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重奏在2013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出。 |
上海四重奏30岁了。1983年,当时还是学生的他们组团去英国比赛,意外地夺得第二名,从此与四重奏结下缘分。30年后,已成为国际顶尖四重奏的他们,回忆起当年练琴一定要快过海菲兹的劲头时说:“其实这些都没有意义啊,音乐毕竟不是体育”。在他们眼中,如果音乐不能让你流泪,那技术再好也没用。
■ 对话
如果音乐不能让人流泪,技术再好也没用
如果赵本山的观众听四重奏……
新京报:在中国很多学音乐的人可能会想成为伟大的独奏家,你们为什么这么钟情于室内乐?
蒋逸文:其实拉弦乐的人的梦想都是四重奏,你想想最伟大作曲家的最伟大的作品都是四重奏。四个人就像对话一样,你一句我一句。如果演奏一个协奏曲,三个乐章,真正能抓住你的美好旋律就那么几句,大部分时间都是做苦工,达到的目的就是“看我的技术有多棒!你快,我比你还快。”恨不得把指挥都压下去。听众会喜欢看独奏家的性格,但是真正欣赏音乐的话,协奏曲跟室内乐没有办法比。四重奏这个范畴和形式可以说是在所有音乐领域里最纯的。我有一次跟伟刚说,要是把赵本山的观众都弄来听四重奏的话……
李伟刚:你也不想要他的观众吧?
蒋逸文:我就是想弄懂他怎么把那么多人吸引过来。
李伟刚:就像林语堂说的,在美国越便宜的、越大众化的东西越赚钱。
蒋逸文:我就想弄懂,赵本山也是一种艺术嘛,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搞演奏,希望能够带给观众的东西越多人懂越好。如果大家可以对我们的背景历史了解更多,再去听的话,会更容易理解。
李伟刚:在美国有一批乐迷老听四重奏,发烧友。其实中国也可以培养一大批,不用像赵本山观众那么多,现在的观众乘个5、乘个10就很好了。
最可怕的观众往往不是音乐专业的
新京报:但是中国音乐教育会不会更多希望培养的是独奏家?
蒋逸文:回顾我们的教学历史,百里挑一、千里挑一招进来一个培养,都是瞄着独奏家准备去拿奖的。但是如果把这个作为音乐本身目的,已经错了。你学音乐是想用这个工具来解释音乐的背景和含义,包括你自己的人生经历。人家为什么说要听现场?为什么发烧友买那么多唱片比较?同样一首曲子,没有人拉得是一样的。在国外的音乐教育是先培养你怎么样学会交流,技术也是一方面,但先要学会怎么做音乐,不纯是技术,音乐应该回到其他方面,人家喜欢的是听你讲故事。最可怕的观众往往不是音乐专业的,同行们听完都说你拉得真好,但一个不懂音乐的人会讲“今天你的音乐不是很感人”,那你就要很当心了。一个评论家如果对我说“我觉得你不应该这样拉”,我理都不理的。
李宏刚:我们很在意我们在拉琴的时候互相之间讲的话。
蒋逸文:我们从来不会对彼此说:“你今天这句太美了!”
李伟刚:我们顶多是说“今天这个拉得还可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说,这个音高了,那个音低了。或者“你能不能等我一下。”
蒋逸文:就像夫妻吵架一样。
拉得快没意义,音乐不是体育
新京报:在网上还能查到很多你们20周年时的报道,现在一下就30年了。
李宏刚:时间越过越快。
蒋逸文:越来越快,越老越觉得后面时间越快。太快了,10年。
李伟刚:上次20年的时候我还没孩子呢。
蒋逸文:所以我的老师就跟我说,要多吃维生素,“我活得长,然后人家对我们很尊重,出去演出安排都是头等舱啊!”
新京报:你们对音乐上现在的希望是什么呢?
李伟刚:我们唱片也录了30多张了,不靠这个养家糊口,只是作为自己工作的业绩,稍微有些东西保留下来。现在想拉的曲子70%、80%都拉过,但还有20多个还很想拉,但是可能那20多个拉完,又有20多个想拉的。现在看到一些年轻人学习曲子很累,但这是迟早要学的。我们刚开始的十年,每年学9个四重奏,十年里曲子不重复。十年下来90个曲子。十几年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去再拉了。现在我们有二三百个曲子。我这前阵子看《中国好声音》,里面也有些人唱得很好。我觉得如果这个人的音乐不能让你鸡皮疙瘩起来,不能让你流泪,那你技术再好也没用,总是有比你手更快的。
蒋逸文:年轻的时候总要弄个秒表,想着一定要拉得快过海菲兹,什么曲子比他快了2秒很高兴,但其实这些都没有意义啊,音乐毕竟不是体育。
兜兜转转的30岁
一年七八十场正式演出
2013年10月18日18:30,李宏刚拿着自己的中提琴回到了位于北京音乐厅后台他的专属休息室。“累死了!”他把琴放下,靠在沙发上暂时获得片刻的喘息。蒋逸文拿着小提琴路过这间房子,往隔壁自己的休息室走去,“累死了!”他也发出这样的感慨。
1983年,上海四重奏在上海音乐学院诞生,今年正好是他们30岁生日。1个小时后,他们在将在北京音乐厅进行一场室内乐的演出,这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节目之一,同时他们还将接受“年度艺术家”的致敬礼。这天下午,四个人在音乐厅排练了3个半小时,等于提前拉了一场音乐会,晚上几首曲子大都是第一次演奏,这也为他们的排练增加了难度。
这段时间上海四重奏的行程表满满当当,此行他们从纽约飞到亚美尼亚又飞到北京,之后他们还要去澳大利亚,这样兜兜转转,是他们生活的常态。李宏刚已经连续好几天没睡好觉了。到北京的第一晚他去按摩,刚按了一分钟背上就出了红印子。“说明有寒气。”
李宏刚喝了几口水,站起来把琴放入琴盒,盒盖打开,里面贴满了家人的照片。“女儿和儿子,老婆,妈妈。这是5年前拍的,现在他们都长高了(指孩子)。”一年七八十场的正式演出,让他们四个人在一起的时间比各自陪家人的时间还要多。
平时尽量“不挨在一起”
为了保持一些隐私和新鲜感,每次不管是坐飞机还是住酒店,他们总要一遍遍地跟工作人员说"not next to each other"(不要挨在一起)。但是前面的那个"not"总是被人家错过,听成了要挨在一起。“这次我们来北京,入住的时候人家说‘我有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求分得尽可能远?’我说‘我们很恨彼此啊。’”说这话的是乐团的第二小提琴蒋逸文。
回想起30年前名字的来历,李宏刚说“当时我们没给自己起名字,我们老师叫上海音乐学院女子四重奏,我们如果叫上海四重奏的话不恰当,我们就没起。结果出国去比赛,比赛的时候两组中国来的四重奏,一个北京的一个上海的,人家就说我们是上海四重奏,人家起了,我们就用了。当时我们对四重奏也没有太多概念,也没打算靠这个吃饭。”
和大多数的四重奏组合一样,在过去30年里,上海四重奏也经历过几次人员变动的情况。最初组合中的李伟刚和李宏刚是兄弟俩,他们是乐团30年中始终没有变换的两个人。1994年,北京人蒋逸文加入。2000年,乐团在面试时遇到了现在的大提琴尼古拉斯,他只演奏了两分钟,就征服了乐团的其他成员。上海四重奏里,早已不都是来自上海的成员,但是毫无疑问,他们每个人对室内乐都偏爱有加。
上海弦乐四重奏
1983年组团,当时团员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本科生,组成四重奏是为参加英国最大的四重奏比赛,当时只想出去观摩一下,却出人意外地闯进决赛,获得第二名,当时在国内引起轰动。得奖后,他们在上海举行首场公开音乐会,1985年赴美学习,1986年在纽约举行了首演。30年来,李伟刚、李宏刚兄弟俩没有离开过这个组合,另外两人却换了多次。1994年,当时的中提琴王征离团到德国,他们花半年时间没有找到满意的中提琴手,第二小提琴李宏刚便试着改拉中提琴。组团至今,上海四重奏已经成为国际上著名的四重奏乐团,演出劳务费在目前国际上四重奏乐团中几乎是最高水平,他们一年演出80-100场,乐团成员目前都定居在美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