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1第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 新闻速递

新京报:哈丁心态松弛像度假 指挥马勒难以感人

来源:新京报
2011年10月18日09:44

  马勒对自然音响的敏感是丰富而宽泛的,是一种对自我的拥抱。哈丁依然追求轻快的声部对话,却没能织起足够缠绕人心的情网。

  在马勒(1860-1911)逝世100周年的2011年,不只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全部10首交响曲及歌曲,整个世界都在为之大张旗鼓。作为一个跨世纪作曲家,其音乐中流露的烦躁不安与渴求宁静的冲突也非独有,何以受到如此眷顾?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意识形态的相对淡化,较为客观地映衬了一个诚实音乐家人性的矛盾,构成了普遍意义。正像一个问题所说的“为何曾经某些一流的大指挥家甚少乃至完全不涉及马勒呢?”我的回答是,马勒的音乐有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性,有完满到分裂的赤裸性,有凡俗到神圣的摇摆性,若非心生共鸣,几乎无从面对。这仿佛也是当下很多人不断疑惑又不断逃避的写照。

  但是今天的马勒已经成了某种流行要素,是指挥必备曲目,乐迷人手几套。假如作曲家本人生逢其时,除了物质上的极大满足,恐怕也免不了娱乐至死的压力。我在哈丁指挥马勒第四交响曲的现场,多少感到了类似的味道。

  上半场是沈洋担纲独唱的管弦乐歌曲《少年魔角》4首。这部农夫、牧人和游吟诗人历代口传的歌曲集,作为德国中世纪和18世纪战乱年代的《聊斋志异》和《拍案惊奇》,几乎成为马勒获取灵感的精神源泉。沈洋的低男中音和他一身庄重的中山装同样严谨,从《莱茵的传说》、《少年鼓手》、《圣安东尼向鱼传教》到《不幸时的慰藉》都非常清晰而质感突出。特别是发音的准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对德语歌剧和歌曲至关重要。在莫扎特之前的时代,德语长期被认为不适合大段的歌剧,因为音质较为硬朗。现在来看,巴赫同时代的泰勒曼所作德语歌剧《堂吉诃德》已经很出色,但直到瓦格纳笔下的一系列巨作才确立更坚实的影响力。马勒虽没写歌剧,他的歌曲仍然承载着相当的戏剧性,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段寓言。

  哈丁第一次录音马勒交响曲即是第四乐章。当时与马勒室内乐团合作,清新冷静。这次与中国爱乐合作,7年之后的手法如出一辙。虽然这部作品名列作曲家最短小的交响曲,但是从我听过的感觉来说,室内乐风格的演绎并不如意。马勒对自然音响的敏感是丰富而宽泛的,是一种对自我的拥抱。他常在夏天休假期间作曲,身处深邃的森林环绕中,不论节奏的变化多么繁复,其底色都很伸展。哈丁依然追求轻快的声部对话,却没能织起足够缠绕人心的情网。弦乐、铜管、木管、打击乐有些各自为政。好在爱乐的木管非常抢眼,时不时令人感觉像漫步于柔软草地。整个1—3乐章,我和身边的听众越到后来越挡不住困意的打搅,猛一睁眼竟有点忘记这是到哪儿了。直到曹秀美唱起《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好像这部交响曲才刚开始演奏。

  第四乐章的声乐并不如标题那么欢乐,或者表现童年的忧郁和向往,或者表现成人的单纯与感伤,曹秀美无疑属于前者。作品的尾声由双簧管渐渐弱去,曹秀美的抒情花腔音量不大,却恰好符合整体的音调趋向,流走一片逝去的时光。

  掌声依旧中,哈丁可以坐在舞台上随和地听沈洋歌唱,心态松弛得像度假来了,但这样的马勒难以感人。(寇燚 北京乐评人)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