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作为天津卫视原创的中国首档现代戏曲真人秀节目,用“歌改戏”的方式对流行歌曲进行了戏曲化的改编。通过丫蛋、张远、黄征、李玲玉、叶童、杭天琪等18位明星进行竞演的方式,将流行歌曲用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和二人转的唱腔再度演绎。节目播出后,“歌改戏”的节目模式引来观众和网友的热议。
为戏曲节目找到新的生机
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但在娱乐多元化的当下,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落入“小众”的窠臼也是不争事实。以央视春晚为例,1983年第一届春晚,有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京剧《空城计》《霸王别姬》等6个传统戏曲类节目。到了2012年龙年春晚,缩水只剩下一个《戏迷一家亲》。相比之下,反而是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将民歌与京剧融合,成为一大亮点,似乎也为戏曲节目找到了新的生机。
此次,天津卫视在周六晚九点黄金档推出的《国色天香》,以戏曲的传唱为基调,让明星改编流行歌曲进行演唱,增加了戏曲的推广,也让传统戏曲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迈入电视“黄金档”。节目播出后,多位戏曲名家对这档“歌改戏”的节目表示了肯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说:“京剧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人接受,让传统文化再放光芒,也是一件好事。”中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说:“明星来唱戏,通过他们的传唱,戏曲才会显得不那么老旧。”作为节目评审之一,同时也是谭门第七代嫡传人、国家一级演员谭正岩认为:“《国色天香》会让您耳目一新,不仅让流行音乐变得传统了,也让戏曲更时尚更现代了。”
“歌改戏”传唱度不高
尽管《国色天香》首期节目获得“满堂彩”,但上周第二期节目播出后,“歌改戏”传唱度不高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很多观众表示,除了丫蛋那首二人转版的《城里的月光》表现尚可外,其他的五首作品备受争议,旋律甚至很难给人留下印象。
在前两期节目中,多数网友认为丫蛋的《High歌》《城里的月光》,张远的《至少还有你》和黄征的《涛声依旧》改编的不错。而王小利的《走四方》和汪正正的《征服》却是失败之作,“说它是歌吧,不对;说是戏吧,也不对,反正咋听咋别扭。”
对于这些质疑,节目组相关人员表示,《国色天香》的根本还是唱,不管是唱歌还是唱戏,嘉宾必须得会唱才能保证节目质量。节目中,歌手出身的黄征首场演唱的《涛声依旧》改编成越剧后反响不俗,不但保留了歌曲的部分精髓,还演出了越剧的那种感觉;而非专业歌手出身的叶童在演唱时就因唱功问题始终让人感觉捏一把汗。
除了歌手本身的实力掌控外,编曲也是“歌改戏”能否一炮而红的关键因素。同样是歌手出身的汪正正,其演唱的《征服》得票数惨不忍睹,其中很大原因就在于编曲的不确定性。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张远那首《至少还有你》和多年前景岗山一版的《至少还有你》基本一样,虽然用了京剧的唱腔,但沿用了歌曲的旋律。而汪正正的《征服》则完全改为京剧的唱腔和旋律,味道就全变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