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美声组的复赛中,出现了连续6位选手选择演唱曲目《大江东去》的有趣情景。而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美声组复赛规定只唱一首中国作品,这是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从赛事设置到评选细则的一大变化。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常务副主任顾平表示,以往复赛都是唱歌剧咏叹调,也就是亮嗓子比实力,但这届复赛要求自选两首中国作品,现场抽选一首演唱,这对参赛选手的考验是很大的,对于一直接受西洋歌剧演唱训练的选手来说,中国作品的演绎其实难度更大。
112名全国选送的进入复赛的美声选手,只唱一首中国歌曲就决定是否还能继续走下去,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在顾平看来,这却是很好的方法,“如果实力足够强,其实不在于唱外国歌还是中国歌” 。金钟奖组委会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表示,此次赛制变化是经过反复论证后的决定,“作为中国的歌手、演唱家要会唱歌,唱好歌,还要唱好我们自己的歌,这也是金钟奖声乐比赛的初衷,更是这届金钟奖的最大亮点和创新之处” 。从赛制安排来看,美声组从复赛、半决赛到决赛,选手至少要准备7首歌,且不得重复,复赛是自选两首中国作品,现场抽选一首;半决赛唱三首,一首古典作品,一首中国作品,一首外国歌剧咏叹调,且以上三首歌曲中,其中两首必须用不同外国语言演唱;决赛唱两首,一首2005年以后创作的中国作品或一首外国艺术歌曲,另一首歌剧咏叹调。
这种选拔方式也让美声组评委会主任、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协副主席廖昌永感觉“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由于用美声演唱西方经典咏叹调及歌剧选段,发声相对科学,且演唱曲目都是大浪淘沙留下的经典,有很多可以模仿的范本,“但是用美声唱中国歌曲的很多技巧是需要自己摸索的,尤其是新创作品可供参考的版本很少,演绎起来就更难,这就更能看出选手对作品的理解力和创新力。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袁晨野从复赛、半决赛到决赛一路听过来也深有感触:“中国歌曲如今成为入门通行证,演唱不好就进不了半决赛、决赛,中国歌曲也规定曲目,有传统艺术歌曲,有民间歌曲,也有新创作品。中国语言的发声特点与音乐的音律如何契合,一直是中国歌剧创作中的难题,做不好就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但这次选手在演唱中比较注意吐字、发音,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用习惯听西方歌剧咏叹调的耳朵去适应和享受美声演唱中国作品,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
戴玉强、莫华伦、魏松近年组成中国三大男高音,已举办过多次巡演音乐会,他们此番也同时担任金钟奖评委,三人不约而同说起“美声无论是唱外国歌还是中国歌,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尤其是气息的运用和吐字发音的准确性上,光有好嗓子并不一定占有绝对优势,而要展现综合实力,也就是要在理解力和创造力上下功夫,好的歌唱家最终必定是要依靠综合实力获得它的一席之地” 。
有的选手认为优秀的中国作品,尤其是适合美声演绎的作品积累比较少,会出现比赛作品严重“撞车”的情况,但这在廖昌永看来,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即使是国际比赛,选手大多演唱的也都是经典歌剧选段,就是比谁的演绎更有味道、更接近完美,这也更加体现了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 《大江东去》这首作品受舒伯特、沃尔夫等人艺术歌曲的影响,注重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袁晨野认为,这首歌强调用音乐来刻画诗的意境,难度就在于对其意境的理解,而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是需要见识和阅历的。令袁晨野感到自豪的是,最近中国作品在国际音乐舞台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邀约他用中文唱美声。
在美声组最后的决赛阶段,有两位选手都选择了雷蕾作曲的原创歌剧《赵氏孤儿》中的咏叹调《雨越下越猛》,2011年这部歌剧在国家大剧院首演时就是由莫华伦和袁晨野演唱的,看到金钟奖比赛中有越来越多的选手选择这样最新的作品进行演绎,他们不禁感叹——用美声唱中国歌曲不仅是一种导向,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张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