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版《唐璜》中,唐璜赴石像之约,黑色纱幕垂下,惩罚随即降临。他伸出手想握住空中落下的流沙,最终定格在一个绝望的表情。
“唐璜”这个17世纪舞台上的贵族花花公子,在欧洲家喻户晓,在中国也有高的知名度。以色列盖谢尔剧院的《唐璜》上演前,国内的舞台上这出戏也屡见不鲜。以往国内舞台上的唐璜,大多被塑造为猥琐的好色之徒,他能花言巧语把女人哄得团团转,也能对自己的恶行振振有词,实在难讨人喜欢。以色列盖谢尔剧院此版“唐璜”,却真是令人又爱又恨——爱他风流倜傥真性情,也恨他的自私和冷酷。
上半场的欢乐闹腾令人见识到戏剧飞扬的想象力。比如村姑们在海边浣洗的白布在灯光效果下,瞬间成为一汪碧蓝色的海水。几个看似简陋的木质高台,通过组合,立即构建出了不同的场景。进入下半场,戏剧的气氛急转直下,思辨的戏份开始增加。“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该信点什么呀,您信什么呢?”唐璜的仆人斯卡那尔问。“我信2+2=4,4+4=8”,唐璜说。“2+2=4”在剧中被多次重复,成为唐璜的口头禅。遭其抛弃的姑娘找上门来,唐璜辩解道:“如果继续跟你在一起,就不免要得罪上帝了”。唐璜口中的“上帝”就是欲望。在他的世界里,欲望至上,而他自己是欲望的化身,自然也是上帝的化身。这个自我认识使他得以无惧鬼神,只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相比那个总在念叨着害怕报应的仆人斯卡那尔,唐璜在剧中的形象要正面得多。他用金钱施舍穷人,为受欺侮的人打抱不平,而这在斯卡那尔看来却是难以理解的多管闲事。崇尚自由,信奉欲望的唐璜,丝毫不受道德教条的约束,也三番五次对神的旨意视而不见,身边的人备受伤害。也许是世道变了,放在古典主义时期,唐璜绝对是个异数,一个离经叛道的人物,但若是今天再看,这都算不得惊世骇俗。
在原剧的结尾,唐璜被石像拖入地狱,他的胡作非为受到神的惩罚。但在以色列这一版《唐璜》中,唐璜赴石像之约,黑色纱幕垂下,惩罚随即降临。他伸出手想握住空中落下的流沙,最终定格在一个绝望的表情。
有意思的是,此前剧中还用到Led Zeppelin的名曲《天堂的阶梯》(Stairway to Heaven)中那段著名的前奏作为配乐,再结合这部戏对原剧本结尾的改动,意义似已昭然若揭。纵观全剧,创作者没有竭力展示唐璜的可笑与可恶,而是费尽心思刻画了一个魅力四射的混蛋。这个故事的结尾甚至还让唐璜有了点悲剧英雄的意味。可不是吗?欲望乃人之本能,一个与世界抗争,拒绝被世俗化的人,最终走向毁灭,多少还是让人感叹唏嘘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