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界黑幕》海报 |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 文/兰波)俄罗斯民族可能是全世界最为奇怪的民族,一方面,这块土壤滋生了一大帮全世界最向往自由,关怀最渺小的人类个体、对生活充满关爱和热情的人,从普希金到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无不如此;另一方面,它又是现代极权制度的滥觞,各种罪恶和政治黑幕的盛行,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二十年来,即使前苏联极权垮台,但极权留下的伤痕依旧深深烙印到了这个民族的脊背上,民主政治的“部分引进”只能止痛,不能完全让其痊愈,各种腐败现象如伤口上的痈疮,成为滋扰俄罗斯最头痛的问题,加上普京统治后的铁腕手段和独裁倾向,这块伟大的土地从未摆脱强人政治和威权主义的影响,徒具民主虚表。是以生活底层乱像日益丛生,普通民众依旧对生活的未来和国家前途感到担忧
基于这个社会大背景下出炉的《警界黑幕》无疑深怀不满,语带嘲骂地狠狠刺了俄罗斯现状一刀。导演把半封闭情景下的一个俄罗斯小镇作为俄罗斯的象徵,而操纵生死大权的则是镇上的警察机构,意喻统治俄罗斯的,以普京为首的一众强人政治家。影片借揭露俄罗斯警界内幕的现实题材同构着俄罗斯的腐败政治现状,此外,一如既往的继承了尤尼-贝科夫对人性的拷问,逼仄处境中一个人该如何选择?
尤尼-贝科夫是近几年俄罗斯的新晋导演,2010年的处女作《即刻求生》一问世即得到相当好评,而且他的风格在那部电影就开始确立:喜用极端处境下挤出龌蹉人性和真相。时隔三年,尤尼-贝科夫自编自导,再度推出了本片,随即便被选入了法国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竞赛单元和俄罗斯索契电影节,这次入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剑指金爵奖。
电影剧情并不复杂,一天之内就完成叙事,颇带罗马尼亚新浪潮现实主义电影范儿。事发当天,警官谢尔盖-索博列夫(德尼斯-什韦多夫饰)开车去医院看望即将生产的妻子。由于心情迫切,导致思路混乱,踩错刹车,撞倒了一个候车的男孩,男孩当场死亡。而男孩母亲(伊琳娜-尼兹纳饰)在旁目睹了这场意外,随即报警。为求开脱罪行,索博列夫打电话向警局的朋友求助,而警察局长正面临一年一度的国家考核和社区竞选,为了掩盖这个污点,在局长指示下,全局上下都替索博列夫包庇罪行,造假证据,继而矛盾激发,导致警察们不断杀人灭口。在悲剧面前,良心自责的索博列夫为了避免事件继续恶化,试图弥补犯下的过错,但已为时太晚,他不得不做人生中最艰难的一个选择……
从技法上来说,电影拍得比较干错利落,情节紧凑,配乐情绪到位,营造出阴郁的气氛,层层递进,直达结尾饱含悲天悯人的用意。长镜头玩得不错,干净、冷峻,雪景拍得很美,干净的雪倒衬出人性的恶,深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般的悲凉。而拘留所长廊里的一镜到底更是惊艳,捕捉精准,刻画出底层市民对蝇营狗苟的俄罗斯官场的满腔愤懑,一位洞悉这无边无际官场黑幕的老大娘满腔愤懑控诉着:“你们是会下地狱的。”让所有在场的大小官吏都怔立原地,意味深长。
片中各色警察除了男主角谢尔盖-索博列夫外通过简洁的对白刻画得不算脸谱化,各自为了生存出口而挣扎,杀害了被害者一家,却免不了堕入人性深渊的悲凉。母亲的丧子之痛在警车上,通过景别一致,但拍摄角度略有差别的镜头呈现出情绪梯度,很赞。办公室逼供签字一场戏处理得最为有力,尤尼-贝科夫自演谢尔盖-索博列夫的警官朋友,威逼利诱,色厉内荏,最后强行施暴,逼迫受害人母亲签字,透过这场触目惊心的审讯戏和高潮戏的愕然转折,官僚们欺凌民众,杀戮的抉择及生存的取舍都是源于私欲和利益等制度和人性陋处暴露无遗,最为黑暗的莫过于是警察局长在为了应付年度考核和地方竞选,阐述“蛇鼠一窝”的自保理论。“杀他们一家可以保住我们全部。”在他的授意下,手下才敢这样肆无忌惮地乱杀无辜,俄罗斯政治的强权色彩就这样活生生地剥离在观众的眼皮下,个人干预操纵之“假民主”的真面目暴露无遗。
可惜的是,这个故事在对政治反讽方面毫无问题,但在人性的挖掘上,却差了不少,整个剧本的逻辑性和走向极其牵强。看得出导演力图抛出他一如既往的“To live,or not to live(要死还是要活)”的人性拷问主题。但几处段落都是自以为是的阐述,最让人不解的是让受害者封口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这帮警察却始终在坏与更坏中选择更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导致后果如滚雪球般般越来越不可收拾,造成剧情有些狗血,这就是典型理念强奸叙事的模式。这样的处理导致影片后半段无处不在的刻意感总是在提醒观众,剧本已陷入如同程序化选择的设计性。谢尔盖-索博列夫的心理挣扎不是与整个局势作斗争,而是不断自我纠结,不断左右摇摆,之间的心理转变铺垫太少,总是仅交代心意改变的结果,完全忽略过程,大大失分。
公允地说,本片应该在奖项上有所斩获,毕竟这是导演尤尼-贝科夫第二部长片,设计到如此沉重的题材,又是在如此艰辛的情况下拍摄而成(女主角伊琳娜-尼兹纳在上海放映后的记者见面会上说了尤尼-贝科夫本只想写出剧本,别人执导,但长达三年没制片人敢投资,后来导演自己自觅资金制作完成,加上大部分的戏是实景拍摄,当时是零下三十度的天气,拍摄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取暖设施,演员只能躲到车里抱团取暖)影片中尤尼-贝科夫个人的风格还是非常明显,在处理摄影,剪辑和调教演员上都有上乘表现,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