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人物专访

城市当代乐团指挥三宝:要填补轻音乐市场空缺

2011年12月21日15:59
来源:搜狐娱乐

  三宝不觉得现在人们听到的音乐太多了,他认为现在大部分人其实没听过多少音乐,也没时间听音乐,所以这个乐团可能会面向这类群体,真正自己找音乐听的人是少数。类似电影乐团平时演出演奏的曲目都很老,但很受欢迎,恰恰说明听众平时听得不多。

  “我觉得混搭应该能给他们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三宝说,“现在很少有人去听传统民乐,但我不想去做原生态的乐团,因为操作起来太麻烦。我想做一种电声底子的民族风格的轻音乐,把民乐体现在不同音乐里,我觉得会是一件挺好玩的事儿。很多人可能都没见过这些乐器,比如巴扬、曼陀铃、排箫。”

  事实上,虽然民乐一直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音乐,但是在市场层面的操作中,人们究竟对这种音乐能有多长时间的关注程度,还是个问题。流行文化的特点就是速生速灭,在速生速灭过程中慢慢形成文化传统和氛围。但是最近30年,中国在流行文化方面所形成的氛围还不够强,更多是本着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能用的就把它糟蹋到令人生厌,弃之不觉可惜。所以这几十年的流行文化一直没有形成真正的延续和具有自我繁衍能力的文化基因。今天当人们想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做的时候,发现一些最基础的意识和习惯还没有。

  三宝说:“2003年我做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也有这个问题。刚开始宣传做得不好,头几场来的人特少,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云南歌舞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很多人看了第一场,又要第二场的票,看了头两场又要看第三场。第一轮我印象特别深,在北京演了9场,前4场人都不多,第5场就上人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上座率,到了最后四五场就一票难求了。大家都觉得特新鲜,当时我特兴奋,觉得大家可以接受。但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2003年之后大家对原生态已经不觉得新鲜了,因为多了。像这样的乐团,你光靠前期说这类音乐是怎么回事观众是没概念的,你只能靠一场场去演,经过一段时间后,慢慢有个预热的过程。一般热得快冷得也快。”

  谈到民乐听起来如何让人感觉更轻松,三宝有自己的理解,他说:“民乐搭起来是不容易的事情,对我来讲,我以前基本没用过合奏。我以前写的音乐中的民乐都是独奏,在我的概念里,民乐是不适合合奏的。我不太喜欢听民乐大合奏的音乐,因为那种东西本身削弱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咱们中国的民间乐器都太‘硌色’了,太有特点了,混在一起很难产生糅合饱满的感觉。不像西洋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音色是统一的,融在一块儿很好听,很包容。所以我通常不这么干,这次我之所以用了那么多合奏,我用在弹拨乐更多一些,因为弹拨乐合奏在一块儿比吹拉乐器合奏更悦耳一些。因为所有的民间弹拨乐器都是有品的,至少音还可以准,我不太接受民乐合奏是因为一合起来音太不准了。民间乐器不像西洋乐器有十二音律,每个音都那么准确。京剧的定弦不能纯五度,比五度大一点点听着才舒服,我用弹拨乐就好一些,因为有品,就像吉他一样,只要弦对准了它肯定是准的。我的乐队里没有二胡,没有民间的弓弦乐器,所有的‘胡’我都没用,实在太难融在这里了,包括唢呐我也没用。”

  乐团在招乐手的时候,也考虑到招一些年轻充满活力的人,尽可能让乐团整体感觉更接近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三宝而言,也许比他过去尝试流行音乐或者音乐剧更有挑战性,因为这支乐团在面对市场的时候没有回旋余地。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王小峰)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