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俄罗斯“同龄者”民间文化舞蹈团的精彩演出 |
以1公里长的马路为展示舞台,以行进互动为表演形式,吸引2万多名观众沿路观看……10月17日,上海市宝山区牡丹江路成为欢乐的海洋,来自世界五大洲14个国家的20多支艺术团队在这里载歌载舞,为第八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及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拉开序幕。
当天,在60名平均年龄约60岁的月浦社区居民组成的军鼓队引导下,巴西凯迪卡舞蹈学院艺术团、匈牙利巴托克民间舞蹈团、以色列西尔弗舞蹈团和上海吴淞街道腰鼓队、浦东三林龙狮队等团体的近300位民间艺术家,分别献上各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普通百姓能在家门口集中欣赏、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这样的演出非常好!”观众中一位退休教师赞赏道。正如国际民间艺术组织荣誉副主席伊廷所说,文化间的碰撞必然会促进世界人民之间真诚的交流,各国艺术家和上海人民的友谊借助这一平台得到了深化。
由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文联、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等6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宝山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将持续至10月22日,通过六大板块系列活动,为市民搭建参与文化的舞台,促进中外民间文化交流。
始终坚持“让艺术为百姓所享”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今年将组织近3000场群众文化活动,把国内外文化艺术精品送到大众身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届艺术节举行正处在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最热烈的活动季,两者的强强联合带来了更富创意的活动策划和更多元的艺术体验。
10月18日至11月17日举办的“天天演”活动,将继续打造让群众成为公共文化活动主角的开放舞台,每天分上午、下午两场在南京路世纪广场演出。国内与国外、专业与业余的艺术团队同台献艺,高雅与通俗、传统与时尚的表演形式碰撞融合,62场演出异彩纷呈。作为本次“天天演”活动的新亮点,上海市民文化节“区县周”特色展示活动,众多民营院团积极参与,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广州歌舞团等优秀团队免费提供高水平专业演出,实现年龄、地域和行业的全覆盖等,既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又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10月18日,上海市多个广场大屏幕上同步直播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大戏《天鹅湖》,为没能走进剧场观看演出的群众带去“福利”。这场让百姓共赏经典的直播正是借了“上海影像艺术夜”的“东风”。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上海市将有74个播放点对上海国际艺术节的10台经典剧目进行转播,总计播放场次达268场。
此外,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继续降低普通市民百姓参与的门槛,节约经费转而投入“文化惠民”项目,加大“优惠票”“低价票”的供应力度;首次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的“亲艺术·添智慧”系列亲子嘉年华,以及更多走进校园、走向周边省市的文化演出活动,无不体现出本届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在发掘活动深度和拓展受众广度方面的努力。
相关报道 上海国际艺术节颁发特别贡献奖
为表彰中外艺术家对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支持与贡献,自2012年起,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开始向为艺术节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外艺术家颁发特别贡献奖。10月18日,中国舞蹈艺术家赵明和国外舞蹈家让·克里斯托弗·马约获颁“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贡献奖”。
让·克里斯托弗·马约是蒙特卡罗芭蕾舞团总监、编舞,曾改编过《睡美人》、《灰姑娘》等多部古典名作,其别样的现代舞蹈语汇令人耳目一新。赵明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剧,其作品新颖流畅,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和艺术价值。他编导的舞剧《霸王别姬》、舞剧《红楼梦》、杂技剧《天鹅湖》、舞剧《绣娘》等多部作品参加本届国际艺术节。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陈 璐 洪伟成 陈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