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问二:版权引进节目为何扎堆?
从2013年4月开始,由卫视竞争引发的内地综艺节目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场大战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国外引进版权的节目达到了一半以上。有人认为国外的优秀版权模式会促进内地综艺节目的发展,但也有人担忧,简单的“拿来主义”最终会导致内地电视台丧失研发新节目的原动力。在“节目模式引进与原创高层对话”论坛上,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热点。
电视台热衷买版权节目的幕后
观点一:引进版权可以规避风险
酷6网CEO,前浙江卫视副总监、《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总策划认为,中国人并不缺乏原创的能力。不愿意去研发,转而购买版权,是因为这可以省掉研发过程中失败的风险。
观点二:广告客户有需求
安徽广播电视台节目研发中心主任、《我为歌狂》总制片人柴焰则认为,电视台选择新节目跟客户需求有关系,,当一个节目模式要选择做还是不做的时候,客户的意见就会很重要,如果节目是引进模式,他们的兴趣会大很多。“电视台也要生存,电视台也要考虑节目的投入产出,所以与其说是电视台有什么考虑,很多时候可能要先看市场有什么考虑。”
观点三:行业浮躁过于功利
深圳卫视节目总监、《年代秀》、《清唱团》总制片人易骅看来,之所以大家会扎堆引进节目,最重要的原因是从电视台的领导到观众大家都比较浮躁,经受不了失败,特别的功利。
拼完版权,还应该拼什么?
观点一:别当暴发户,真正做到更国际接轨
唯众传媒创始人、总裁杨晖对目前国内综艺节目的现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现在就像一个暴发户,有钱有市场,但不会说NBA的语言,没有真正做到和国际接轨。”他觉得未来模式引进的趋势,一定是大的节目,一定是差异化竞争,不要都往音乐节目扎堆。
观点二:不要迷信宝典,核心价值观最重要
深圳卫视节目总监、《年代秀》、《清唱团》总制片人易骅认为,做节目没有一成不变的宝典,模式你长一点短一点,或者改掉一个环节,或者VCR剪辑的方式有所不同,这都不是大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呈现出同样的,西方人东方人都会认同的一种价值观。”
观点三:吃透节目,学习优秀经验
如果单纯比导师的分量,《中国最强音》胜出的不止一筹,但为何这种优势没有转化为收视率和美誉度?星空华文副总张一蓓就尖锐地表示:“他们在做这个模式之前,真的吃透了原节目吗?模式之所以是模式,正因为它的成熟和科学性,细到导师表达的每一个观点次序都很重要。光有巨星有什么用?还要充分尊重原版节目的精髓,从剪辑入手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
[上一页] [1] [2]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