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大饭店》:韦斯-安德森式突破 |
(来源:《综艺》 编译:菜头)韦斯-安德森这出以上世纪30年代为背景的荒诞盛宴,以一种灵动而极富想象力的方式展现了一个过去的时代。他在这部影片中所实现的突破令人赞赏。
形式大于内容——长久以来,这是挑剔的影评人们对韦斯-安德森的一大诟病,而随着《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问世,这种指责声将会更难站稳脚跟。在这出以上世纪30年代为背景的荒诞盛宴中,层出不穷的视觉甜点,可能会让你忽略导演顽皮的智慧和情感的深度。影片的层次感好比一块精致可口的匈牙利蛋糕,口感馥郁,在这趟囊括谋杀、偷盗、阴谋和奇妙友情等诸多元素的神奇之旅背后,可见导演此次不同于以往的野心——除了在一部细节丰富的立体画中将所有人物安排得井井有条,韦斯-安德森还赋予了影片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历史寓意,告诉观众影片中的美妙乐园,不久将被法西斯、战争和腐朽的阴影所笼罩。影片并非一次乏味的怀旧之旅,而是以一种灵动而极富想象力的方式展现了一个过去的时代。拉尔夫-费因斯的演出,堪称影片的灵魂所在。
从创意的视角来看,《布达佩斯大饭店》延续了韦斯-安德森近年来的抢眼表现:2009年的定格动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以及2012年以68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其迄今最卖座影片的《月升王国》。他的这第八部作品是否能够在票房方面再进一步,目前还很难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精彩的情节、星光熠熠的国际化阵容,及独特的年代背景,必定能投一部分观众所好,当然一定也少不了导演固定粉丝的坚定支持。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后,影片将于3月7日在北美上映,发行方为福克斯探照灯。
尽管韦斯-安德森虚构了一个“祖布洛卡东欧共和国”(Eastern European republic of Zubrowka)作为影片的背景,《布达佩斯大饭店》却让人毫无距离感。他的那些惯用伎俩——精致无比的视觉修饰、小说章节式的揭幕、强烈的怀旧感,在这部新作中得到了与剧本最完美的一次契合,让一个失落的古老世界跃然现于银幕之上。影片的情节采用了多层剧中剧的复杂结构,娓娓道来,清晰无比。
故事始于1985年,一位中年作家(汤姆-威尔金斯饰)回忆起1968年他入住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往事,当时一切处于战后共产主义世界的断壁残垣。当时的作家(裘德-洛)与饭店神秘的老板奇洛-穆斯塔法正共进晚餐,后者讲述着自己成为这儿的主人的经过。影片便回到了更久之前的30年代,当时的饭店还是一家热闹的温泉度假村。在这座天堂般豪华的酒店里,当年还是背井离乡的年轻小伙的奇洛是这里的门房,受着酒店管理员古斯塔夫(拉尔夫-费因斯)的严格管教。
蓄着小胡子、身着紫色燕尾服、一身刺鼻古龙水味的古斯塔夫苛刻严谨,对提供一流服务踌躇满志,殷勤地服侍并勾引这里的贵妇。当他的一个情人,84岁高龄的D夫人(妆后的蒂尔达-斯温顿饰)在附近的家中神秘死亡后,他带着奇洛赶去哀悼。两人遇上了一群恶棍和小偷,这些人听说D夫人将一副珍贵名画遗赠给古斯塔夫的消息,气得冒烟。
韦斯-安德森在影片中显示了对类型转换的游刃有余,这个荒诞故事的发展方向可谓是丰富多彩:一桩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的度假屋谋杀悬案,D夫人的男仆貌似可疑;一部黑帮惊悚剧,由D夫人诡计多端的儿子(艾德里安-布洛迪饰)和其凶神恶煞的心腹(威廉-达福饰)领衔;以及一出越狱好戏,被栽赃谋杀的古斯塔夫拼命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并得到了忠心耿耿的奇洛和未婚妻阿加莎(西尔莎-罗南饰)的里应外合。韦斯-安德森在这里有意致敬侦探小说的黄金年代。(火车旅行的片段让人联想到《东方列车谋杀案》和《贵妇失踪记》。)
影片中还能看出其它的致敬元素,明显程度不一:片名有意呼应193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大饭店》,而风格却更像刘别谦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讽刺纳粹的《你逃我也逃》以及同以布达佩斯为背景的《街角的商店》)。不过,导演的主要灵感来源却是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茨威格(著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作品,他曾在上世纪20和30年代享誉一时,此后在美国却无人问津。除了让茨威格的小说及其充满旅程和奢华的传奇人生再现银幕,《布达佩斯大饭店》就像一次文化回顾之旅,一次对老电影、旧文学、陈年旧饰以及古董科技的欢乐致敬。
摄影师罗伯特-尤曼(Robert Yeoman的35毫米镜头极富光泽感,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影片中出现的不同年代背景,画面用了三种不同的比例来呈现。其中,对于资深影迷而言尤为令人惊喜的是,30年代的部分全部运用学院派的1.33:1的格式拍摄,非常符合年代感,同时也为韦斯-安德森一贯显得过分雕琢的构图和镜头移动增添了一种大气。画面的景深和高度令人为之一振,给人感觉更加宽裕、开放和自然,与叙事风格相得益彰。
可以说,《布达佩斯大饭店》是韦斯-安德森最像“动作片”的一部作品——当然,即使这样也是韦斯-安德森式的,比如两辆缆车在半空中擦肩而过时的刺杀行动,还有古斯塔夫和奇洛坐雪橇下坡追赶坏人。不过,影片中也还是蹦出了一些“动真格”的暴力画面:可不是每部韦斯-安德森电影都有扼喉、斩首和断肢这些血淋淋的场景的。这些情节产生的惊人效果,恰恰展现了导演这次的严肃,而那些误以为这部电影不过是一份过度矫饰的小点心的人,可能会对它尖锐而辛辣的口感大感意外。
作为一个犹太人,茨威格曾经看着他的国家陷入希特勒的魔掌,这并不是个巧合:从古斯塔夫和奇洛被一个党卫军式的祖布洛卡国军官(爱德华-诺顿饰)盘问的情节开始,影片从未忘记暗示一个残酷的现实:它所展现的旧世界的快乐,不久将会随着历史车轮的碾进而被抹去。对于我们应该怀着几分严肃和沉重看待这部影片,欣赏者和批评者自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即使依然会有人对他的忸怩作态和自我陶醉不屑一顾,韦斯-安德森在这部影片中所实现的突破令人赞赏。
拉尔夫-费因斯的表演堪称全片的亮点,他奉献了自《特伦鲍姆一家》中的基恩-哈克曼以来,韦斯-安德森镜头下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表演。古斯塔夫口若悬河,精力充沛,既是追求享乐的花花公子,又是原则之上的纪律狂。这个可爱又可恨的酒店管理员的形象令人难忘,而费因斯的表演火花四溅,又细腻动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