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大陆版《三人行不行》水土不服

2011年11月07日15:11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黄今

  在泛文化领域,近些年最擅长的莫过于“本土化”。看到人家的好东西,就奉行“拿来主义”的原则,然后进行本地改装,使其更符合中国特色。这样,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脸谱和微博,也能把iPhone和iPad山寨得惟妙惟肖。尽管如此,毕竟还是不同,就像微博总遇到敏感词,而twitter不会,两者形似之下,精神气质却大相径庭。这也正是我看大陆版《三人行不行》的最大感触。

  台湾剧作家李国修30岁时开始了自己的戏剧人生。在此之前,他是台湾的喜剧小品明星,演过无数小人物。有人说,李的江湖地位约等于大陆的赵本山。1986年,李创建屏风剧团,为了活命,在创团的第一年他就创作了6个作品,《三人行不行》是其中之一。

  原版《三人行不行》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截取了台北人从清晨到午夜的5个生活片段,由时间作为主线进行串联。大陆版则将剧本精简为3个故事,更把故事做了本土化移植,把台词也改成了北京特色。那些剧中喷薄而出的地标,仿佛深恐观众不买账而一次次昭示自己的大陆出身。正是这种煞费苦心,反而给人一种水土不服感。

  最明显的是第一个故事。这个讲述CBD白领暧昧感情的故事,除了演员不时飚出一段北京粗口外,简直未能把任何对台湾观众来说是笑点的东西成功“本土化”,以至开场十多分钟,都有一种强行咯吱人的感觉。

  不适感在进入第二个故事后稍有缓解。与原版相比,大陆版对第二个故事——一段30分钟的广播剧改动最大。李国修大学毕业后曾在电台做了两年播音员。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一直期望把广播剧的形式带进话剧当中。因此,在这段故事里,3位演员分坐在舞台上,通过口述的形式,虚构了一段抗日战争时期3个年轻男女的爱别离故事。

  这是典型的大历史小人物的浮沉故事,情节和情怀都让人想起老舍的《茶馆》。在大陆版里,场景更是被安排在什刹海和荷花市场。这段故事绵延近10年,但因为只占全剧三分之一的篇幅,很难细致展开。加之本是一段传统故事,却被生生夹在前后两个现代剧之间,更难免给人一种文化脱臼感。

  更让人不解的是,什刹海和荷花市场在现实中早变成千篇一律的酒吧街,充斥着30块一瓶的百威啤酒和小资情调。大陆版并无太多理由把故事本地化到这里,更像是希望通过什刹海这一地标勾起观众文化上的“怀乡”。如果是这样,剧本显然用力不够,效果更像是胸怀大志却眼高手低。一个好故事胚子,被强行压缩,非驴非马地穿插进来。

  在大陆版《三人行不行》里,让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三个故事,讲的是瞎子和醉鬼一干人等见证了一起车祸,不同的目击者给出不同的证词。这个故事的卖点在于表演。每个演员同时饰演3个角色,戴上警察帽子就变成警察,戴上棒球帽就变成围观少年,人手不够的时候,“警察”扑到画线的框子里就变成死者。因为没有太多的背景,这段戏可以直接移植变成大陆版。正是这种表演的难度与分裂度,某种程度掩饰了剧情的瑕疵,成为3个故事中效果最好的一个。可是,这种好也仅止于表演形式,仅止于回答了3个人演9个人到底行不行的技术性问题。整体看来,这部大陆版《三人行不行》到底行不行?我给出的答案只能是——还不行。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