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电影《红楼梦》剧照。朱冰贞饰林黛玉,翁佳慧饰贾宝玉。 |
9月28日晚在武汉举行的金鸡奖22届颁奖礼上,由北方昆曲剧院出品的昆曲电影《红楼梦》获得了最佳戏曲片(与《兰梅记》并列)。
该片总策划、总监制王海平昨日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获奖能让更多人知道昆曲电影,下一步如何在国内外发行问题才是重点。”据介绍,这部电影的“母本”舞台版《红楼梦》将于10月5日至8日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
舞台版:
酝酿五年,叫好叫座
昆曲电影《红楼梦》由昆曲舞台剧《红楼梦》原班人马出演,龚应恬担任导演,集结了昆曲界最优秀的青年演员。上海昆剧团女小生翁佳慧饰贾宝玉,北方昆曲剧院新秀朱冰贞和邵天帅分别饰演林黛玉和薛宝钗。
舞台剧《红楼梦》酝酿五年,2008年推出后在北京等地舞台得到广泛认可。上座率最高时能有90%,获得了业内人士和戏迷的欢迎。为了更有效地推广昆曲,2011年北方昆曲剧院联合北京怀柔文化委员会进行电影版翻拍。
电影版:
割爱“刘姥姥”部分
2011年底,影片中北京怀柔星美影视基地开拍,一共耗时42天。影片以贾宝玉的视角,全景式展现荣国府的兴衰和他的人生感受。
舞台版《红楼梦》长达五个多小时,分成上下本两天演完。改编成160分钟的电影必须对内容进行浓缩,比如很多场景在电影里使用闪回镜头展现。虽然创作者希望完整演绎出曹雪芹的作品,但为了尊重电影规律只能忍痛割爱。比如电影里就删掉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场戏。
■ 观演贴士
●《红楼梦》(上本)
时间:10月5日、6日19:30
地点:天桥剧场●《红楼梦》(下本)
时间:10月7日、8日19:30
地点:天桥剧场
■ 对话电影版总监制
王海平:还要研究发行模式
新京报:获奖之后剧组有没有庆祝一下?
王海平:得奖之后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要研究好发行模式,但《红楼梦》的得奖也证明用电影手段传播国粹,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
新京报:《红楼梦》虽然获奖,但在商业院线获得票房不是件容易的事。
王海平:确实如此,这部电影采取的是先从大学突破的发行方式,今年2月26日影片首先在北京大学举行首映式,反应相当不错,不仅有昆曲爱好者前往观看,一些普通大学生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新京报:这部电影能获得金鸡奖,你最想感谢谁?
王海平:最值得感谢的是一线创作人员,从舞台剧到电影,这批导演、编剧、演员对红学、昆曲的热爱让人动容。
新京报:当时怎么想到将昆曲《红楼梦》翻拍成电影?
王海平:通过电影这种世界通用语言传播中国昆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相信其影响力会大于传统的舞台方式。舞台剧演出上座率再高,观众也有限;其二,电影这种方式也非常适合走出国门。
新京报:这部电影在国外放映过吗?
王海平:2012年我们曾在法国巴黎举行发布会,放映了25分钟的片花,反响出乎意料地热烈,法国人都认为看得懂,也很喜欢这种唯美的东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东亚的官员虽是印度人,也能认可这种艺术形式。放映后不少外国友人过来看,有些人本来打算露个面就走,没想到最后被吸引到看完。
新京报:近些年包括白先勇在内很多人士和机构都为推广昆曲做了很多事情,你的建议和看法是?
王海平:我觉得创新还是不够。昆曲也是在地方小调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你不能把经典当成模本或枷锁。要在继承它的精髓和审美风格基础上做出改动,拍摄电影只是创新手段之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