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朝皋作品剧照 |
题 记:
30多年来,姜朝皋先生坚守在戏剧创作第一线,坚守在江西鹰潭这片热土,创作的作品几乎囊括了国内戏剧领域的各项大奖。康式昭先生说:“在戏剧创作界,他是一面旗帜,他的成就和他的影响还不成正比,值得大书特书! ”但他自己却说:“我充其量只是一位戏剧创作园地里的坚守者。”
姜朝皋,江西鄱阳人。现任鹰潭市文化广播新闻岀版局调研员、江西省剧协名誉副主席、鹰潭市文联名誉主席、鹰潭市剧协主席。系鹰潭市功勋市民,鹰潭市唯一个人一等功获得者。现为国家一级编剧,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荣获全国和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归侨侨眷先进工作者、两届鹰潭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被评选为省辖鹰潭市成立30周年十大先进模范之一。作品《贵人遗香》荣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剧作奖、首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江西省政府第二届优秀文艺成果一等奖,作品《胡风汉月》荣获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文化部文华大奖和文华剧作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编剧奖、首届中国评剧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编剧奖,作品《红星谣》荣获中国评剧节优秀剧目奖第一名和优秀编剧奖,作品《梦断婺江》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戏曲学会金盾奖,作品《七彩畲乡》荣获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孔雀”综合大奖和优秀编剧奖。姜朝皋作品4次荣获我国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奖, 3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蝉联5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剧本一等奖,多次选调晋京为党和国家重大庆典进行献礼演出,个人先后荣任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国戏剧节等全国重大赛事评委,被称为当代中国戏曲作家“十八棵不老松”之一。此外,他的作品还走向国际,荣获巴黎中国戏剧节最高奖——评委会特别奖。
近日,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办,中共鹰潭市委宣传部、鹰潭市文广新局、鹰潭市文联承办的“坚守与超越” ——姜朝皋戏剧创作研讨会在江西鹰潭举办,引起戏剧界的广泛关注。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协、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联、江西省剧协纷纷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康式昭、姚欣、黎继德、龙红等多位国内知名戏剧专家和陈建文、周世敏、杨发航、朱丽华、周由强、杨丁等多位嘉宾出席了研讨会。
“上门”为一名知名艺术家举办研讨会在理论界也属少见。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陈建文在发言中认为,相聚江西鹰潭开这样一个研讨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姜朝皋同志30多年来在戏剧创作领域取得的艺术成就,学习姜朝皋同志坚守民族艺术、高扬时代精神、追求德艺双馨的优秀品质。与会专家就姜朝皋剧作的意蕴内涵、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创作历程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研讨。大家认为,姜朝皋的剧作内蕴丰富、涵盖面广,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有时代风采的美丽图景;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辨,又有对英雄伟业的讴歌。尤为可贵的是,无论是慷慨悲歌,还是嬉笑怒骂,全都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淋漓流淌,不仅显示出作者超群的艺术才华,而且更让人触摸到他那颗对历史、现实和国家、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
一位剧作家的人生梦想
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姜朝皋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儒雅、谦逊和从容,体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品格和深厚的文人素养。对朋友,他总是那样热情;对师长,他总是那样谦恭;对那些晚生后学,他也总是彬彬有礼、谦和宽厚。俗话说“文如其人” ,文人要做到文品与人品俱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姜朝皋在文艺戏剧界享有很多崇高荣誉的同时,依旧能够做到如君子风范、平易近人,这由衷地让人尊敬和佩服。而谈起姜朝皋的戏剧创作之路,也让人感到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30年前,我怀着对人生和事业的梦想,从鄱阳湖畔的县城来到江南交通枢纽鹰潭,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并从这里起步,走出江西,走向全国,虽然昔日盛年的游子如今已两鬓成霜,时代与环境都变了,但始终不变的是我对这座城市的眷恋之情,我的根始终深深扎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 ”谈起早年的从艺之路,姜朝皋由衷的话语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早年由于“出身”不好,姜朝皋没能继续学业,小学毕业后便勤奋阅读各类传奇故事书。几年后,地方剧团招考演员,入选的姜朝皋随之走上戏剧艺术之路。一次文艺调演时,他萌生了“写个剧本试试”的念头。在同行投来的不解眼光中,这个奇迹般十几天就脱稿的剧本,令大家拍案叫绝,且马上排演,于调演期间上演,由此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这一切对姜朝皋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
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领域影响广泛、成就卓著的优秀剧作家,姜朝皋曾多次深入新疆、青藏、陕甘、晋冀、江浙等地,行万里路,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将生活体验与戏剧创作紧密融合,笔耕不辍、呕心沥血,创作出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中国剧坛奉献了《贵人遗香》 《胡风汉月》 《梦断婺江》 《红星谣》《天山丽人》 《詹天佑》 《七彩畲乡》 《马寅初》 《铁血红颜》等影响深远的好戏。其中涉及京剧、赣剧、评剧、婺剧、晋剧、越剧、粤剧、川剧、秦腔、乱弹、采茶戏、畲歌戏等10余种戏曲形式。众所周知,每个剧种都有独特的语言风格,要创作好不同剧种的作品,就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不同剧种的风格唱腔等表现方式,对于一个剧作家而言,没有丰厚的艺术修养是很难做到的。姜朝皋不仅做到了,而且他的作品文采非常好,在他的笔下,不管用历史语言还是现代语言都显得鲜活灵动、诗意盎然,读后令人口舌留香。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数十部作品,题材囊括古今、纵横万里,上至秦汉,下至当代,远至天山、敕勒川,近至本土鹰潭、畲乡,乃至身边的生活,时刻把握着时代脉搏,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为人民抒情,为时代放歌。
认识姜朝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严谨的人,能说但并不多言,做事说话总是有着明确的遵循。他是亲切的,但总是不苟言笑,他做事总是那么扎实、有条不紊,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会做得极其认真。每一次他的作品晋京演出,从专家的陪同到演员的盒饭,身为知名剧作家,年纪也大了,他却总是不知疲劳地跑前跑后,照应周全。看着他去做那些琐细的事情而不厌其烦的情景,周围的人们既崇敬也辛酸。姜朝皋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
终热情不减,这一份痴情,这一份眷恋,令人无不感佩,而在今天的时代大潮下,这种精神正是一位优秀剧作家留给这个时代宝贵的财富。
“我得的是‘戏癌’,这辈子没治了! ”
作为一名剧作家,姜朝皋的艺术之路充满着对戏剧创作事业的“坚守与超越”,坚守于他口中“你看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似乎无所事事,其实是在构思、酝酿,这种‘十月怀胎’的感觉是很难受、很煎熬”的时刻,超越于他笔下“一个作品不是去敷衍一个故事,一定要赋予它内涵和意义,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理想。以此为基,姜朝皋所创作的众多作品不仅充实了我国的戏剧舞台,更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坚守于他的戏剧创作事业,与此同时,也在他的戏剧创作事业上获得了超越。
“我得的是‘戏癌’,这辈子没治了。”在上世纪90年代,也有朋友劝过姜朝皋,离开不景气的戏曲转行去搞通俗文学,而他却是如此回答的。姜朝皋总是自谦地说,他深知自己算不上全国优秀的剧作家,与当代驰骋剧坛的知名剧作家相比,充其量只是一位戏剧创作园地里的坚守者。但不管时事变换、风雨阴晴,不管工作变动、人事更迭,他始终没有放弃、没有逃避。哪怕是屡屡受挫、身心俱损,他仍然抱定对戏剧“从一而终”的坚贞,初衷不改,矢志不移。智也好,愚也罢,任人评说。
思想是衡量一个剧作家高低的尺子。戏剧创作的核心是要表现作家对生活、对历史、对人生的独特思考。这一点在姜朝皋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他的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思考。例如,在许多历史题材作品的演绎视角中一直存在着有失偏颇、偏差现象的情况下,姜朝皋的作品《胡风汉月》中对蔡文姬的描写展现出的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在今天看来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这是他从历史研究中发掘出来的,也是当下很多作家还未曾达到的高度。姜朝皋的作品,总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的思维,从生活里提炼主题、营造戏剧氛围、组织高潮,而不是简单地讲故事。他通过作品、人物的性情来感染人,使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感悟,或展现人民的伟大,或热情拥抱讴歌当代生活,他的作品是有深度的。相当一部分作家还没有那么严肃认真地去思考生活,没有那么严肃认真地去深入发掘一个题材的社会价值,而一个优秀的作家应当是一个思想家,这在姜朝皋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姜朝皋的每部剧作都构思新颖,有独具匠心之处,注重求新、求深、求奇、求美,字字精雕细琢,将立意的深刻性、情节的传奇性、人物的独特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融为一体。写人性、写情感、写生活,既有生活细节,又能表现出时代的宏大主题,既以小见大,常以小人物来承载大气节和大智慧;也注重以大见小,对一些重大历史人物的内心冲突描写很有人情味,人性化色彩很浓,显得睿智而又别具一格。“求新” ,就是有新的视角,如《胡风汉月》 ,他从两种民族文化的冲撞与融合这个角度切入,超越了前人的视角;“求深” ,他的作品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如《梦断婺江》中将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归结到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击中要害;“求奇” ,构思独特、情节独特,如《贵人遗香》从杨贵妃一只袜子引发一场浩劫,奇而巧;“求美” ,他的作品不靠舞台上声光电的堆砌,而是通过人物的心灵美、性格美来展现,如《七彩畲乡》 《血沃芳草》等均是如此。
姜朝皋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虽然其相当多的作品也是应邀所写,亦所谓“私人定制” ,但他在写的时候并不会轻易答应,而即便答应了也不会轻易动笔。区别于那些数量庞大的作家笔下之应景之作,姜朝皋在面对这类命题作文时,先将题材充分吃透,待有了新发现、有了创作冲动后才会下笔。这样一来,虽还是命题作文,但在吃透资料、题材后,自己已有了感受、感动,动了感情,此时一个认识的转换过程已经是:由要我写变成为我要写。这种创作态度充分证明姜朝皋是一位严肃的创作人,而在其对很多部戏都有一篇创作阐述上,这一点也体现得很鲜明。
“他是一个死守阵地、死心塌地、死不改悔的编剧人! ”
谁都知道剧本难写,尤其是戏曲剧本;谁都知道作家难当,尤其是戏曲作家。但姜朝皋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许多剧作家纷纷改行,投身于影视剧创作的今天,姜朝皋始终致力于传统戏曲和地方戏曲的创作,几十年如一日,执著戏曲事业,坚守民族艺术。
鲁迅先生曾讲过,如果你要对这个作家的作品进行了解,必须首先知道他这个人,了解了这个作家的方方面面你才能更懂得和理解他的作品。有人说,姜朝皋的作品首先得益于他本人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价值取向,他热爱新中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他认真地对待创作。“在为人方面,我感觉姜朝皋老师就一个字‘正’ 。他的勤奋与学养,他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对丑恶事物的批判精神,都体现出他是非常正直和富有正义感的。由此,他的作品不论是什么题材都荡漾着一股正气。现代社会让许多作家的精神和创作在萎缩,但坚守与超越的精神突出展现在姜朝皋的人品和作品上,荡漾着正气,弘扬着正义,而这一点也确定了他所有作品的格调。 ” 《剧本》月刊主编、戏剧理论家黎继德谈道。
“他是戏曲剧坛勤奋耕耘、收获丰硕、卓有成就的剧作家,他是一个死守阵地、死心塌地、死不改悔的编剧人。”这是文化部原政法司司长、文艺评论家康式昭对姜朝皋之于艺术的鉴定性的看法。“他的戏搬上舞台的我绝大部分都欣赏过,没有搬上舞台的我也读过他的剧本,看了以后总是会感觉到钦佩和赞赏。他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在当前戏曲创作队伍大量‘水土流失’的情况下,很多
有才华的剧作家扔下了戏曲创作这根笔去写利润更高、收获更大的电视剧,甘心写戏曲而且不以戏曲创作得名之后去要高价的太少了,属于‘稀有动物’。他的剧作,我印象最深的是历史题材创作,在这方面他确实树立了典范,而现实题材他也同样出了一批好作品。历史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3条腿,他都有非常突出的成就,剧作家能够这么全面地占领几个阵地,让人敬佩不已。”对于姜朝皋的作品与人品,康式昭如是说。
姜朝皋以杰出的艺术成就跻身于全国杰出剧作家的行列。文化部艺术司原巡视员、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会长、戏剧评论家姚欣在研讨会上说:“姜朝皋是成绩卓著、享誉全国的为数不多的优秀剧作家之一,他默默无闻、潜心艺术创作的这种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江西省剧协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龙红在研讨会上激动地说:“姜朝皋老师气质沉静儒雅,内心却坚韧不拔,几十年坚守戏剧阵地,写出那么多好作品,为全国10多个剧种、几十个院团写戏,这要多么大的恒心和毅力,这种坚守令人钦佩不已。 ”正如陈建文在发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静下心、沉下去,守住寂寞、耐住孤独的品格和毅力,没有对民族戏曲艺术的热爱和坚守,没有对艺术创作的虔诚态度,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
“姜朝皋不仅是鹰潭的,还是江西的,更是中国的!”
姜朝皋的作品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姜朝皋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成名的剧作家,他的艺术创作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培育出来的,而在转型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创作始终牢牢把握时代和生活的本质,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线,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创作,精心选题,巧妙构思,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思想品位和艺术感染力。哪怕是历史题材,也一样闪耀着时代奋进的光芒。如《梦断婺江》提出“太平军造反为百姓,为什么百姓又反太平军”的思考,提出了“以民为本”的主题,以此来揭示统治阶层脱离群众的危险性;在将赣剧《苍山》改编成《詹天佑》时,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增补了洋人千方百计与詹天佑争夺修筑京张铁路权的线索,进而凸显了詹天佑自立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姜朝皋属于鹰潭这片神奇的土地。30年前,姜朝皋被作为优秀人才引进鹰潭,在这里勤勉耕耘多年,成就卓著,受到全市人民的赞誉,先后被授予鹰潭市功勋市民、鹰潭市唯一个人一等功获得者、鹰潭市劳动模范、省辖鹰潭市成立30周年十大先进模范等荣誉称号。“姜朝皋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是真正的文学艺术创作者所需要的修养和气度。一个人所谓的坚守是靠什么,就是因为有姜老师这种端正的品性和谦虚平和的心态,才能保证在这充满诱惑的物质社会里的坚守。我从事地方戏工作30多年,我知道坚守在基层的困惑和心灵的煎熬,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我很羡慕姜朝皋老师有鹰潭这块沃土。 ”龙红这样说到。“姜朝皋老师是江西这块红土地的骄傲,同时也展示了鹰潭作为道都仙城的神奇和荣耀。所有伟大优秀的作品都是教导人类如何面对自身的孤独迷茫和困境,如何从愚昧贫穷落后中升华,走向文明进步和富强。姜朝皋老师的作品即是这样的典范佳作。”鹰潭女子文学社社长、作家宋韫称赞道。戏曲作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血脉,剧本乃一剧之本,中国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创作是基础。目前我国戏曲事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剧本荒”尤为突出,业内专家纷纷表示要为剧作家留下创作的尊严并优化生态环境。“在处理不同戏种、不同题材时,姜朝皋同志往往注重不同剧种和不同地域的语言特色,使得戏剧作品充满整体协调的美感。这在当代剧作家中是非常突出的,代表着江西剧本创作的高度。 ”黎继德如此看待姜朝皋的剧作水平。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用在他身上,真是非常妥帖。”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剧作家任永新这样评价姜朝皋,并对他的人品归纳为8个字,即“执著、勤勉、严谨、儒雅”,说“他的儒雅是骨子里的,常常使人肃然起敬,这体现了岁月和素养磨砺的境界”。几十年来,姜朝皋秉承着剧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作品不仅延续着传统意义上“文以载道”的朗朗胸襟,更有着对当下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对时代精神的承载和对重建人们精神世界的努力。其作品获奖无数,誉满神州。“姜朝皋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和艺术作品诠释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应具备的素养、修养、才情和睿智。 ”江西师大鹰潭分院原中文系主任张维舟动情地说。虽然在文艺戏剧界享有很多最高荣誉,但姜朝皋始终为人谦和、虚怀若谷,几十年他这种致力于传统戏曲和地方戏曲创作、执著于戏曲事业、为艺术积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大家的典范。鹰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世敏在发言中连用了4个“坚守” ,表达了鹰潭市委市政府对姜朝皋的钦佩和尊敬,“朝皋老师坚守的是鹰潭这片热土,坚守的是他所深爱的戏剧创作,坚守的是真挚的文化情怀,坚守的是不懈的艺术追求” 。在诸多荣誉面前,他以谦虚、深邃、坚守、奋进的品质为我们树立了德艺双馨的大家风范。在研讨会上,与会
专家几乎不约而同地赞叹到:“姜朝皋不仅是鹰潭的,还是江西的,更是中国的!”
“仗剑需交天下士,黄金多买百城书。 ”姜朝皋从少年失学从艺,青年困厄山乡,步入中年才回到他钟爱的剧院,到如今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这其中既有苦涩,也有甘甜。而这一切都是与时代、民族和那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对他的哺育分不开的,每想到此,他便会不禁感慨万端。“我每前进一步,都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关怀、帮助与扶持。其中有各级部门的领导,有授业解惑的师长,有同甘共苦的艺友,有热心可爱的读者和观众。对此我常怀感恩之心,对社会也常怀报效之愿。面对飞逝的光阴和老去的年华,我只有趁力所能及,再多创作几部作品,奉献给关爱我的亲朋师友,奉献给生养我的祖国和人民,谨此回报。 ”研讨会上坦诚的一席话,不仅是姜朝皋的肺腑之言,更让我们看见了他在光环背后依旧怀抱的那份理想。我们热切地期待着姜朝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戏剧精品,为我们这个时代和人民抒情放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邵杰 )
票务代理:永乐票务
订票电话:4006-228-228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