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歌 |
从2004年的《印象·刘三姐》肇始,到2014年整整10年,“印象”系列演出也将迎来第十部创作《印象·马六甲》。2014年是中马两国建交40周年,《印象·马六甲》预计将在2014年年底在马六甲与观众见面。这部最新作品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首次走出国门,去世界上讲述中国故事。总导演王潮歌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感叹,“一个邻邦邀请你的品牌、你们的艺术家到他们的土地上,讲述我们在一起的故事,这件事情有多了不起?!”
2004年《印象·刘三姐》上演,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如此评价:“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机票来看都值得。”演出所带动的经济效益更让一些人看到了潜力。2005年,王潮歌他们获得多家风投公司的青睐,成立了印象公司。之后的《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和《印象·武隆》相继诞生。“印象”成为一个文化系列,更发展成一种商业模式。
穿过弯曲的山路,在云南丽江海拔3100米的玉龙雪山半山腰,一群少数民族演员长期驻扎在这里,印象系列中的《印象·丽江》的舞台就在这里。“原来我们的座位只有1200个,为了满足旅游旺季的观众需求,我们现在已经加到1900个。”印象丽江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涌涛表示。《丽江印象》项目总投资是8700万元,2年左右收回投资。徐涌涛认为,3年后该项目年收入有望过亿元。
结合当地自然山水、历史人文,增加艺术创意元素,最后达到提升当地旅游经济的效果。毫无疑问,无论对于地方政府还是资本市场,这都是一门值得投资的好生意。于是,这样诱人的效益引发了资本追捧。IDG、云峰基金等风险投资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印象系列。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印象”)的总融资额在10亿元左右。
在国内文化创意行业,有如此吸金能力的案例还不多。但如果外界套用现有的商业模式去理解“印象”,其CEO王潮歌会“万分不愿意”。她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个企业家自己独创出来的一种商业特点,一定要随着时间和人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作为一家文化创意企业,“印象”在走以及将走怎样的商业路径?
用“印象”告诉同行,艺术能挣到钱
记者:在印象公司,你兼任总导演和CEO两种角色,在选址以及打造印象作品的时候,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考虑的因素是否会更多?
王潮歌:我是一个另类企业家,特另类,我的思维方法和我对企业的认识都跟大家不太一样。我敢天地良心地向大家保证,开始时,我没有想到以赚钱为第一目的;我融资的时候,一定也不是想做一个商业模式,使我变得更发达、更有钱。我确确实实认为,(赚钱)那件事为小。
记者:什么为大?
王潮歌:有一种力量,就是艺术能挣钱这个事(为大)。过去我们一直把商业和艺术割裂,院团全是国家养,国家拨经费,院团去做节目,演得好与坏不大有关系;甚至很多院团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拿一个奖或者到北京去。这样长期形成的文化体制,实际上让更多的人不会去想市场,比如张口要票成了一个习惯。我觉得这是对市场的不尊重。同时更坏的影响是它剥夺了非常多的普通百姓享受文化、消费文化的权利,他们慢慢就拒绝掉了。
印象做的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的同行,艺术能挣到钱;告诉我们的百姓,你们有资格去享受和消费艺术;告诉给我们的政府,文化产业还可以有这个样子。如果能做到这些,我觉得人生圆满。同时,因为我这么去做,我一定能做得好,一定能挣到钱。
投资1亿利润10亿,打造文化产业链
记者:公司几轮融资,投资人会对盈利有期望和要求吧?
王潮歌:所有的钱都是趋利的,不是做慈善的,他们一定是看到利才投的,一定是我的模式不错他们才进来的。去年《印象·刘三姐》的观看人数是180万元,《印象·丽江》是200万元,收入超过4亿元;最近的《印象·武隆》,只用半年,观众已经突破40多万。再说一个数字,10年,全中国你看有多少个演出能连演10年?第三个数字,400。每年全国出现的实景演出有400个,而我们做了多少,10年才7个,多吗?
其实,仅以最低票价198元来算,就知道印象系列“有多赚钱”。早在2010年就有统计,印象系列总投资不到1亿元,利润已接近10亿元。
我们是在一起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也许成,也许不成,但如果成了,那将是中国非常新鲜的文化产业运营模式。这比算计投资回报率多少有趣多了。
记者:你说过,因为《印象·刘三姐》,整个阳朔的生态都发生了改变。但对于印象系列而言,赚到的仍只是票房。公司目前有无拓展收入来源的计划?是你之前说的“中国版迪士尼”设想吗?
王潮歌:我说的“迪士尼”是一个大概念,它把零售、旅游、房地产等都放进来,做很多延伸,然后慢慢复制。我想借这种方法告诉中国人,复制本身没有错,只有复制才能打造文化产业链。但怎么去扩大、去延伸,这个事真的是要一点儿一点儿攻下来。
记者:对于已经完成的印象系列,哪些仍是需要花精力去做的地方?
王潮歌:实景演出,它不是机器,不是流水线,可以做到很标准。我们这里的标准存在于两个地方,演员的内心和观众的内心。这两个人心就没标准,是一个感受,所以,演出的标准化能维系,非常困难。所以,我们每年都必须去做维护它的品质。标准化是需要在以后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做的一个工作,现在做得还不是特别好。
职业导演,兼职CEO
记者:从导演到CEO,你如何完成角色转换?
王潮歌:举个例子吧,我喜欢在机场买杂志、买书,原来都是买一些小说什么的,现在特自然地就走到经济类那块去了。我已经不是一个被动地学习,已经开始对这事感兴趣了。投资人也给我很多帮助,我把虞锋都当字典翻,我有时候连一些基本的术语都不知道,经常向他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有时也会探讨,我们这个模型如何建立得更好。经过几轮融资,很多商业精英等于是给我上了商业课。
记者:作为导演,你强势、拼命,也可以这样要求演员,但作为CEO,这样的价值观是否被员工所接受?
王潮歌:我在企业运营的时候依然强势。我依然遵循一个观点,你在我这儿工作,一定能挣到你养家糊口的钱,但这不是第一位的,在这儿,你一定要感觉到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你是不是很兴奋,是不是对你自己可满意了,是不是很冲动,是不是跟我们在一起过这种日夜颠倒、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日子觉得挺来劲的。如果不是,另外找个地方待着去。因为艺术本身要求人全身心地投入,有这样精神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候顶上去。
记者:“王导”和“王总”,更喜欢哪种身份?
王潮歌:你还是叫我王导吧,王总太别扭了。我是一个职业导演,兼职CEO。
每年大学毕业生,搞金融的,搞企业管理的,有几万人吧,你知道每年毕业的导演有几个吗?20个都不超过。所以,我能成为一个导演,已经是社会的各种财富和我个人好的运气集合在一块了。我可以找一个非常好的CFO、CEO,但你给我找一个好导演试试,全中国都没几位。所以,我还得当导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