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行动》海报 |
(搜狐娱乐讯 文文周/文)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片已经放映了四分之一,这五部来自不同国家的影片,都是中小成本的独立制作,水准和风格参差不大。《夜色行动》虽然由杰西-艾森伯格,达科塔范宁这样主演过成功大制作的好莱坞新星担纲,并不改变其现实主义题材独立小电影的实质。
一直有一个偏见是,当红票房明星参与独立小制作,一定要图点儿什么。推测一部分人可能图个奖项,给自己增加好名声;一部分人可能想改变自己花瓶的形象,拓宽自己的戏路,或者证明自己会演戏,像是去年想转型病急乱投医,胡接了一堆独立制作却收益甚微的希亚拉博夫。当然很多人只会陈词滥调地表示,自己被角色吸引了。问题能有几个是像《唯爱永生》里那样真正迷人的角色呢?不如跟陈坤参与《过界》一样,诚实地回答,有人找我帮忙,我帮了,就这么简单。所以,偏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很多明星参与独立电影,没图到什么,也没给电影带去什么。很遗憾。
《夜色行动》讲述了三个环保主义者密谋炸毁大坝的故事。这故事不论从设置还是拍摄风格来讲,都特别像是社会新闻改编。以至于片尾出字幕了还没看到“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字样,有点儿不相信。并不是说它拍得多么真实,而是这样的故事、影像、叙事结构和方法,实在是太多了,跟二十年前的比没什么变化,跟两年前的随便一部比,好像也没有差别。扔到DVD碟里,可能都想不起来自己看没看过。
这时我们就会思考,一部电影被拍出来的意义是什么。当然,本片讨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你的行动真的可以拯救世界吗?”“在你自以为拯救世界的时候,牺牲了无辜的生命该怎么办?”也照样没有评判角色们的行为,开放式的结局。说“照样”是因为,这类的影片都是如此。但是电影是为价值观命题而存在的吗?电影区别与其他叙事媒介的地方,例如影像、音乐等元素的创造,如果不能体现,那这东西跟一篇社会报道的区别又在哪里?
这已经是导演凯莉雷查德的第八部作品,老实说,恐怕没有给谁带来惊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