亡十年后,格拉尔顿回到了自己位于爱尔兰乡村的家。曾经与爱尔兰共和军联系密切的他现在已是美国公民,称自己想要过“平静的生活”。他重新开张了自己离家前经营的舞厅,这里于是成为了一个热闹的社区中心:一台新的留声机供当地年轻人伴着最新的美国爵士乐起舞,艺术、文学和拳击课程开设了起来,针对各种社会不公的反对声音也在这里集合。在这个刚刚脱离英国统治,还在逐步走向独立的国家,土地改革引发了许多公众的不满。
很快地,格拉尔顿出身草根的激进态度,让他成为了当地显要人物的眼中钉。在他的众多强敌中,有地主奥基弗,后者的女儿玛丽是对舞厅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之一。神父谢里丹则更为令人惧怕,他多次当众抨击格拉尔顿“反基督”的无良行径。不同于脸谱化的恶人奥基弗,谢里丹是影片中最吸引人、刻画最为细腻的人物。他刻板的教条主义逐渐向自我怀疑屈服,甚至对他眼中那个可耻的滋事分子生出敬佩之情。
谢里丹与格拉尔顿的对手戏是剧本最为精彩的部分。扮演谢里丹的演员吉姆-诺顿的冷酷、威严十分抢戏,而这是继24年前那部同样是探索爱尔兰政局、却更能引人深思的《致命档案后》,他与罗奇的再度合作。
在《致命档案》中,罗奇勇敢地直面了一个依然在发酵的争议事件,相比之下,《吉米的舞厅》的话题性似乎完全与现实脱节。影片中那个风流倜傥、气质儒雅的格拉尔顿是一个悲情英雄,他眼见“丰饶之土的苦难”,决心引领改变。扮演这位主人公的演员巴里-沃德,赋予了角色一种猎犬般的迷人气质。
可惜的是,剧本没能将格拉尔顿的革命理想放得足够大,而是给主人公加入了一段分量与前者相当的纯属虚构的露水情缘。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一部结合革命情怀与歌舞爱情的混搭电影,既无法让人全情沸腾,也没能陶醉众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