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新京报:马勒年上演音乐“比赛” 大师轮番上阵

2011年11月09日09:47
来源:新京报

  2011,是中国古典音乐界的马勒年,超过十场的系列演出,在满足爱乐者的同时,也让听众有了一次比较的机会。上周末,大卫·津曼让人震撼,而本周末,西蒙·拉特则让人期待。

  上周末,两场音乐会在诠释的精确度上可谓两极。84岁的斯柯达也许是最后一次来中国演出了,他已经坐起来显得费劲,却边弹边指了巴赫(编号1052)、莫扎特第24、贝多芬第1三首钢琴协奏曲,相当之艰难。虽然这不能掩盖力不从心的种种错误,听得那么让我遗憾与心疼,但协奏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则完全不可原谅,他们显示了专业背景的业余水平,连同老大师将音乐一起带入了随时刹车的不安全感里。尽管如此,斯柯达的修养并没有丢,好像话说不清楚但思维仍然大家风范。他的发音令人清晰可见当年维也纳三杰(斯柯达、古尔达、德穆斯)之一的卓越风采。后来在后台见到老人签唱片,他指着一张与富特文格勒合作的贝多芬协奏曲封面,特意写下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59年之后”,念及故人之情令在场晚辈无不动容。

  第二天的大卫·津曼指挥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几乎令我心惊肉跳。当然绝不是发生了什么错误,而是合奏之精确如同每秒亿万次计算能力的超级电脑。津曼个子不高,有些像偏瘦的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他的指挥风度和衣着一样干净利落。上半场的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速度较快,貌似有些接近时代风格的演绎,但是在神秘的主题旋律之后又非常小心地展开。这种展开如果按照我的期望,可以做一些强烈的对比,就像开车走了一段以后把车窗全摇下来兜风,津曼只是露个缝隙而已,缝隙之宽度跟量过似的手拿把攥。圆号的过渡性独奏宛如红绿灯控制。第二乐章的木管独奏非常特别,据说是用了新校订的乐谱,都加了装饰音,这让纯朴抒情的舒伯特显得略微做作,不过整体依然流畅,所有声部的分辨率都很高。这首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演完,几乎没有表达任何情绪,在今天也算说得通,因为作曲家所处的年代远未有今日的戏剧化,含蓄并不失之为一种态度。我只是不住地猜想,马勒五也会这样吗?

  音乐不是比赛,但它总会不自觉地和听众心目中某个理想或者期待的演奏去比较、甚至对抗。上半场如果这样说算平局的话,下半场就越来越刺激。马勒的交响曲本身就含有无数冲突,核心就像两小儿辩日,争论不休。津曼棒下的5个乐章身材肥瘦都差不多,渲染是谈不上了,每个乐章的矛盾主题还都淡化得干干净净,但这完全不是失职,因为合奏之天衣无缝已经让我难以判断究竟是没感情还是不动感情。都说阿巴多追求室内乐般的精度,那津曼在前两个乐章已经彻底实现了,所有声部都焊接得光滑细致,均衡得无以复加,听马勒原本是准备一颗心七上八下,津曼弄得我踏踏实实,旱涝保收。第三乐章圆号分量很重,津曼特意安排了协奏曲样式的在台前独奏。效果仿佛一只夜里的钟表滴答,有的人听得昏昏欲睡,我听得心惊肉跳。恰恰这种理性的组织不能感化心灵,所以格外被其完美的演奏所唤醒。第四乐章很动人的小柔板又呈现出弦乐不食人间烟火的冷艳,我觉得自己是到了溜冰场似的坐不住。末乐章的热烈稍稍放开了一点点,津曼指挥实在是吝啬,可能以他的角度,收官阶段更得精打细算吧,这就像2010年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的西班牙队,谁都承认它每个位置都百里挑一,而且配合默契,传切无与伦比,可就是踢得不好看了。我没想到津曼的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证明技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和艺术保持一定距离而独当一面显示出足够的领先优势。(寇燚 乐评人)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