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老中青几代华语功夫电影打星 |
新华网讯 号称真功夫力作的《功夫战斗机》在11月影片云集的档期上映,博得不少观众支持,导演主演陈天星更加被人熟知。我熟悉陈天星是从《截拳道》开始,有李小龙情结的影迷都对这部影片倍加关注,并被陈天星的功夫、思想和热情打动。随着《双截棍》和《功夫战斗机》的上映,尽管小投资导致影片有着无法掩盖的瑕疵,但陈天星的功夫和电影热忱打动了观众,赢得了三个国际电影节大奖。纵观华语功夫影坛,我们可以看到继李小龙、成龙、梁小龙、李连杰、赵文卓、甄子丹之后吴京、陈天星、樊少皇等新一代功夫打星迅速崛起。
老一辈功夫打星都是中国功夫电影史上的璀璨明星,他们做过不少创新和变革,创立了功夫电影的多种风格,创新了多种功夫表现方式,让功夫电影艺术百花齐放,为中华功夫电影传承和发扬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卓著的贡献,创作了《精武门》《猛龙过江》《醉拳》《少林寺》《叶问》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新一代打星时,当前的中国功夫电影多少让人有些焦虑,功夫电影打星多少有些青黄不接。成龙、李连杰的扛鼎将中国功夫电影推到高潮,而从《功夫之王》《十二生肖》《不二神探》开始影迷们有了更多的挑剔。甄子丹《叶问》系列推动新一波功夫电影热潮、博得当季最高票房,不过《特殊身份》里的甄子丹却给观众落下口舌。
此时,我们关注到了吴京、陈天星、樊少皇、释小龙等功夫影星。出生于武术世家、成长在武术队的吴京与李连杰同一教练,得天独厚的武术土壤孕育让他迅速在功夫电影里崭露头角,转道香港发展后,迅速用优秀的作品让国内观众熟知。陈天星15岁看李小龙《精武门》走上习武之路,拜师李小龙师弟梁挺和功夫明星梁小龙,苦练功夫25年,并两次入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和导演系,为其功夫电影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功夫和影视功底,在经过《英雄无界》等6、7部影片的尝试、探索和成长之后,陈天星用《截拳道》《双截棍》《功夫战斗机》在国内影坛立足、在国外的三大国际电影节获奖,展露为真打实战的功夫电影明星。樊少皇在占尽优势的香港电影环境中浸润、成长,参演多部影片,在《叶问》中的表现让人惊艳。当然,我们还看到了释小龙、释延能、柳海龙等新星在一些影片中的精彩展露。在他们接二连三的作品中,可见年轻功夫打星们对功夫电影充满激情和梦想,对困难不停挑战和跨越,不断锤炼和打造自己,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迅速成为华语功夫电影的扛旗手。
尽管有人在说电影作为工业生产方式使得真功夫终将被集体科技替代,尽管有人在说小投资小制作影片的剧本故事有些老套、打戏场面不够宏大、大牌明星不够多,尽管这些说法都是存在的事实、且年轻打星们也虚心接受。但我们必须明白,事物的发展都有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到高。功夫新星们则需要从无到有、从模仿到独树一帜,从稚嫩到成熟、从低平台到广阔天地。没有一个新人能一步登天,或许资本的力量可以让一个新人迅速搭上N多巨星,但缺乏历练和成长过程,难免会成为“阿斗”。我们应该记得并见证李小龙《精武门》两秒钟镜头里成长起来的功夫巨星成龙。在全世界都在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真功夫作为中华国粹文化的精髓,会经受住科技的冲击和时间的洗涤,成为长期存在的功夫类型电影的核心价值体系。若没有核心价值体系和真功夫载体,就算有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大营销,也只是虚有华丽外表。我们见过的资本大投入、题材大热点、明星大碗云集的影片被各界定论为烂片的电影不少。功夫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如果没有真功夫为支撑,将失去本元,外化的华丽将迅速凋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那么,如何在传承和发扬真功夫电影的同时,让观众和市场更喜欢和接受真功夫电影?剧本故事和创作理念必须创新,国外动作电影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科技手段的辅助应该重视,资本的助推不可缺少,品牌策划需要加强,市场营销需要精准……这些是功夫明星、尤其是电影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需要他们不断跨越的困难沟壑,更需要各界人士给予中肯的批评和发展性的建议。
时间沉淀了精华,却留不下人的青春。中华文化精神需要弘扬,华语功夫电影发展需要新一代年轻人接过前辈手中大旗继续挥舞。无疑,吴京、陈天星为主的新一代功夫打星成了未来华语功夫电影的希望,他们的坚持和创新让我们看到了功夫电影的未来曙光,他们将成为华语功夫电影的扛鼎旗手。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成长经历,会让他们在高效优质的影视平台上创作出更多经典的功夫电影作品,经受住观众的审视和时间的检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