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正红旗下》剧照 |
北京曲剧《正红旗下》剧照 |
搜狐娱乐讯 为纪念老舍诞辰115周年,北京市曲剧团特别推出了《正红旗下》、《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三部改编自老舍作品的经典北京曲剧作品奉献给观众。其中《正红旗下》将于1月13日到1月15日,每晚7点30分在天桥剧院上演。《正红旗下》曾获得第五届北京文学艺术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提名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等8项大奖,是北京市曲剧团创演剧目中获奖最多的作品。并在2013年赴台北首演时,一场获得观众多达10次的掌声。导演顾威表示,《正红旗下》其实是一部很现代的“北京曲剧音乐剧。”
坚持体现老舍原著精神
北京曲剧《正红旗下》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由于老舍先生的小说《正红旗下》并没有最终完成,所以给北京曲剧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创作空间。不过,本剧的导演顾威说,自己在改编时始终有一个坚持的原则就是“要以老舍先生写出来的东西为本,不能太过虚构发展。”
对于老舍先生小说的原意,导演顾威认为,老舍先生自己作为满族人,他是要批判自己的民族的,他是带有一种民族自省的。从主题上就是讲“大清朝打根上是怎么烂的”,“怎么玩玩乐乐就把一个大清朝玩没了”,这要比光喊“落后就要挨打”深刻的多。
歌舞化更加现代
在《正红旗下》之前,北京曲剧的作品一直都是在用“演唱来说故事”。在构思《正红旗下》的时候,由于小说情节素材的缺少,导演顾威开始考虑通过歌舞化来填补这个空档,把它做成一部区别于传统北京曲剧、其它戏曲,甚至歌舞剧也没有演过的“北京曲剧音乐剧”。
这种改变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正红旗下》里,原本的每一幕都被改名为“乐章”。同时,剧中甚至加入了很多西洋大合唱的段落。导演顾威强调说:“这些大合唱不是曲剧中的唱牌子,而是专门创作的大合唱。”
此外,顾威还邀请徐叔坚老师根据人物唱腔和音乐设计了舞蹈。顾威强调,自己要的这种舞蹈既不是一般的舞蹈,也不是戏曲程式化的舞蹈,而是“人物的舞蹈”和“戏里的舞蹈”,要能够通过歌舞韵律来营造戏剧起伏的气氛,体现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
顾威导演表示,这种改编从现在看来是非常成功和理想的。曾有不少留学法国的年轻人看过之后都向他反映没想到这部戏“出乎意料的现代”。
服装舞台“表现”意味浓重
不仅歌舞,顾威对演员的服装和舞台布景也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顾威导演说自己一直不太赞成在戏曲舞台上使用太过于写实的服装,觉得演员穿着写实的服装,张口一唱就很不搭调。
所以顾威导演在《正红旗下》的演员服装上,加入了很多“戏曲化”的东西。首先是衣服下摆都被刻意做的很宽,做法上也跟生活拉开一定距离。此外,剧中还有一场用“小面人摆战阵”的段落,顾威让演员们带面具出场,颇有出一种“表现主义”的意味。
除此之外,《正红旗下》的整个舞台设计也很有现代风格。整体围绕“青花瓷”主题来表现。舞台是建在一堆破碎的青花瓷碎片之上,背景上挂着是残缺的青花瓷盘。本剧的导演之一张绍荣导演说,这个残碎的舞台其实就是象征着大清朝,“就是在这个废墟上,他们还在玩儿”。
丰富的民俗展示
在《正红旗下》中,有大量京城生活和满族民俗的展现,像满族人怎么过洗三?孩子怎么过满月?聚会怎么排座次等都得一一展现。在创作时,主创人员就搜寻了大量资料,还原这些民俗。
据导演顾威介绍,要把这部剧做的更加歌舞化就需要加入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东西,也就是老北京和满族的东西才能更有特点。通过这些民俗的展现可以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渡的作用,也可以融合成一个既离不开老舍原著精神,又能具有丰富表现样式的剧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