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华奖剧目评审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院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剧目,集中展现了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代表着当下文艺创作的一些新特点。而观众的热情参与,也从侧面反映了文艺创作的可喜成绩。
剧目百花盛开
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全国共有87台优秀剧目参加文华奖评审,这些剧目汇聚了我国当前最富创造力的编剧、导演、表演等艺术人才,展现了各地良好的创作势头与崭新的艺术创作理念。
地方戏曲、话剧、歌剧、舞剧、交响乐、杂技等艺术形式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向好趋势。随着文化部对地方戏、歌剧、杂技等艺术门类发展的政策扶植,除一些主流艺术形式外,汉剧等古老地方戏剧种首度登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对参评剧目中占多数的戏剧艺术而言,艺术节的平台无疑再度推动了市场的繁荣。山东省话剧院院长柳玉林告诉记者,院团都想借助“十艺节”的平台展现各自剧目的水准,并借此机会深入交流学习。“从‘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全国观众的热情。在‘十艺节’的舞台上,看到话剧广受追捧,说明我们的坚守是值得的。”
除对院团的影响外,演出的繁盛还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了艺术盛宴。济南市民李欢旭说:“电视之外,剧场是个更有魅力的地方。”
老戏新编有魅力
在文华奖参评的众多戏曲剧目中,像京剧《香莲案》、汉剧《宇宙锋》、昆剧《景阳钟》等或由老戏新编,或取材于经典折子戏创作排演的剧目受到了较高认可,观众普遍呼吁将其“留下来”。
以上海昆剧团创排的《景阳钟》为例,该剧以传统戏《铁冠图》为基础,剧情在《乱箭》、《撞钟》、《分宫》等经典折子戏之外,加以丰富发展。《铁冠图》对明亡的教训沿袭了“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历史评判,而新编昆剧《景阳钟》中,编导有意识地触碰崇祯性格中猜忌、残忍、刚愎等缺陷,以及由此造成的可悲抑或可怜。“景阳之钟”不单是贯穿剧情的主线,亦是明亡的历史之鉴。明史作为史学中的敏感断代,在剧情处理中编导仍回避了某些政治因素,但对崇祯性格缺陷的揭示、对其内心纠结的挖掘,已突破了传统戏曲中惯用的道德评价,显示出一些可贵的现代之思。
而对于新编京剧《香莲案》来说,有传统戏《秦香莲》和《铡美案》为成功范本,编剧刘连群坦言,新编不是“颠覆”,而是让古老故事多一种解说;汉剧《宇宙锋》同样将剧中人物的行动赋予了新的诠释,这些新解读更符合当下观众的价值判断与审美需求。
《香莲案》以“程腔”之幽怨与人物的身世沉浮契合,而《宇宙锋》中“跪步”“跪蹦”等程式化技巧都与人物情感的表达结合到位。现代思考所传递出的新内涵与不离戏曲本体的表演技艺较高融合,是“老戏新编”的魅力所在。
观众追捧“名角儿”
韩再芬、王君安、孟广禄……对名角的追捧是剧场中火爆的一幕。在省会艺术中心大剧院,老戏迷王华生专程前来观看京剧《项羽》,他告诉记者,因为喜欢花脸演员孟广禄的演唱,买票看戏完全是奔“偶像”而来。而在越剧《柳永》的演出中,手捧鲜花的“君迷”将现场热情一次次“点燃”,演员三度返场谢幕仍有观众不肯离去。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山东省杂技团金奖演艺厅,观众因叹服演员们“上天入地”的本领争相与其合影留念。对此,山东省杂技团团长姚建国说:“观众对演员的追捧是可喜的,说明了艺术本身的号召力和观众对我们团队的关注度。我们重视培养高水准的演艺人才,也希望凭借他们的魅力吸引观众。”
观众对演员的热捧,还反映了在演员与观众为主导的剧场艺术中,好演员对于剧目呈现的重要性。以山东省话剧院创排的《严复》为例,有“老戏骨”柳玉林的精湛功力和青年新秀张林精彩演绎,加之剧作对个体困境的关注,自然让观者痛快淋漓。而像黄梅戏《徽州往事》,因该剧过于放大社会背景的影响,削弱了对人物内心挣扎的充分刻画,但韩再芬的精湛演技亦能调动观众热情,足见一个“好演员”的重要作用。
新剧目创作仍需沉淀
艺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要给人以温暖或感动;但艺术有时也要触碰“美”的破碎、“美”的消逝,给人以直指内心的震荡。在文华奖的众多剧目中,创作者们深谙艺术真谛,为观众奉献上了诸多精品:有的书写小人物的大情怀,有的传递正能量的个性自觉,有的直指灵与肉的困惑……题材样式之丰富,不一而足。现代人走进剧场,已不满足于“单一”的享受。山东省杂技团团长姚建国说:“在杂技剧《聊斋遗梦》的市场调研中,观众都希望从剧中找到适合自己审美需求的部分,如杂技、爱情、魔幻、3D等。”但他强调,创作不是将各种元素“混搭”,一些元素能否融入,还要看其与本门类形式的契合度。
参评剧目中,也存在类似舞美、灯光、布景喧宾夺主的现象,甚至有与本剧种特色相游离或在处理上不考究之处。如《景阳钟》中,新编场次的唱词多处化用《长生殿》的词句,有凑韵害义之嫌。而在观摩北昆《红楼梦》之后,有观众直言其唱词、念白太“水”,在表现古典题材上缺乏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新剧目仍需继续打磨、沉淀。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孙丛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