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已落下帷幕,作为“压轴戏”的文华奖水落石出。文华奖作为我国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近年来已经为业界所熟知,而记者发现,尽管第十四届文华奖评比诞生了许多获奖剧目,但获奖剧目对部分民众而言依然是籍籍无名,其市场占有程度有待提高。文华奖能否及如何实现叫好又叫座,成为十艺节期间备受关注的话题。
业内人士表示,文华奖能代表一定时期中国专业舞台艺术水平,其遭遇反映当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审美分化较大。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说,首先应该承认,对艺术而言,不能简单以市场效益论好坏。市场火爆不见得就是艺术水平高的高雅好戏,反之亦然。
陶诚说,面向大众的演出应由面向大众的院团去负责,而作为“国家队”的文华奖评选,就应该树立一个标杆,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文华奖作品应该是秉承理想、站在艺术宝塔顶端的作品,是精神层面的、形而上的、能够带来震撼和启迪的艺术。“高雅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是矛盾的。”
如何让好的艺术作品更好发挥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近年来,部分剧团进行了一些探索,值得关注。昆曲《红楼梦》《牡丹亭》在济南的演出一票难求,部分专家认为,这与创作者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分不开。比如,青春版的《牡丹亭》改革唱腔、旋律,起用年轻演员、赋予古曲“活力”,让古老昆曲赢得了青年观众。《红楼梦》的创排也是一次艺术创新的大动作,北方昆曲剧院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并对唱腔程式进行了再创造,让人耳目一新。《红楼梦》的编剧王旭烽说,昆曲坚守原汁原味或者勇于改革创新,都令人尊敬。如果改“过了界”,可能成为另外一种样式,但只要有价值、好看,也仍然令人尊敬,至于还叫不叫原来的名称,可以再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