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东方早报:李斯特《b小调》选择浮士德还是自我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林达
2011年10月21日10:22

  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在钢琴文献中地位显赫,在19世纪钢琴文献中占有里程碑式的特殊地位。这部传世巨作,不仅开创了单乐章奏鸣曲式的先河,庞大而复杂的结构,殷实的内容和色彩斑斓的和声语汇,都为我们的解读与演绎提供了广博的空间。迄今已有三百余位钢琴家留下了录音。在他们看来,就算没有成为诠释这部作品的第一功臣,作品本身所带来的光环已足以让自己的演奏经历多一层光芒。

  1857年,汉斯·冯·彪罗(Hans von Bülow)在柏林首演了李斯特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部如今被视为十九世纪自贝多芬后,对奏鸣曲式提出最革新见解的伟大作品居然会在“第一架贝希斯坦三角钢琴诞生”的商业音乐会上被首演,似乎有点怠慢。但很显然,彪罗作为李斯特的弟子及女婿,自然会力挺老师的作品,只可惜这并未迎来像他后来在1875年首演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的轰动效应。相反,当时音乐界的保守派无情地抨击了它,作曲家勃拉姆斯就曾认为这部作品是“被放空的噪音”,而瓦格纳在1855年私下听了李斯特弟子卡尔·克林德伍斯(Karl Klindworth)演奏后,则表示“它超越了一切能够感知的美”。可以见得,当时“保守派”与“新进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对于作品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甚至是极端的。

  虽然争议缠绕,但李斯特的个人魅力依旧势不可挡,他鬼斧神工般传奇的演奏经历让当时所有追从他的弟子们都中了毒,就如李斯特的传记作家莉娜·拉曼描述李斯特的弟子奥古斯特·戈莱里希那样,除了打猎、素食之外,他就是一个纯粹的李斯特迷。戈莱里希一生都在传播李斯特的作品,他曾公开声明:“李斯特雄辩的和声表达艺术创立了一个新的时代。”的确,李斯特晚年的创作风格直接影响了20世纪后的音乐创作。更加值得庆幸的是,有像戈莱里希那样一群李斯特最忠诚的弟子,才把“李斯特的传统”发扬传承。在李斯特弟子的努力下,《b小调钢琴奏鸣曲》(后简称“b小调”)成为他一生中重要的作品。

  在我的收藏中,就有尤金·达尔伯特(Eugene D'albert)于1913年为Welter & Son钢琴纸带公司留下的珍贵遗音。由于纸带钢琴的“机械化”,音色、节奏、踏板都无法还原钢琴家演奏的原貌,要想通过它来想象李斯特本人的演奏绝对行不通。但是,达尔伯特的版本依然留给音乐学术界一些思考,比如临近结尾处(738-740小节),他把通常乐谱上的升D改为了还原D。几十年来对于这个D音的争议不小,大部分钢琴家还是按部就班,在钢琴比赛上更是不敢轻易擅自更改。

  很多年来,对李斯特“b小调”的真正内涵众说纷纭,如瓦格纳认为这是李斯特一身的写照,即是“音乐自传”,也有人认为本曲受到《圣经》的启发,是弥尔顿史诗《失乐园》的音乐描写。然而,更多的人提出的是《浮士德》传奇的音乐再现。

  1929年为“b小调”唱片首开先河的科托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他的演奏中,依然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擅自掺杂些乐谱之外的音符,但对于作品的表现效果就如他痴迷于瓦格纳艺术那样,充满戏剧色彩。然而科托真正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对于句法及音色的掌控能力让一般人始料未及。我曾戏言:“科托的演奏就像在一颗陨石上建立起了自己的音乐帝国,无法预测它的运行轨迹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然而却在不经意间感知了宇宙的律动。”这在他的“b小调”中得以体现。

  与科托相比,智利钢琴家阿劳(Arrau)是著名的浮士德论“死忠”,作为李斯特的传人,根据“李斯特弟子的猜测”,认为“理所应当是浮士德故事的音乐具象化”(见《阿劳谈艺录》143页),但是这种对于音乐幻想的假设放到具体的演奏中价值究竟如何?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李斯特诠释家之一,阿劳生前存世的“b小调”版本至少有四五个。比较了录音室与现场版本后发现,他在作品的理解演绎上都是归一于“浮士德”论,几乎相同,1971年的现场版本也就是在速度上愈加火爆些罢了。不过或许真有人会发觉,在他某一个版本里,玛格丽特与梅菲斯托的对抗来得更激烈了些!

  不敢否认,阿劳对“b小调”的探究成果依然影响了后来许多钢琴家,他们很自然地遵循这一“足够有说服力的见解”,但是否因为缺乏对这部作品独立思考而丧失的伟大演绎则不得而知。

  然而相对于浮士德论,我更愿意把“b小调”视为一个单纯的音乐作品,曾在旧文《听“b小调”,忘却浮士德》中提过:“很难想象,钢琴家在现场演奏‘b小调’时,会突然迸出浮士德的战斗场景,就算有,也只是潜移默化的通感。所有的思虑都在两只手上,而在弹指间所创造音乐智慧的同时,事实上早已把浮士德忘得一干二净!”在此还需强调一下,尤其是现场演奏,b小调所能带来的渲染力只增不减,钢琴家的表现欲望也会额外提升,更会出人意料。让我印象深刻到脱口而出的现场演奏版本至少有三人,恩斯特·莱维(Ernst Levy)、舒拉·切尔卡斯基(ShuraCherkassky)以及克利福德·柯曾爵士(Sir Clifford Michael Curzon)。

  瑞士钢琴家莱维的版本录制于1954年(Marston出版),我曾把他的演奏比喻成一架具有超远对焦镜头的高级照相机,因为从轻微的pp到来势汹汹的ff都是他的掌控范围,且变化多端。听莱维弹“b小调”就如同“过山车”般刺激; 切尔卡斯基在1985年9月、10月于英国留下了两次“b小调”录音。9月现场版(Decca),76岁的切尔卡斯基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技巧和音色,大量运用弹性速度,即兴感很强。与莱维的版本相同,赋格后的主题再现,低音加为八度音,塑造出骇人的气势。而之后的录音室版本(Nimbus)相比现场,收敛了许多,狂野的内心得到了平息,错音自然也少了许多;最出人意料的是克利福德·柯曾爵士,在1963年的录音室版本中(Decca),他给世人展现了他精心的音乐设计,也不乏德国学派一贯的严谨风格。在1961年的爱丁堡音乐节现场(BBC),柯曾如同出卖自己灵魂一样吐露心中的恶魔。在技巧上,柯曾有些失控,甚至是恐怖的灾难,巨大的音量与罕见的快速跑动完全脱离其技巧的掌控,更是出现严重的忘谱失误(第十轨1'07'')!然而这样的失控状态并未影响其音乐设计感上的宏图。

  今年,上海还将迎来两位钢琴家现场演绎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斯蒂芬·霍夫与艾玛尔(Pierre-Laurent Aimard),期待他们更为“自我”的演绎,跳出“浮士德传说”的框构,期待他们在音乐会的现场“奇遇”李斯特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

  (本文作者林达系《钢琴誌》杂志主编)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