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4启示录——
电视台“店大欺客”还是注水剧泛滥?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笑道,“电视台删戏说到底就是为了收视率。而编剧导演们和电视台互掐也是为了尽可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你看,琼瑶被宠了一辈子,被电视台删戏自然要争。宁财神也是知名编剧,电视台会给他面子。在圈里,更多的创作者被删了戏都是忍气吞声。但是从电视台的角度来看,制作方注水太多,剧情拖沓,而卫视间竞争如此激烈,为了收视可以用尽手段。”
事实上,删戏还不算激烈手段。如果收视不好,电视台甚至会采取砍掉剧集的方式弥补收视。一个例子是今年3月份上星播出的《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过于迟缓的剧情和拍摄不严谨等硬伤,该剧收视率并不理想,甚至导致三家播出卫视相继跌出同时段的十强位置。北京卫视为此停播该剧,还被剧方以“违约”为由告上法庭。
编剧汪海林认为,“电视剧被删减这样的情况短期内很难解决。一方面是电视台有收视压力。另一方面制作公司也不要注水,要控制质量,剧要精到。不要为了卖钱,故意拉长时间。但这两条,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隔岸观察:以编剧为中心的美国电视圈
美剧专家周黎明讲解了美国的电视圈运作模式——美剧主动权掌握在编剧手中,向电视台兜售的是故事概念,卖的是故事。电视台如果看好故事,就会先订几集来试播,试播效果好,就会继续买。如果收视不好,就会中途不播。制作方也是始终奉行以收视率为王道,电视剧中途被砍司空见惯。但是在国内,电视往往沿用电影的导演中心制,而且是拍完整部剧再卖给电视台,同时要分一轮二轮,上星和不上星等多种播出模式,很少有定制剧一说。
周黎明也介绍说,美国电视台对电视剧要求很严格,播广告的时间也卡得很死,也会有规律可循。譬如在第20分钟要播广告了,这时候剧情就要达到高潮。为了配合电视台的这种剪辑要求,编剧在编剧情的时候,合理安排剧情的推进。
谈到如何避免制播双方因为“删减戏份”互掐的乱象,周黎明认为,“政府没有发布明确的规则,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如何处理。国内也没有一个明确规范说剪辑权一定要归谁,一般来说合同里剪辑权给了谁就是谁的。但是情况总是变来变去的,大家也不太会按照合同走。”
[上一页] [1] [2] [3] [4] |
文本导航
- 第3页:Part3解读——电视台是否有权删戏
- 第4页:Part4启示录——电视台“欺客”还是注水剧泛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